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東海壯士

發布日期:
作者: 李彥翰。
點閱率:618

「依臣之見,主上應全島軍民詐降劉邦,回到中原後可先穩坐封侯之位,又可讓壯士們修養身息,未來可再圖大位;況且山東民心思慕齊國,只要能掌握機運,再與漢王一決雌雄也不無可能。」
齊王點點頭,站起身,來回踱步,接著說:「卿言也有道理,好吧!就依卿意!來人啊!速速前往迎賓館恭請使者來殿,本王將親自隨他晉見漢王請降!」
「萬萬不可!」說話的是大將武美。
武美手指中原說:「請降後必受制於人;劉邦原乃地痞,言而無信,倘主上請降回到故土,必被劉邦軟禁;到時將被當作是安定山東齊地故民,有王侯之名,無王侯之實的傀儡。」
「臣建議主上可向使者假裝表明有投降之意,並告知使者,需要一些時日安輔臣民,藉此把使者騙回長安。在使者回國的時間,立刻派人在山東號召思慕齊國之子民,到時一呼百應,仍可據守泰山天險,雄霸一方。」
「卿所言亟是!」齊王點點頭並伸出手說「來人啊!馬上去迎賓館請漢王使……」
「萬萬不可!」打斷齊王號令的是另一名大將衷善。
衷善拱手說:「恕臣斗膽,雖說是詐降,但使者接到訊息後必定沿途鼓吹放送,倘若主上有意投降的消息傳到了故土,那些期待主上東山再起的遺民將喪失信心;屆時,即便在座的五百死士全部殺奔故土,也不會有人奮起響應。」
齊王又點點頭,正準備說話時,座下一人發言。
「萬萬不可!」說話的是參軍駁緩。他大義凜然地陳述了一段議論,聽起來亟有道理。
「萬萬不可!」說話的是軍師青胡。他不急不徐地發表了一套策略,聽起來亟為可行。
史詩齊國
齊王抬起右手,底下一句「萬萬不可!」;伸出左手,底下又一句「萬萬不可!」
此時宮外的鄉民亦擠進宮門內,也想提供建言;齊王暫時停止討論,睜眼注視這些鄉民許久,表情困惑,底下立刻有鄉民發言表示:「齊王貴為一國之君,領導者不應有困惑表情,已造成社會觀感不佳,盼齊王改進!」
齊王低頭,底下又有鄉民陳情說:「低頭代表屈服,未戰而先屈服,不是王者該有的行為,盼齊王砥礪精神!」
齊王吸氣,下面一句「萬萬不可!」;齊王吐氣,下面又一句「萬萬不可!」
就這樣左一句「萬萬不可!」右一句「萬萬不可!」王宮內的討論聲此起彼落,似乎沒有終止的跡象;五百壯士個個學富五車,都可自圓其說,每個做法都值得一試,但也都有可駁斥的理由,壯士們相互辯駁,再加上擠進宮內的百姓七嘴八舌的議論,使這個會議陷入詭辯的輪迴,令追求共識的齊王完全無法做出決策。
眼看著就快要天黑了,距離漢王給的最後通牒只剩下不到一柱香的時間。
照理說,齊王身為一國之君,在那詭譎多變的時代,實在應當機立斷地選出一項執行方針,即刻就傾全國之力共同執行,纔有辦法與強敵抗衡;但他是個重法度、照規定行事的君主,在會議開始前,他就曾說過:「我齊國是天下人的齊國,為了延續國祚,現在孤宣布,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皆可提供建言,孤要以民意為依歸,獲取共識後再團結一致對外,請諸位為所欲言,為我齊國提供良策吧!」因此,在尚未獲取共識前,他絕對不會因私心而任意採納其中一位臣民的建言,以免破壞法度及自己頒布的體制。
他焦急地看著宮內眾人的論戰,再看看窗外,天色已亮,眼看就快日出了;果然,宮門外的侍衛大聲地對內傳話說「漢王使者求見!」
在迎賓館待了一天的漢王使者,看見天色轉明,距離最後通牒的時辰將到,卻不見齊王派人來請或傳話,於是便自行驅車來到齊王宮前求見。
齊王看著臣民咄咄不已,互相爭論攻訐,毫無結論可言,又望見宮門外的漢王使者快步邁進;在兩面緊迫夾攻下,大怒,氣急攻心,仰天長嘯,大喊:「想當年,我齊國割據山東,與漢王平起平坐,猶有一爭天下之氣概;尊孟軻:『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之方針,禮賢下士,愛護百姓,廣納進言,平等以待;夢想建立一面面俱到,人人平等之社會,豈料汝等狂士各為己見,擺弄民意於股掌,使我齊國無一令可行,無一政可推,還淪落到國土盡失,遁入荒島,這一切都該怪罪本王盲目痴信法治、共識,淨聽汝等狂士之言、淨信愚民啊!」
說完後,齊王憤然跳上王座,自腰間抽出祖傳王者劍,一劍割斷自己的脖子。
只聽到「鏗鏘」一聲,齊王人頭併寶劍同時落地,怒目仍強橫地對著蒼天,顯然臨死前的一剎那,心中依然蘊藏著有志難伸的滔天巨恨。
座下五百壯士看到齊王人頭落地,頓時啞然,呆立無語;百姓擔心惹禍上身,一哄而散,好似他們完全沒參與剛才的討論一般。
接著五百壯士開始哀號痛哭,感嘆他們不僅無法團結及時擬定救國良策,竟還逼死了主子!悲憤之餘,任何作為均已無濟於事,他們只有效法戰國遺風,殺身殉主!
五百人均有默契地點頭互望,接著同時舉起配劍,一刀砍下自己的腦袋……
幾分鐘後,漢王使者直驅到宮內,只見五百零一具屍體疊陳,以及五百零一顆人頭散落一地;他走到王座前,撿起齊王人頭及寶劍,隨即奔出宮外,乘船返回,向漢王劉邦陳報此事。
在返國的航程中,飛鴿傳書已將此事傳回皇宮;劉邦看了鴿腳上的紙條後,噗嗤一笑說:「豈有此事?一定是詭計。」接著把紙條揉揉,扔在一旁,不屑一顧。
幾天後,使者攜著齊王人頭及寶劍上殿,劉邦這才相信飛鴿傳書不假,也感慨齊國命運之悲壯,以及君臣一心,大義凜然共赴黃泉的氣概,下令將人頭併寶劍以王者之禮下葬,並令史官齊王田橫事蹟,以培養全國軍民忠孝氣節。
至此,漢王劉邦正式一統天下,建立歷史上偉大的漢帝國。(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