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海國圖志
頃閱本月三日浯江副刊登載吳如明先生「海國圖志」一文,說明金門清總兵署大堂書寫「海國圖志」,而非「公正廉明」四字。以為與清末魏源著《海國圖志》一書有關,係為了「跨出國界認識近代世界」,並「師夷長技以制夷」,以「奮發圖強的精神,認真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使落後的中國變成與西方國家並駕齊驅的東方強國,從而有效地抵禦外國侵略者。」
筆者倒不這麼認為,按「海國圖志」四字雖同,意義卻相差甚遠。海指海濱,即「海濱鄒魯」之「海濱」,不是「海外」的意思。國指地方,如王維「相思子」詩云:「紅豆生南國」,義同;不是所謂「國家」之意。圖,在此作動詞,策劃之意。《尚書》君牙篇:「思其艱以圖其易,民乃寧。」其中「圖」字即此意。志,自然是「志氣」了。
「海國圖志」,應當解作「海濱小地方,立定大志氣」。要是解作「認識外國優點」的「圖書方志」之屬,於情於理都顯得格格不入,也太抬舉當時金門這個蕞爾小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