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古蹟日巡禮偶思

發布日期:
作者: 倪振金 。
點閱率:630
字型大小: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上述論點,不妨以英國史學家柯靈烏(R·G·Collingwood)的理論來論述。柯氏認為:一切歷史都是思想的歷史(All history is ihe history of thought),因為史學致知的對象早已成為過去,所以柯氏認為史家最重要的是設身處地重演古人的思想。找出貫注在史事後面的思想;明白史事出現之因果,進而建構一套以古鑑今的史觀。因此,在古蹟鑑定上,有時一塊石碑的價值,竟會超過一個建築群。只因石碑上記錄了歷史遺跡:其字體、其作者、其紋路、其文章,就足以表達古代歷史、文化、事跡之歷史意義及價值。也就是說,單純一塊石頭不重要,更不起眼,古人;尤其是名人加諸其上的人文價值才是無價的,才是重要的古蹟。否則千萬年前之石頭,與今日之石頭也是一樣,何必保護維繫之?這才是我們建立古蹟之首要態度。
除此之外,另外是雖不具備普遍的重要性,卻在文化史上,卻有歷史的重要性,諸如科技史與藝術史上的證物。先人在生存環境中,為了改善生活,不斷地因需要而推陳出新。因此傳統在緩慢的演進中,歷史的遺跡也隨著記錄了這些創造性的活動。在歲月的巨流中,這些火花或者是引導新方向的里程碑,或者是時代逐漸轉變的證物。這一類的古蹟,若不屬於技術方面的改進,就是藝術風格上的改變。這也是必須保存維護的古蹟,同樣是因它具有歷史意義,使後人能從中得到啟示及驗證,正所謂「寒齋插架雖遍,但善本唯此一書」。
諸如以金門建築言,因落番帶來之西洋建築風,改變了原來的閩南建築風格,更成為今日金門所見建築之大部。若都列為古蹟,勢不可能,也不可能。因此必須思索下列問題:是誰最早帶來此建築風格,其思想為何?是何人對爾後金門之建築產生革命之變化?尤其是對後代之影響。也只有如此反思,才能鑑定出何者要列入古蹟之林,何者才是我們必須維護之對象。切記,台北故宮文物僅是北京故宮之一部;但為何在文物價值上遠過之?就在於當年因急撤之故,因此來台之文物,均是鎮宮之寶;均是獨具一格的歷史文物所致。若能切思此理,相信對於文本之立意,應可明白。
易言之,古蹟固然以年代久遠為貴,但其歷史、文代的價值尤為重要,其價值的認定需要考古學家、歷史家、藝術史家,建築史家的專門知識。因為古蹟所代表的意義非凡:它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無可取代的文明寶藏;更是思考力與想像力的泉源:憑弔古戰場,使人不由興起緬懷昔日英雄的忠烈;造訪古蹟地,思及先人,更可造成道德的激勵。更可以說造訪歷史古蹟,不僅可以陶融個人的氣質,也可凝鑄民族的感情;親臨古建築,除了見證歷史的根源,石碑、城郭、民宅、廟宇這些傳統建築的元素,更可啟發後人的靈感、信仰和情趣,對後世之建築注入新元素,這就是古蹟日活動之另項教育意義。
但此中之教育意義,卻又何其複雜,且以建築物來談,較之於任何其他形式的藝術創作,它更能代表人類的生活方式。因它不但是構成居住者的生活背景,並且也反映出當時社會與心理情況,但姑以今日建築師們在古蹟之心態上卻是外界難以理解的多元:西方的現代建築先驅,視建築為生活的必需品,因此為生活而創造,為新時代而設計,是他們的建築師的主要任務。傳統建築對他們而言,充其量是一種環境的條件,而不是思慮的重點,他們要為自己創造歷史。而中國的建築師們,則一直在尋求一個融合現代化與傳統化的中國建築。在中國現代化之陣痛中,沒有一種藝術,像建築一樣遭遇到新形式的難產。因此中國建築的現代化問題,自從建築家有意識的尋求解答以來,一直是建築界最吸引人的論題。到今天,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仍然沒有產生一個大家認同的方向,更道出古蹟活動之深厚義理。
也因為如此,因此各先進城市,對古蹟之參訪、導覽,是何其慎重及重視,更視為學生戶外教學之重要過程。只因為,藉由古蹟日的相關活動,不但可一窺古蹟相關鑑定之專業與深度,而其美學、教育等功能,更是課堂內教育所沒有的。此外,更可藉古蹟巡禮,撫慰心靈及啟動經濟。處此擁擠、忙碌、緊張、競爭之環境下,休閒遊行當令,藉由古蹟探訪,自能產生風前閒看月精神的悠然,不但可舒解空虛枯竭的心靈,更可促進知性觀光。我們欣見文化局能重視此事,興辦此活動,在詠嘆之餘,且為文以誌,更期盼鄉親共襄盛舉,親子共赴,以增地方特色,共營地方文化,以副雅望。
文末,且以漢寶德生前所言共勉:「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大家可以以文化為重,不再把古蹟拆除做土地投機的生意。也希望大家都認清什麼是社區建設,什麼是地產生意,因為真正的社區建設,是絕不會拆除社區精神所繫的地方古蹟的。」(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