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一般榮民系列》離鄉背井去從軍——周水池

發布日期:
作者: 寒玉。
點閱率:2,241

馳騁疆場,衛國征戰,身為男兒當自強。現實生活,家庭貧困,肩擔生計去當兵。告別父母親,離鄉背井去從軍,磨練出了真性情,率性的男孩亦有細膩的一面,爾後出社會,對週遭流露出關懷的心……。
民國四十七年出生的周水池,老家浦山村浦邊,手足多,家境困窘日子不好過,牛糞他清過、水肥亦挑過,放學之後幫忙家裡來牽牛。每天忙農耕,國中就會牽牛去犁田,讀書不進步、成績不頂尖,繼續升學浪費錢。
當他國中畢業後,有同學邀約報考中正預校,他自認為體力沒問題,但歲月磋跎太久而作罷。金門高中念一年,英、數跟不上,與同學一起轉向高職魚撈科,拚保送,冀望將來前途有希望。然而計畫跟不上變化,自前立委陳清寶先生那一屆有保送後,再也沒名額,他只得重新規劃人生的方向。
民國六十七年四月,周水池選擇了陸軍官校專修班四十八期,當碼頭下船,軍方以卡車直接載到營區,理髮、編連隊,他被編入陸軍官校專十九連,住在所謂的「白宮」裡面,黃姓連長同為金門人,排長為正期軍官,副排長則為預官。軍方發放每人被單、軍毯、墊被;班長精神講話,規定半小時完成縫合,入伍生互相對看怎麼辦?平日做粗活,不懂女紅如何縫,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硬著頭皮亂縫線,其緊張與壓力,軍中的白飯每天吃得多,卻也便秘來囤積,一星期解放一次。而夏日鳳山大太陽,紅螞蟻、含羞草,又在地上做運動,眼前的情景,令人渾身不舒適。而身上的衣服濕了還穿,一星期洗一次衣裳,全身長滿了痱子,而國軍的基礎訓練很多,當分科台南永康砲兵學校完成訓練後,許多人的心聲是縱然給他一百萬,也不願意回頭入伍來當兵。
民國六十八年五月下部隊,分發二十軍,亦即中部軍團后里軍,隸屬五八砲指部本部連,擔任少尉行政排長,管理文書兵的業務,該連區分行政排、通信排與測量排,連長派他到測量軍官班受訓。六十九年砲校受訓結束後,再回原單位擔任測量排長,而隨軍砲兵下基地需三角測量,一年多的時間幾乎每天都在外邊架竹竿實施測地的任務,返回營區還要計算成果,因此測量排均為大專兵。
民國七十年元月奉調六三六營擔任中尉副連長,駐地仍在后里營區,同年十二月部隊移防馬祖東莒;馬祖有四個離島,區分南竿、北竿、東莒、西莒,東莒為離島中的離島,範圍不到小金門的一半,駐點觀測所,四面環海很荒涼,沒水沒電有兩年,夜晚點蠟燭,清晨起床很冰涼,日子太緊張,沿海均是對岸的漁船,擔憂靠岸心慌慌。民國七十一年,馬祖下過冰雹,最冷為一度,軍士官長凍瘡,尚要到處汲水不方便。儘管如此,軍令如山,部隊謹守規範,體能戰技、裝備保養、下砲兵基地,三者缺一不可。東莒的荒涼,部隊仍在百忙之中抽空,飼養豬隻與雞隻,為餐桌添加佳餚。
副連長管理戰砲隊,而一連有四門砲,弟兄輪流戰備,只要營指揮所接獲師部戰情官指示,弟兄需在一分鐘內各就戰鬥位置,並於三分鐘內射擊出去,防禦任務之重大,不得有誤。某晚一點半,天空下著雨,忽然接獲營指揮所警鈴,弟兄全員到齊,射擊出去,前兩發很正常,到了第三發竟「脫捶」,砲彈往下沉,起因為藥包太潮溼,燃燒不完全,幸好村莊沒有在旁邊,否則一定造成人員的傷亡。
在馬祖期間,每個月一連配合一次夜行軍,晚間十點到師部報到完畢後,立刻依路線行走。有次接獲通報,水鬼靠近燈塔附近,即將登陸,兩邊夜行軍部隊,火速抵達現場,但未見水鬼的蹤影,究竟是謊報還是真實,終成一個謎。而當大陸漁船靠近,常是兩、三百艘,依規定距離六千公尺則需射擊驅離,無論哪個長官,壓力都非常大。
民國七十二年六月,周水池在馬祖升任連長,當年金門「老母雞」墜海,亦即六六空難,他在馬祖憑弔鄉親的不幸。而離島阿兵哥,未滿一年不能休假,有結婚的軍官三個月放一次假,未婚者則要半年,思鄉情愁如飲苦水。同年十二月,部隊移防台中圳堵營區五八砲指部,擔任上尉連長,當登陸艇在十幾級的巨濤中,船上的鐵鍊斷,移防裝備亦在船上翻滾,如此的乘風破浪,可謂今生難忘。
半年後,軍官可依規定申請個人輪調,基於雙親在島鄉,不能常常噓寒問暖很遺憾,因此周水池申請輪調,於民國七十三年四月回到金門,並到金防部砲指部六三八營報到,營部在小金門陽山,前水頭則為獨立連。適逢體能戰技加強訓練,野戰砲兵操很大,尤以總部高裝檢為甚。而從台灣剛返金,正巧輪到水頭連施打砲宣彈,他們用五噸卡車拖一門一五五榴砲到古寧頭海邊,只射擊一發到大陸蓮河地區,爾後未曾再有此任務。
