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結婚

發布日期:
作者: 蔡阿喵。
點閱率:691

自古以來,婆媳戰爭不斷,因為這個問題甚而離婚者不勝枚舉;在所有東西都可以存上雲端的現今,最原始的戰爭卻一直被複製而無法更新,尤其是在保留傳統的小地方。
也許一小部分是習俗默默的引領婆媳走向對立的狀態。傳統結婚儀式迎娶進門那刻,婆婆替媳婦頭上插花,長輩說婆婆會把妳頭壓低再插上花,代表婆婆把媳婦壓住;媳婦帶過去的那幾卡皮箱嫁妝,在古代婆婆會先打開來看。
舉凡種種,我只記得了這兩個特別的事情,沒有特別留心這些繁文縟節,或許整個儀式有更多的眉角,但是光聽到這兩點就讓我非常詬病。儀式的背後隱藏著權力示威,而不是帶著真心的祝福,娶個媳婦如臨大敵般的擺陣做法,在現今仍苟延殘喘存在,而且還是所謂的隆重婚禮,才會走古法。
人與人之間,如果沒有血緣的關係,多半靠的是互相的付出,感受彼此的真心誠意後才能更進一步親近;以前或許女人因為經濟不獨立可以忍氣吞聲,現在女人都可以選總統了,誰還願意卑微的存在在一個婚姻裡?沒有一個個體可以不被尊重,即使是長輩,也不能再搬出上個朝代的權威隨意侵犯。
再者,我們不像西方社會,孩子結婚後是屬於完全獨立的家庭,我們的傳統,尤其金門,父母想掌控孩子的慾望至死不休;我婆婆很多次都會試著誘引我祭拜祖先的重要,她說,祭拜祖先是在分福分,所以不要不拜,尤其是算命的跟她說她有很多福分這輩子用不完,以後我一定要來分這些福分。我聽了內心覺得會心一笑,我並沒有不想或怎樣,只是她們要一個保障,代表我需要被綁在那個家慎終追遠,也就是執行拜拜這些義務。
防老、祭祖、孝順等,所以會想和兒子綁在一起生活,媳婦往往被視為理所當然要和婆家一樣的生活習慣,一個小動作或者習慣不一樣,很多婆婆都會呼天搶地的在外抱怨,似乎發生了甚麼重大忤逆事件,也許只是假日睡晚一點、偶爾喜歡買外食等小事,婆婆們緊迫盯人,深怕一個閃失漏了防守,就會失去什麼似的,卻忘了給媳婦一點空間。
只因為愛她兒子就必須在一夕之間,搬去一個住著那麼多陌生人的地方,開始和這麼多陌生人假裝是親人,然後結婚一個禮拜內,在禮俗來說還不能回娘家,我到現在都無法理解,為什麼這種傳統下的婚姻是需要女人放棄原來的一切,被綁架在這樣的框架下,慢慢的一點一滴適應,或者麻痺。
很多時候,我都知道並不是誰不對、誰不好,僅僅就是生活習慣不同、觀念不同罷了。我常在想,距離讓我們產生美感和幻想,為什麼就不讓彼此更自在一些,對彼此保留更多美好的想像。
既然金門還有這麼多傳統的羈絆,父母不想放手孩子的觀念根深蒂固,那總可試試多給彼此一點空間,我願意被壓在傳統所謂孝順的囚牢裡,只因為我不想讓妳們傷心難過,所以試著依妳們所願方式生活,但是活在iphone都快有7的時代,我內心仍然嚮往自由的靈魂。
看著自己的寶寶,我期望她以後能有獨立自由的靈魂,我這個年代還需承受一些上世紀的遺毒,我只能期望自己能讓孩子保留完整獨立的人格。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