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在身﹐終生相伴
汪老師有一對兒女,都和他一樣,對音樂情有獨鍾。
女兒阿書擅長法國號,現在是高中音樂班的高材生,除了勤於練習之外,也經常需要粉墨登場演出,技藝、臺風磨練得相當穩健,連汪老師都為之驚艷。女大十八變,學音樂的女生變得更是氣質脫俗。
阿德國中三年級,他吹奏薩克斯風的功力,即使長他好幾歲的音樂人都聞「風」而自嘆「既生瑜何生亮」,連我都稱羨。我從汪老師貼在臉書上的影像中聽阿德吹奏kenny G的Forever in love樂音悠揚婉轉,小小年紀頗有大師之風。看阿德演奏時一派輕鬆,且透露出一點雅皮模樣,而汪老師在旁鍵盤伴奏也顯得相當投入,這樂音那場景,叫人看聽不酒也陶醉。
一技在身,終生陪伴,音樂可以生活休閒自娛娛人,甚至還可以朝專業發展,成為養家活口、安身立命的專長技藝。一家三口組,一起玩音樂,有相容的娛樂方式,有共同追求的方向,如切如磋,亦父亦師亦友,不但可以自得其樂,或許還可情商組隊客串演出,博得滿堂喝采。家門樂音飄揚,和樂融融,羨煞人。
看阿書與阿德的好表現,讓我想起孩子的教養,成長過程,父母親如何幫孩子找到亮點,協助他鼓勵他陪伴他支持他,誘導他專心致意的朝向目標前進,或許是一門大學問。這學問我捫心自問是欠學了,但從孩子成長的狀態來看,汪老師伉儷應該是精通此道。
好奇請教汪老師教養之道,他說:從小對孩子的生活態度相當嚴格,像長幼有序、男女有別、餐桌禮儀、坐立姿態等的循循善誘,經過一段時間養成,習慣成自然,孩子能自理,大人就不必太操心。汪老師還說:他們夫妻按「男主外、女主內」分工,孩子回家由身為老師的太太負責功課家教,他則負責音樂與運動的課外活動。教養孩子,夫妻合作無間,或許才是成功之道。
時間是最公平的審判者,我們從小到大到老,一生之中都有既定的時間可用,卻因為支配的方式與重點因人而異,乃有不同的人生際遇與發展。資訊爆發的時代,誘因資訊更多更雜亂,注意力容易被分散,時間不斷被分割,摸索之間如果又亂了分寸,時時蹉跎事事分心,再回頭已過了少年頭,成長恐怕多了幾分遺憾?
看汪老師一對子女自年少起就能專情音樂,一家人有了共同專心專精的興趣,志同道合,有不少啟發,深深為他們慶幸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