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璉將軍榮獲「青天白日勳章」的緣由
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為紀念胡璉將軍108歲冥誕,感念胡璉司令官在任內為金門創造經濟奇蹟-金門高粱酒(金門金雞母),去年11月14日晚上七時在文化局舉辦「合悅」感恩胡璉音樂會。
去年適逢我國對日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海峽兩岸為慶祝這偉大的勝利日子,各自舉辦盛大的慶祝大會。尤其中共更是擴大舉行閱兵典禮,展現各種國防新式武器等等,目的在威嚇警告日本勿再造次侵犯鄰國的野心。胡璉將軍也是當年抗日英雄,民國26年馬不停蹄一直拚殺在抗日的戰場上。民國32年,日軍佔領湖南湖北邊界要隘的漁陽關後,渡過清河直逼石牌要塞,蔣委員長(蔣公)認為:「石牌要塞是中國的史達林格勒」嚴令部隊必要不惜一切代價堅守陣地,決定把守衛石牌要塞的任務交給胡璉將軍。石牌要塞之戰,最後終於打敗日軍獲勝。因此,胡璉將軍榮獲「青天白日勳章」。為使這段史實不被人們遺忘,故藉金門日報披露,讓國人、鄉親瞭解這段艱巨困苦,得來不易的戰果真象更加有意義。
青天白日勳章的由來
我國開始正式頒布「青天白日勳章」 是在民國18年5月15日,主要意義在彰顯當時軍人的最高榮譽,誠如 國父曾說:「軍人之勇,是在夫成仁取義,為世界上之大勇。」獲頒的條件必須是:捍禦外侮,保衛國家,戰功卓著彪炳的軍人。勳章的中心為青天白日國徽,代表國家,四周為光芒,象徵榮獲此勳章者,有禦侮克敵,使國家光輝四耀的功勳。政府遷台後,於民國69年12月19日修正為陸海空軍勳賞條例,改為「大綬勳章」(文職的有寶光勳章、嘉禾勳章;軍職的有海陸空軍的青天白日勳章及寶鼎勳章),至今約有210人獲頒此等勳章。後來,兩岸關係緩和少戰事,現都由國防部長或參謀總長卸任時循例授勳。至於軍人最高等級的國光勳章(比青天白日勳章高),全國僅有老總統蔣中正、傅作義、周至柔、俞大維及何應欽等將軍五人獲得。
民國19年,第一位榮獲青天白日勳章得主,東北少帥張學良:是中國偉大的愛國英雄,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西安事變的組織者,字漢卿,號毅庵,生於1901年農曆4月17日 (清光緒二十七年),奉天 (今遼寧)海城人。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之長子。1919年3月,就讀東三省陸軍講武堂第一期炮科,畢業後歷任奉軍營、團、旅、師、軍、軍團長、空軍司令等職。1928年6月,其父被日本關東軍炸死後,由奉系元老推為首領,出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12月,不顧日本和親日派的阻撓,宣佈東北「易幟」,服從南京國民政府,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國民革命副總司令等職。其果斷作為及偉大的愛國情操令人敬仰,而榮獲青天白日勳章。也有人說獲得第一位青天白日勳章是周志開烈士:黃埔軍校畢業,第8軍軍長,他在對日八年抗戰中,有一次在二十分鐘之內,獨自以單架戰機連續擊落日軍戰鬥機三架。成果輝煌,戰功彪炳,其威武精神深為人們佩服。民國38年,榮獲青天白日勳章的百戰英雄黃百韜將軍,共軍恨之入骨。身經百戰黃百韜將軍,於民國36年11月22日,在「碾庄之役」中,率領第7兵團遭共軍日夜圍攻,奮戰十多天,雖然彈盡糧絕,但堅拒投降,最後,舉槍自盡,其忠貞愛國英勇的精神,深為人們敬佩。民國39年,其獨子黃孝先涉及殺人焚屍案,被處死刑定讞,黃老夫人向蔣公求情,蔣公因不忍黃家絕嗣,於是在46年11月12日發布命令,將黃孝先死刑減為無期徒刑,收回勳章獲得特赦,免於一死。雖死罪可免,但活罪難逃。因為此案的緣故,所以軍中及坊間流傳「青天白日勳章」等同於「免死金牌」。最後一位獲頒青天白日勳章,在民國102年,得主是海軍上將林鎮夷將軍,因為保衛國家安全,做出傑出貢獻而榮獲青天白日勳章。
