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留寶石任務的青春
朋友的兒子年近30,仍耽溺在虛擬的「寶石」任務網遊,每次喝下午茶,她都告訴我,「真的很想對兒子說,不要浪擲青春呀!」以下是朋友分享的心聲。
多年來,其實,她已經身心俱疲,但還是勉力栽培兒子。兒子高工畢業後不想上大學,她堅持要他多受教育,畢竟有受大學教育和沒有受大學教育的人生,是完全不一樣的。看到他享受大學生活,也交到好同學、朋友,著實為他感到高興。
當他應國家徵召入營服役時,她送他到集合的車站,看著他戴上軍帽入列遠去的身影,不爭氣的她,躲在柱子後面偷偷垂淚。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真正離開母親身邊,在軍隊練習照顧自己,以及鍛鍊身心報效國家,該是可喜之事。
他退役之後,本以為暫時去當便利商店店員,一邊等待機會找更合適的工作。然而,一做兩三年竟安於現狀,連參加大公司職業考試的企圖心和志氣都泯滅,屢屢勸他考公職或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創業打算,他總是想要繼續原來的工作,而不想找更有技術性與發展性的工作,為母的乾著急好像顯得多餘。
許多親友也為他著急,屢勸他「人往高處爬呀」。比起有的人家的孩子,高不成低不就,他願意謙卑去做最卑微的工作,自然勝過那些啃老族。作為家人,她很感激他把辛苦工作所得的薪資,每個月拿出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補貼家用,與母親一起省吃儉用;反觀社會上子女大都現實得只顧自己之實況中,他的顧家是相對仁慈寬厚之舉。
只是,節省也要有限度!她很想對他說,襪子、內褲破了,沒有彈性就回收,不要一直補;不要捨不得穿新襪子,外套和鞋子也一樣。已經很多親友跟她「投訴」,他那件黑外套,感覺太像街友,已經穿超過五年了吧,與他俊俏的臉超不搭,為什麼不肯換其他的,卻獨鍾情此件?他有好幾件外套,也有新的呀!或許街友穿的都比他好。
最讓為母者擔心的是,有時他購買遊戲虛擬「寶石」的帳單,幾乎是薪水的3分之1~2。為了玩線上遊戲,有時幾乎沒有錢吃飯,只保留和朋友聚餐的錢。每天回家就是解電玩或手機遊戲的任務,難道這就是青春?
青春就是用來揮霍的嗎?
她很感謝兒子,在她開刀時請假照顧她。如今她愈來愈老了,身體也愈來越虛弱,固然情感上願意一輩子照顧子女,但總希望他在她有生之年,真的長大、成熟,明白浪擲青春可不是浪漫,而是渾渾噩噩哩。或許他就是沒玩夠,買虛擬「寶石」也是人生不能免的階段任務。只是,當他發現同儕們都紛紛結婚,成家立業,自己卻還耽溺在虛擬「寶石」中,繼續宅在未完成的「任務」,竟是情何以堪?
聽完朋友的親子故事,其實蠻羨慕她,至少兒子還很關心她,而我只能勸她,兒孫自有兒孫福,既然她兒子有分擔家用錢,也自食其力,其他的事長輩可以規勸、鼓勵,但也只能等他慢慢覺悟,願意多學習、歷練、奮鬥,無法強求;因為,成長需要「漫長」的時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