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寧中五十年校慶回顧

發布日期:
作者: 翁維璐。
點閱率:1,087
字型大小:

金寧國中走過五十個年頭了,而我的記憶也像寧中的歲數一樣長。
撩撥起我寧中那段年少的記憶,始自拜讀神盾的〈風雨「寧中」路〉一文,那時心中感觸良多;從文中知道他也是寧中校友後,對他更加好奇了,渴想知道他是何許人也。終於從文章中找到了線索──翁炳賜老師,正思找機會向翁炳賜老師尋求解答時,正巧亞金自台歸來,我們聊起了共同的寧中話題,始知神盾先生是我學弟,我實在佩服他對寧中往事保存了那麼鮮明的記憶,因他的文章,塵封的寧中歲月,也一絲一縷從記憶庫中抽離出來了。
年少的往事如昨日般清晰可見,記得國小四~五年級時,正逢政府試辦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由三民主義模範縣的金門地區首先試辦。於是第一年在金城國中率先推行,第二年則全縣普遍舉辦,我國小畢業時,遂得以免試升讀金寧國中。當年由於金寧校舍來不及興建,只得暫借沙中就讀,所以學長姊們必須長途奔波,有些人還得格外早起轉乘兩班公車,學習之路真是辛苦啊!特別是在那個衣食不夠溫飽的年代,每逢冬季,得迎著東北季風前往沙中,讓人特感風雨強烈難擋、路途的遙不可及。
我們這批寧中第二屆校友雖然慶幸的少了奔波、風雨之苦,但仍有諸多不便之處,我們借用宗祠、民房為教室,那時金西守備區的精忠堡是我們的升旗台,公園裡的處處美景是我們三五好友談心的好地方,金西戲院前方的司令台前廣場是我們奔跑追逐的廣大空間。因為我家就在司令台前,所以每當鐘聲響起,快走還來得及進教室呢!而家門前的籃球場則是上體育課的處所。雖然一切因陋就簡、設備不足,我們卻能知足常樂,倍感溫馨與富足。那時全校只有兩個年級,各兩班,四個班的寧中好像一個大家庭似的,誰是誰,彼此都熟悉。難兄難弟整日膩在一起,日子一點也不枯燥;好姐妹們盡是有聊不完的兒女情長,真正是一段不識愁滋味的青春歲月啊!大家的心中都有一連串的美夢等著去編織、譜曲呢!
我們一年忠班的教室被安排在下堡西翁氏宗祠裡,以公文鐵櫃隔牆與教師辦公室比鄰而居,稍有點風吹草動,老師們可是瞭若指掌,他們一聽便知是誰在興風作浪,一丁點都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有一回早自習時間,大家一見面正興奮的打開話匣子聊心事、道是非,孰料說時遲、那時快,我們的國文老師──馬紀生教務主任,一個箭步過來抓個正著,「是哪個臭丫頭話這麼多,下回找妳去參加演講比賽哦!」那時我真是糗大了,非但無處可容身,更擔心被抓去參加演講比賽。後來班際演講比賽果真被馬老師指派參加,只得硬著頭皮上戰場囉!當時就在精忠堡前面對全校師生進行演講比賽,好在不辱老師慧眼,抱獎而歸。
宗祠權充教室一切克難從簡,然而一到冬天,毫無遮攔的天井任憑冷風直撲過來,即便是囝仔人屁股三斗火,依然抗拒不了凜冽寒風的侵襲。回想當年,似乎穿再多的衣服還是感覺冷,我想是布料材質阻擋不了長驅直入的東北季風吧!記憶中冬季的教室寒冷無比,夏季則整間宗祠教室都受到太陽公公大公無私的「全都曬」,我們不得不充分發揮金門的戰鬥精神,全面對抗,先通過夏季的酷熱考驗、跨過秋冬的威脅,最後才迎向奼紫嫣紅的春天。
身為農家子弟的我,經常得利用課餘閒暇時段幫忙家中農事,以及中央公路土地重劃過後的改良耕地事宜,因此而蒙獲訓導主任張先善老師的青睞,被提名獲選為全縣優秀青年並接受表揚。當時我才國一,傻裡傻氣的,哪知優秀青年這頭銜所背負的沈重壓力啊?就這樣糊里糊塗接受表揚,且接受記者到校採訪,這稱得上是件挺風光的事哩!記得後來還被推薦參加救國團舉辦的台灣環島之旅,沒想到在返航中遇上颱風,不得不困守高雄國軍英雄館,多待了兩天,流盡了我的鄉思淚……。往事如夢一場,回味起來多甜蜜!
不久新校舍竣工,大家歡歡喜喜搬新家。從無到有、百廢待舉的校園,正待全體師生同心協力來整頓、美化,可想而知,這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啊!當時學校沒有圍牆,園區之大,可是無邊無界的,而全校一至三年級不過六個班級而已,人手確是大感不足,但也只能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盡力而為了。
辦公室、教室後方有一條長長、高高的土堤,林木蓊鬱,晨間漫步其上,享受著寧靜安詳的氛圍,和濃郁的芬多精,別有一番詩情畫意,這裡亦是遠離塵囂、不受干擾的早讀好場所。土堤後面是一大片廣場,雨後積水成了一座超大的池塘,還可泛舟其上呢!月考期間的短暫課間時光,後山土堤成了勇者較勁兒的場所,只見勇士們一個個躍躍欲試,試著跳越土堤與土堤之間的大鴻溝。當然,成功者大有人在,接受英雄式的歡呼,然,就在鼓噪聲高揚喧騰時,有位同學飛越不成,摔了下來,造成腳踝骨折。當救護車來時,大家看了那懸空轉動不已的小腳,嚇得臉都綠了,也因此有一陣子大家都忌上土堤。活潑的年紀、沉默的世代、有限的空間依然帶給我們許許多多美好、難忘的回憶。
當年我們都在學校享用營養午餐,內容通常是饅頭配鹹稀飯居多,由於正是發育成長期,食量驚人,又處於貧窮歲月,大家理所當然的搶先把鹹稀飯填飽肚子,饅頭則留著下午慢慢享用。許是稀飯消化得快吧!到了下午最後一堂輔導課時,早已飢腸轆轆了,於是趁老師不注意、板書的當下,偷偷地拿出饅頭私房菜咬它一口又一口,真是香甜有滋味啊!或許老師也人性化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作沒看見吧!這種「偷」吃法還特別的新鮮有感覺呢,如今回想起來不覺莞爾,不知您是否也感到會心一笑呢?