胡璉將軍在沙場上的英勇戰績
民國26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後,胡璉開始拚命在抗日的沙場上。民國26年8月13日,在淞(吳淞)滬(上海)會戰中,胡璉率領第66團,奉命擔任防守上海北面羅店地區的任務。當時日軍妄想將羅店作為突破口,以便一舉佔領整個上海。日軍以飛機轟炸,大砲射擊第66團陣地(胡璉所部),並施放毒氣煙霧彈,以坦克掩護步兵衝鋒。胡璉見狀不妙,即組織敢死隊,用集束手榴彈轟炸日軍坦克,再組織機槍火力網,封鎖日軍前進的通道。有時組織游擊隊主動出擊,與日軍進行肉搏戰,大量殺傷日軍。有時一晝夜打退日軍數十次的進攻,頑強的堅守陣地,阻撓了日軍的進攻。淞滬會戰後,胡璉擢升為旅長。民國27年6月,日軍波田支隊攻陷安慶(安徽),揭開進攻武漢(湖北)的序幕,此時日軍利用長江航道日夜運兵,對武漢造成嚴重威脅,胡璉接獲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命令,至安徽南部長江南岸的南陵、青陽地區掩護海軍特種部隊在長江水道布雷,以阻日軍西進。胡璉的旅司令部設在九華山,他親自到前沿陣地了解狀況,發現日軍在江岸各地修築碉堡,並置重兵把守。他認為要配合海軍特種部隊在長江布雷,必須將長江沿岸各據點的日軍引開,布雷才有可能。胡璉選定一天,指揮部隊突然向日軍據點發動攻擊,迫使日軍放鬆對沿江的巡邏,早已扮成「船夫」、「漁民」的海軍特種部隊,乘機在江面布下水雷。又有一天夜晚,寒風怒吼,江浪滔天,胡璉又派出一支部隊向日軍碉堡突擊,頃刻間除長江北面外,三面槍聲、砲擊聲、手榴彈暴炸聲震耳欲聾。日軍摸不清國軍進攻的虛實,不敢出擊,只好龜縮在碉堡裡,毫無目標的亂射擊。海軍特種部隊,又一次巧妙的在江面布下水雷。在胡璉旅部與其他部隊共同掩護下,使海軍特種部隊於一年內在長江靠安徽、江西的江面炸沉日軍艦及運輸船60餘艘。阻斷了日軍向武漢的進攻。
民國28年,胡璉率領所部開往湖南,參加第一次湘北會戰及其他戰役,時升任第18軍第11師副師長。民國29年5月21日,日軍第11軍司令官原圓部和一郎佔領襄陽後,鋒轉南下,經宜城、南漳、直逼宜昌。第11師奉命從駐紮地長沙出發,馳援湖北當陽,由李延年第二軍指揮,此時日軍已突破蕭之楚第26軍襄河陣地,當陽已成江北孤立據點。有人主張放棄當陽,胡璉卻反對說:「當陽是日軍從東北面進攻宜昌的屏障,若當陽失陷,則宜昌北面門戶洞開!我們必須固守當陽,以爭取時間,使我們在重慶萬縣間的兄弟部隊可以先敵進入宜昌,與敵人進行決戰。」5月底第11師構築工事完畢,師長方靖在臨戰動員會上說:「當陽長坂坡,是當年三國時代劉備大破曹操處,千百年來在群眾中廣為傳頌。此次戰鬥倘若當陽失守,宜昌不保,日寇就會將我們窒息在西南一隅,國家生死關頭到了,我師必須人人做張翼德、趙子龍,使日寇有來無回。」胡璉接著說:「我們就要像當年張翼德大鬧長坂坡那樣,殺得日本鬼子片甲不留!」6月9日,日軍向第11師陣地發動瘋狂的進攻,11師奮勇抵抗,戰鬥十分激烈,尤其是當陽西北九子山高地,雙方反復爭奪,僵持不下。胡璉親率31團增援,同時派出一支精悍小部隊,抄後路迂迴夾擊日軍,日軍害怕陷於包圍之中,慌忙撤退,激戰一週終於重創日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