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縱談科舉在金門

發布日期:
作者: 倪振金。
點閱率:1,311
字型大小:

一、緣起
人類所以明事理、知性命之道,端賴嚴謹中肯思維,所謂「理性思維」者也。是以若持此來論「科舉在金門」議題,應較中肯嚴謹。依此,首先界定「理性思維」,並秉此反思:科舉之真相、科舉與士諸問題,進而探討之,冀求新發現,以啟未來!
理性思維,一直是西方思想之傳統,整個現代西方思想,如民主、科學及倫理等,都是基於此理念。雖在上世紀六○年代,發生了理性爭議(rationality debate),如孔恩(Kuhn)《科學革命的結構》、韋伯(Max Weber)等系列著作。只是韋伯等人之研究,著重於歷史性的演進,欠缺結構性的分析。幸好,以《開放社會及其敵人》而馳譽的巴柏(K.Popper),恰可互補。巴氏認為科學演進:是一連串縝密而嚴格之「臆測與否證」!
此論對摧破任何獨斷教條,一針見效!更為自由與理性關係,立下了清晰之哲理,正如沈清松先生所說的:「吾人不能論真理本身,只能不斷否定錯誤,藉以接近真理!」
不遑多讓,早在先秦時,我國各家皆有兼賅整體,始成理性之論。莊子所謂「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猶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儒家更直言:「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中西輝映。
此義理正是《時代周刊》(Time,May21, 1965)專文所言:「具有博士頭銜的人,並不是知識分子,大學教授也不能與知識分子劃上等號。除非:一,不只書讀的多,更須有獨立和原創的思想,人云亦云的讀書人,只是一個活書櫃而已。二,知識分子必須是現有價值的懷疑者、批判者。」
此也是殷海光先生所呼籲:「知識分子的心靈,必須有獨立精神、原創能力,社會之批評者。」更是經濟歷史學家乃孚(John U. Nef)所期許的:「任何時代都需要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家,來界定與引導學術與文化。」
且秉此思維來反思科舉之真相。首先,不可否認,科舉自有其功:使知識分子進入仕途,韋伯(Max Weber)論近代官僚系統,即引用我國科舉史例。由於任用的標準是採取客觀的「知識」,使人民在政體面前趨向平等,更因知識分子從政,使我國文官系統素質,獨傲當世。
更重要的是,因「逐路取士」之配額制度,使我國在某種程度上,早具「代議制」機能。而中央與地方之價值觀,也因此得以交流融合,使我國在文化上、政治上,春秋「大一統」義理,得以貫徹至今,進而孕育「無宗教戰爭」、「無世襲貴族」等文明態度,豈是一句居功厥偉可喻。
但正如理性思維所關注的,橫看成嶺側成峰。科舉雖有其功,卻是一條艱辛漫長耗資路,且以脫胎於「霍小玉」傳奇的「陳士美案」,來透視科舉的艱辛過程:自小由家族供養,以便專心苦讀;為了知道命題趨勢,須跟同年起「文會」;為了知名度,要去大都會應酬有力人士。《古文觀止》就有不少這種干祿、求名的文章:李白的「與韓荊州書」、韓愈的「後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等。
所以科舉的實況是:經過幾代人的節衣縮食,方有可能出一位金榜題名者,而以金門「人丁不滿百」之貧瘠環境,竟能「京官三十六」,遠比唐宋八大家還強,符合理性思維?況且,科考是有配額的:愈近京師、愈富庶、人口愈多的地區,名額愈多。以此類推,同安治下之金門,名額可知,如此條件下,又怎能「無金不成同」?
又當金門以傳聞之「海濱鄒魯」自詡時,卻漠視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金門先賢邱葵、許獬等著述之《周禮補亡》、《許鍾斗集》等評價:「惟此書為世所詬病,轉以見異而存」、「案此書別無他長,惟補亡是其本志」、「根柢不深」等。且不談此評價,拭觀今日此間讀書風氣之匱乏、「不問蒼生問鬼神」之泛濫,何以自圓文風鼎盛等理性思維?
姑暫不攀論此事,科舉之另一重要真相,尤應關切:「一舉於鄉,即以營求關說為治生之計」;「君臣上下懷利以相接,遂成流風,不可復制」;「天下之病民有三:曰鄉宦,曰生員,曰胥吏」。乃至周作人將八股文列為荼毒中國人的四大害之反思!