腳踏車是當年普遍、機動且方便的交通工具,但在那個年代並不是人人都買得起,所以,小孩想騎車上學的話,也只能借用大人騎的那種28寸高的腳踏車。如今想想,這是蠻危險的舉止,但我們就這樣天不怕地不怕、威風八面的騎上路了。途中得經過湖南高地,這段坡路很長,先得接受挑戰,奮力爬上高聳的湖南高地,才能輕鬆不費力的衝下兩個陡坡,然後抵達學校。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難」,沒錯!下坡時,我們得拚命煞車,以防陡峻的斜坡直衝而下所帶來的危險。然而我們都辦到了!你瞧,小小年紀的我們都成了「環法自行車賽」的預備選手了,還兼具「爬坡王」的美稱呢!這實是環境造就了我們,讓我們必須自然又安分的做騎車或步行的選擇。還記得國三下學期,每每回家路上,一群人賣力地騎上湖南高地之後,大家不約而同的任憑腳踏車直衝而下,不許再踩踏,看誰衝得最遠,誰就能考上高中。年少趣事多,記得我們三五好友也曾相約去買祭品來祭拜學校附近的神祇,諸如:頂堡的軍力速勝公、古寧頭的仙姑廟、安岐的愛國將軍……等,祈求神明保佑:學業進步、身體健康,頭好壯壯、考上理想學校。那時流行歌曲更是掛在嘴邊哼唱不已,任憑你點唱那一首歌,都難不倒我們。也曾一窩蜂的趕流行,無畏於校規的規定,一大票人馬集體前往麗人美容院剪時下最流行的「赫本頭」髮型。只要一人走在時代尖端,大家馬上趨之若鶩,隨之跟進,也不管是否適合自己的頭型,先剪再說了。在那強說愁的青春歲月裡,確實是無憂無慮、快樂無邊啊!
作夢的年齡想像力真是出奇的豐富、驚人,特愛替老師取綽號,例如:稱馬老師為「老馬」;稱范桐田老師為「范桐」(請從諧音作聯想),然後吃吃笑;而張先善老師的「先善」兩字又太容易讓人陷入遐思了……,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那時,許是小學校的關係,師生之間互動頻繁,親密如一家人,毫無隔閡。因正處於青春期的尷尬階段,所以,大夥兒最關心的自然是老馬的戀愛心情指數囉!我們不時的協助他、鼓舞他,甚且扮演紅娘穿梭於他和女職員之間。唉!可憐的老馬哥「不成功便成仁」,他終究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回到國姓鄉任教,繼續奉獻心力作育英才,可喜的是,他在那兒成了家,養兒育女且培育不少國家棟樑。
也由於小校,班級數少、學生不多,所以個個都得是樣樣精通的好手,都得是可派上用場之將才。您一定不相信我曾經是籃球校隊的一員,集訓期間不僅有水煮蛋可吃,還有牛奶可喝呢!選手的培訓,除了技巧、體能的訓練還得兼顧營養的適時補充,雙管齊下才能相得益彰,獲得效果。感謝寧中注意到成長的孩子該具備的養分。籃球在當年是十分興盛熱門的運動,籃球健將可都成了情人眼中的偶像呢!我們與城中進行聯誼賽時,籃球場四周都擠滿了觀賽的球迷,但慚愧的是,我們竟然鴨蛋打不破,讓人永遠引為傷痛!有道是:「人多人才多!」,我們與城中形勢懸殊,恰如班隊與校隊的較勁兒,這小蝦米如何對抗得了大鯨魚呢?不比籃球,來比成績吧!雖然我們一個年級只區區兩班,但高中聯考時,前10名中我們班就佔了三位呢!那便是楊永斌、王先堆和李文友,楊永斌且是榜首!這光輝燦爛的扉頁成了我們永遠的驕傲,如今楊永斌更是國際知名人士,讓我們深深以他為榮!
我也曾於賽前集訓三天便上場參加縣運鉛球比賽,許是看上我的五短身材吧?印象中好像鉛球選手都是五短身材居多。短暫訓練就上戰場,想當然是不可能得名的,這道出了一個事實:在人少競爭少的環境下,比較有表現的機會,但若想要更上一層樓,出人頭地,非得靠自己不斷地努力不可,因為天下絕沒有白吃的午餐,唯有不斷地努力才是王道啊!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瞬間華髮已灰白,然回憶往事多甜蜜!今欣逢母校50週年校慶,特感雀躍歡欣!母校在歷任校長、老師們辛勤的耕耘下,展現出一張又一張亮麗耀眼的成績單,深獲社會的肯定與認同,祝願母校校運昌隆、學風永盛,學子力爭上游、師生永安康!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