同年高裝檢,所有庫存彈藥均需從每個庫房搬出來清點,塔山村有數個小型的彈藥掩體,逐一搬出後,砲彈外層生鏽的全刮掉,再以砂布磨除,而後噴上紅丹漆。無論戰備存糧幾包?彈頭多寡?約莫三個月均要翻堆。而彈藥庫共分三批移動,戰備存糧之大,主管都要管制休假。
軍中的老兵欺負新兵,由來已久,成了惡性循環。某個夜晚,他起床如廁,發現一名新兵站在那兒,安全士官正對著他訓話,起因於白天砲操作不好,夜晚加強來宣導。洞察原因後,隔日清晨,他處分砲長,豈能三更半夜擾人清夢,更不許此種風氣成為慣例,因此他認為,連長的領導統御,其責任之重大。而民國七十三年,軍中啟動了「趙老師信箱」,無論申訴、不當管教、心理輔導均適用。
民國七十四年,周水池調任營部作戰官,負責幕僚業務,並於民國七十六年六月至台南砲校正規班受訓,才剛下飛機,就遇到有人在抗議,台灣實在太民主。受訓半年,支援砲指部參三科,擔任助理作戰訓練官,期間,公文多、計畫多,夜晚常求助於學長幫忙,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後,終於得心應手。
民國七十六年,姑姑作媒、舅舅說項,確定追求的對象後,他先行到沙美市區五金行買狗鍊,到店裡自我推薦,終與張秀枝小姐結下了情緣,夕陽西下榮湖漫步、放假時金沙戲院肩並肩,共賞一場美的饗宴,交往一年多,除擺了幾桌酒席宴請親朋好友,其他不需多花費。婚後租屋五年,終購建了屬於自己的家園。並育有二女一男,現今長女在新北市社會處上班、次女為國中英文老師、兒子現就讀師大化學系。娶某前、生子後,好運也跟著到來,他於民國七十七年元旦升了少校。
民國七十八年底,周水池輪調到砲兵六三九營,擔任副營長,駐地位於山外監理所附近;七十九年底再調回參三科,從民國七十三年返金迄今,一直留金的周水池,於民國八十年遇著一位防衛部第一處處長,對金門籍留金四年即要求輪調台灣,他無奈於八十一年輪調二一砲指部,駐地中壢龍岡,指揮官葉光輝治軍嚴格,從不交際應酬,無論軍官與士兵,摺棉被要有稜有角,一板一眼的要求嚴厲。
回顧在金門服役的歲月,只要海軍運補船來,砲兵就要加強戰備,而戰情官需參加早餐會報才能補休。有天指揮官問他有否接到電話紀錄海軍運補船要進來,他回答沒有;指揮官說他不會自己去問,他答以海軍自會下電話紀錄;未料指揮官拍桌怒罵,他則以「你上校壓不死我少校」,想不到指揮官居然沒處分他。而有天西村有軍人出車禍,金門籍軍官被叫去精神訓話;他認為不合理,於是告訴指揮官,「我從七十三年回金門迄今,你是第五位指揮官,沒有一個人像你這樣,對金門籍如此反感,少數人出事,你卻讓多數人承擔。」
到了台灣,半夜一、兩點,他還在中山室忙兵棋資料,數次被指揮官撞著,除口頭嘉勉,當金門三考部(亦即第三考指部)中校作戰官出缺,應允讓他回金門佔缺,於是他在民國八十三年元旦升中校,當時司令官為金門籍的顏忠誠將軍。
每天忙於兵棋推演,有天晚上,接獲上級指示,要他將所有防區、涵蓋大陸地區的射界圖重新繪畫,並做成投影片。軍令如山,他立即調來尚義集訓中心阿兵哥,電腦製作、文書處理六人,隔天清晨即交件,連上級都驚訝。同年底,小金門有個營長缺,師部有三人等著佔缺,但長官屬意他來接。一年營長生涯,於八十五年再調任砲指部,擔任作戰官,五年考績均甲等。
民國八十六年,輪調嘉義崎頂一五一師,任職作戰官,余連發師長曾是他的老長官,於是他順利升上副指揮官,崎頂為訓練中心,主要為新兵訓練與協助點召,沒什麼重大任務,他可以二星期返金一次,而其間,共下基地兩次,分別為斗六基地與田中基地。於民國八十八年五月,光榮退伍。
周水池退伍後經過兩年休息,於民國九十一年赴馬祖擔任泰勞管理員,九十二年到威力保全任職。民國九十三年榮光社區發展協會成立,他立即投入社務。復於民國一百年五月赴獅山砲陣地服務,負責砲操與簡報,亦曾找軍方前來支援,並於一○三年四月離職。而後全力投入志工行列,榮光社區、浦邊蓮法宮、榮湖老人會、浦邊周氏宗親會均由他擔任總幹事,榮光守望相助隊則由他擔任秘書,如此地服務人群,生活很充實,人生有意義。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