再證之於二歲即為秀才,十七歲為舉人,被稱神童的梁啟超,卻在中舉後始知「帖括之外不知有所謂經史也」之醒悟。當「博士、教授不能與知識分子劃上等號」已成卓識時,詎料此間人士尚以「進士」、「博士」數量而自詡文風鼎盛。就理性思維言,較之於目前學界:「僅斤斤計較於SSCI的發表,與國科會的申請,卻無視於偽詭辯飾的政客行徑」,尤顯淺陋。
最後是反思科舉與士之關係?「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可見科舉與「士」,今之「知識分子」是等同一身,密不可分的,正如韋伯(Max Weber)所論。基於柯靈烏(R . G. Collingwood)之史觀,允為本議題之切入點,切切反思:「何謂知識分子?」尤者,「讀聖賢書所學何事?」是「學成文武藝,貸予帝王家」?或是「以天下蒼生為己任!」
更重要的是,何以眾多鄉賢進士中,似乎未曾有古士大夫之氣魄精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今之所謂「讜論主義者」等宏文,或事功問世?且流弊至今尤熾!種種僅重視虛表,卻漠視「實學」諸現象,豈是大違理性思維而已,又豈能不反思探討之?
一念及此,遂針對上述反思,且以「大歷史觀」為經、柯靈烏(R . G. Collingwood)史觀為緯,藉理性之眼,就金門進士最多之明、清兩代,探本追源,冀求新發現,定題為:「從大歷史觀論科舉在金門。」首探何謂知識分子?
二、何處招士魂
  知識分子在我國古代稱「士」,介於貴族平民間。《說文解字》訓「士」為「事」,顧炎武斷定古代之士,「大抵皆有職之人」,應是確論。
  由於我國古代文化在禮樂,「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而周代貴族子弟,大皆受到六藝教育,因而士當然是知識分子,所謂「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等故,因此也是「智識主義者」,但這只是基本條件。
  「士志於道!」是孔子最早對士之定義:使天下無道變有道!也確立了士以重整政治秩序為己任,但道是什麼?
  春秋以前的道,是人巫相通的「天道」。至春秋時期,依「軸心世紀」之論,「天道」重心從「天」轉向「人」;所謂「天道遠,人道邇。」此在儒家影響尤大。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荀子也認為「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
  此種通過「人」的自我反思,才能「知天」的人本思想,是我國文化「內向超越」之源流所在,更是「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之內向超越。就此而言,古士大夫之道,是源於「絕天地通」後,關注的是:紅塵蒼生的「人本主義者」之知識份子。
為了行道,因此「入仕行仁」與「處士橫議」,就成為「士志於道」之左右平台。由於自先秦以來,士就有參與「治天下」之抱負,此種抱負,終因漢武帝「獨尊儒術」而實現。不但郡縣孝廉改以士為對象,太學博士弟子,更成為入仕之重要途徑。東漢順帝陽嘉元年,更規定孝廉要考試。一般認為這是科舉之濫觴,使「入仕行仁」之抱負,有了制度之平台。
尤者,「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緣於權力使人腐化之宿命,因此對抗權貴,為天下蒼生保障權益之重任,便落在「士」身上。因為唯有受過教育的士,方足有能力擔此重任。
更由於中國知識分子之「道」,是人間的,既不同於以色列之先知,也不同於希臘哲人對自然秩序之探究。因此,中國知識分子自始即需面對政治權威,如何進退辭受?《明夷待訪錄》這段話,最足明義:「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於學校,……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危言深論,不隱豪強,公卿避其貶議…伏闕搥鼓,抗權折貴!」 
而「處士橫議」,更有其歷史背景:戰國中期以後,齊國創立稷下學宮,尊禮各家顯名諸子,號稱「稷下先生」。「稷下先生」之特色是:「不治而議論」。不遑多讓,燕昭王也曾築碣石宮,師禮鄒衍。自此「處士橫議」與「入仕行仁」相輝映,成為傳統知識分子之人生義理。
更重要的是:「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反過來說,天下無道則庶人議,必要時甚至流血五步。因此儒家雖主從政,卻有原則:須為天下蒼生謀福祉。若僅是為了個人富貴而從政,不但可恥,更不配稱知識分子。因此「士」必須是「讜論主義者」,對於現實持有一定批判精神的知識份子,此即是古士大夫之氣魄冰魂所在!
  孟子更進一步指出此氣魄冰魂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因此,除了必須具有漢初公羊家「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之志節外,更切要者,是所堅持之「道」,是出對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之悲憫胸懷,因此必要時,不惜血濺五步,面折廷爭!
 我國最具代表性之例子,就是范仲淹。他寫過一篇「靈烏賦」來歌頌靈烏。這「靈烏」,就是知識分子。全篇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仁懷,為天下蒼生揚善批惡。「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寧可批評社會、君王而死,也不屑當個見風轉舵、歌功頌德苟活於世之徒。
  知識分子之冰魂,就是這種白眼看王侯之氣魄!此種知識分子之氣魄冰魂,與Icharc Hofstadter所言:「知識分子必須具有超越一己得失之精神,在自己所學基礎上,發展出一種對家國、社會、文化之關切感;一種近乎宗教的悲憫情操不謀而合。」(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