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榮民系列》熱心公益為社稷—黃仁德
祖父落番去,父親與姑姑留家鄉,早期匯款回金門,大陸淪陷後兩岸斷絕往來,南洋亦沒了音訊,一落二櫸頭的古厝典當他人,滴滴辛酸淚往腹裡吞……。
民國五十五年出生的黃仁德(見圖),老一輩的艱辛歷程,家境如此的難堪過往,自幼即養成了獨立自主的性格,從小即立定志向,就讀沙中時則聽從師長建議,於民國七十年報考九十四期之空軍機械學校,民國七十二年五月入伍,在校認真學習,畢業後同時取得高中文憑,並於民國七十五年依第三志願分發到台南空軍四四三聯隊、第一修護補給中隊倉儲分隊彈藥庫擔任中士班長,跟隨老班長學習軍務及執行任務。兩年後,當老班長屆齡退伍,他以上士軍階接任總班長一職,訓練畢業後分發來隊服務的士官學弟,八年來以身作則,發揮所長帶新人、栽培新秀,讓他們步入軌道,造就了許多人才為中隊部所用。
駐守彈藥庫,乃屬於高危險地帶,二十四小時待命,庫長、補給官及士官長三人輪班,每天戰戰兢兢,幾乎沒有休假時間,天倫之樂更別奢望。但每每思及家人要生活,且家中尚有兩個妹妹要培養,經濟很吃重,雖然當年他因體格不好、身材又矮小,雙親反對他去當兵,但想起軍中月月有薪餉,又有眷補可領,為了家庭與幼小的妹妹,他責無旁貸,必須負起照顧之責,日後無論軍旅生涯多麼辛苦,亦要咬緊牙關撐住。
服役期間,一名黨外人士的公子在該單位服務,透過醫院診斷,並出具證明即可離營返家休養,每月五號發薪還要送薪水到他家,他首次接觸這等奇特的情況,的確匪夷所思。另一則是彈藥庫房電線出問題,引發一些狀況,他秉持專業地立即做了危機處理,免去人員的傷亡,也因此而獲得表揚。十年服務駐點均為彈藥庫,從未離開過該單位,累積八大功、二獎章。而家中各方面已獲得改善,妹妹也步入社會謀職,於是他決定辦理退伍,另行發展,而於八十二年離開軍中,回到了金門,新接手的學弟不熟悉之處,常來電話詢問,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傳授補給技巧及專精的維護保養方面之各種知識,讓他們能無縫接軌。
返鄉後,他與朋友一起從事磁磚代理,但這份工作則是暫時性,同年七月地政事務所招考約僱人員他獲得錄取,一待就是二十一年三個月,資深績優地政人員非他莫屬;他除一般業務外,亦負責該局不動產登錄,透過地政司出版,以作為全國市場指標性的研究及參考。而每年的地價評議,除讓百姓作為繳稅參考,亦可作為土地增值稅的依據。
如今,隨著戰地政務的終止,土地亦跟著解嚴,一些不肖的土地掮客下南洋,遊說華僑賤賣祖產,進而低價買、高價賣,形成留在金門鄉親拜祖先,南洋番客賣田產,鄉親莫不搖頭感嘆。而對於當年被國軍佔用之土地,雖然軍方願意歸還,但必須俱備完整之手續,有時看到鄉親舟車勞頓地疲累不堪地前往辦理,心中既不捨也無奈,終究土地法規乃政府所規定。
回饋地方、造福鄉梓,黃仁德不斷投入鄉里事務,祭祖、參訪、宗祠修繕,先規劃、再執行。而村子裡的三間廟宇,一年有六天醮慶,聯繫頭家、鄉佬,他溫和有禮,均能獲得鄉親與宗親的大力贊助。而感於農業社會向心力較足、工商社會某些觀念較淡薄,為起帶頭作用,他凡事以身作則,雙親和家人亦全力以赴。
無論社區或宮廟,理事長、常務理事,宗親均推選他擔任,任職期間,在他奔走下,村內的慈德宮與黃偉祖墳均列為縣定古蹟。他除在台灣桃園完成一間「黃梅生紀念館」,亦在大陸福建省同安縣金柄黃氏大宗擔任副理事長,並且於大陸泉州市「開元寺檀越祠」,完成修繕及奠安工作,該祠為金門黃氏堂號紫雲始祖。
多年前他曾赴大陸的南安、安溪、惠安、同安、詔安等五安地區和宗親聯誼,認祖於紫雲始祖的裔孫,血濃於水的情感,協調風水祖墳的修繕。而金門與大陸風俗不一樣,金門於墳墓修繕後即謝土祭拜,大陸則要如宗祠奠安一般。而他付出的心血與勞力深獲兩岸宗親的肯定,為表尊崇,當金柄黃氏大宗祠奠安時,為他進祿位,與祖先同享春秋二祭之饗宴。
大陸南安市水頭鎮、壽溪宮於兩岸停頓六十年後再次聯繫交流,接火儀式也恢復舉行,前來金門的宗親人數從第一年的一百七十人、第二年的三百六十人、再到第三年的六百人,幾乎逐年在增加,經過多次交流,的確轟動地區,兩天一夜的行程,購物時的出手大方,為地區商家帶來一筆財富。而他們的到來,慈德宮與黃偉墓是必訪的行程,遊行隊伍從後水頭、後浦頭等處,旗、鼓、輦等陣頭綿延數公里。
黃仁德接任財團法人黃氏基金會董事長時,基金為三百多萬,當他卸任交棒時,基金已高達二千多萬,宗親會每年都辦理獎學金,獎勵後進。而村中亦人才輩出、除了將官外,政界亦出了鎮長和代表會主席,以及三位鎮民代表,這何嘗不是他們村中的榮耀,因此他鼓勵子弟要不斷地向他們學習看齊。
多年前,他們受前家扶中心主任張順祥先生邀約籌組義工隊,幾個志同道合的地政所同仁一起出錢出力,於民國八十三年創立第一支義工隊,藉著各項活動來推廣家扶中心,讓民眾更深一層來認識家扶中心的功能,以期達到贊助的效果。無論是街頭義賣、活動參與、媒體採訪、寒冬送暖,都是他們努力的方向,二十餘年來,不斷有新血輪加入。而他的善心義舉,亦在李淑珍小姐加入家扶中心義工隊後,成就了一樁美滿的姻緣,他倆於民國八十四年九三軍人節在台北地方法院公證結婚,挑選這天別具意義,毋忘自己是軍人出身。從此夫唱婦隨、相敬如賓,婚後育有三名子女。夫人李淑珍現擔任金門酒廠會計室經理(以前叫會計主任),服務年資已近二十年。
黃仁德諸多的優良事蹟,除了軍中榮獲許多楷模,亦是沙小傑出校友,也當選全國模範榮民,家庭教育、部隊教育及地政所的磨練,讓他獲益匪淺,如今能以所學回饋地方,他感到十分的榮幸。甚至亦領悟到錢多不如行善好,時時刻刻不忘勸人行善要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