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寫的溫度
前幾日,收到兩位來自本島朋友的信,一個在北一個在南,而遠在金門的我,透過一封封信件,收到了他倆手寫的溫度。
我們是藉由網路認識的,因為年齡相仿,興趣志同道合,為了能更了解彼此,於是選在長時間的閒暇時刻-今年暑假,一同來通信。
起初只感到很新奇,現今資訊蓬勃發展,我們一直以來都是用通訊軟體溝通、閒聊,就連相遇的媒介也是拜科技所賜。手寫信彷彿已經成為歷史,對現代人來說幾乎不會用到。信需要等待,通訊軟體則即時而便利;信必須花三到五塊不等,通訊軟體卻是免費;信打開來只有密密麻麻的字,通訊軟體卻還有表情、貼圖可以選擇,甚至還有動態有聲貼圖等等不勝枚舉。但是除了使用通訊軟體,之所以也想和朋友進一步通信的原因無它,只為了手寫信件的溫度。
不同於通訊軟體或是社群網站既單調統一又冷冰冰的字體,親手寫下的一個個方塊字才是展現個人性情的最佳方法。每一個字都是有熱度的,建構出來的句子也就有了人情味,好似把我們之間的地理距離縮短,不再如以往一般總感到相隔兩地,因為還沒真正親眼見到彼此甚至覺得對方不真實-曾經的這些念頭都在收到信件的瞬間煙消雲散。信封裡的一張紙,可是蘊含了提筆人的感情,想到這裡,等待信到來的期間本該是枯燥不耐的,但卻立即被期待感所充滿。
信之所以美麗,是因為需要花一點時間。提筆寫信,要比打字用心數倍。要戰戰兢兢的,在內心默念想說的話,態度認真專心,下筆時有些猶豫,得再三確認通順無誤後才提筆寫下。且為求工整,有時還得求助於尺,好寫下一排排整齊的文字。也許用詞簡樸,訴說的話也不是攸關什麼大事,僅僅是日常的生活瑣事,但卻藏有滿滿的分享心意,讓收到信的人能感受到這些字跡是為他而寫的,甚至讀完後還細心收藏起來,隔日再拿出來回味。
寫信慎重,而讀信也一樣。每每收到信總迫不急待的想拆開它,但是仍得先壓抑自己的情緒,等到心無旁鶩後再慢慢打開。一個字一個字的細細閱讀,立刻就能感受到寄信人細膩澎湃的情感,常常忍不住捧著信紙反反覆覆的再看個幾遍。
若有閒暇時刻,或是不知道怎麼跟一個人溝通、表達感情的時候,不妨前去書店買信紙及信封,坐在桌前一筆一劃、耐心的寫封信,相信收到信件的人可以因裡頭的一字一句更了解你、傾聽你,讓書信來往成為一種幸福。
於是,我再度提起筆,回信給那兩位朋友-以滿富溫度的手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