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親切的佛菩薩

發布日期:
作者: 林清陽。
點閱率:886
字型大小:

有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雕刻師傅,他除了專精於木頭雕刻作品之外,還有一份不太經常示人的珍藏,那就是自己費了好大功夫所雕刻的菩薩神像。
在夢境中的那一尊木雕菩薩神像,外型和一般人所看到的大致相同,不過只有一個地方最為特殊,那就是菩薩面像呈現憂鬱的模樣,而不是大家印象當中那種莊嚴、包容、慈悲與充滿智慧的樣子。
「當我仔細端詳那一尊菩薩神像之際,彷彿看到了動畫故事經常描述『三條線』的冏模樣,雖然覺得根本不像似神明的法相,不過卻有一種讓人樂於親近的氣質,因為其外貌並非完美與莊嚴的綜合體,反而像似左鄰右舍的阿伯那樣,所以看著那一尊木雕神像的時候,並不會讓自己造壓力而覺得難以親近呢!」我和K分享這種夢境的真實感覺。
K聽完這個夢境故事之後,不禁覺得很有意思,因而提到好幾年以前,有一位漫畫作家,曾經創作了好幾幅逗趣的菩薩畫像,完全顛覆了傳統正經八百的神明造像,因而呈現了幽默與詼諧的樣子;那位漫畫創作者把作品製作成精緻的卡片,一時之間在年輕族群當中頗受到歡迎而蔚為風潮,不過後來也許沒有得到主流與傳統宗教執事者之認同,所以很可惜沒有繼續廣為流傳於後世。
雖然類似顛覆傳統的創作沒有持續擴大流行,但是在很多人的內心當中,對於宗教信仰的思維卻受到影響,所以比較不會像似長輩對於佛道的印象那樣執著,相對的多了一些自我反省能力,而且也樂於接受那具有文與哲學的層次,進而探討生命過程的一些不可遁逃之現象。
「神明造像總是集莊嚴與慈悲於一體的原因,也許就是宗教信仰所具有之內涵與目的,本來就是讓眾生紛亂的心思沉澱下來,所以才能夠找到與生俱來之本性,然後在懺悔與發願的基礎上來達成修行之意義。」K覺得人們面對巍巍然巨大神明造像之際,比較容易讓人感到謙卑與渺小,所以能夠順著宗教內涵與教條的引導而前進。
她對於莊嚴與龐大神像的見解,其實也是一種可以讓人理解的想法,所以在叢林道場的硬體建築上面,人們經常可以看到巍巍聳立的廟宇,不但在金碧輝煌的寺廟之內香煙裊繞,而且是一尊比一尊還要巨大的神明造像,讓人望而興起敬佩與虔誠之心。
因此假如這種「碩大就是美」的道理說得過去,那麼面對如此浩大的廟宇硬體設施,以及外表幾乎是頂天立地的巨大神像,也許就沒有甚麼讓人覺得不妥與驚訝之處了。
  提到國內外這種到處可見之寺廟建築情況,不禁想到蔣勳老師講述金剛經的時候,曾經提及日本京都有一座淨土宗「西山禪林寺」的廟宇,該寺廟是供奉阿彌陀佛的佛教道場;後來因為第七代住持永觀法師入主該寺,信眾因感念永觀大師以醫術拯救蒼生的恩德,以及在禪林寺服務期間無私的奉獻,因而改變稱呼為「永觀堂」以茲紀念。
京都永觀堂最為有名就是寺廟內珍藏了千年國家級重要文化遺產,那就是一尊舉世聞名而罕見的「回頭觀望的阿彌陀佛像」;這一尊回頭阿彌陀佛的站立造像,身長不到一公尺高,據悉乃是日本平安後期至鎌倉初期之作品,被後人讚譽為京都六大阿彌陀佛像之一。
看到這一尊大約七十多公分高的佛像,並沒有大家一般印象當中那麼的龐大,不過其最為特別之處則在於站立佛像的頭部,菩薩的眼神以優美而慈祥之幅度轉向左邊,呈現出柔和曲線而越過了神像左肩,並且稍為往左後方回頭凝視,其姿態彷彿是正在佇立等待與觀望的模樣,所以被稱之為回頭觀望的阿彌陀佛神像。
誠如上述這尊佛像有別於一般神像的莊嚴外貌,可是卻以其神態安詳而滿心歡喜的神情,像似在修道路途當中,充滿耐心、慈悲與關懷之心情駐足回頭觀望眾生的樣子,因而讓人覺得特別親切和愉快。
然而回頭觀望的佛陀究竟在看甚麼呢?是不是永觀住持因為貪睡或太過於疲累,因而到了念佛時間卻遲到了?或是當他引領信眾在佛堂念經的時候,腳步沒有趕得上佛陀的節奏?乃至於芸芸眾生有沒有專心在念佛?而正在作早課念佛的人與心,當下有沒有同時跟上來?這些揣測都可以當作回頭觀望菩薩不同的註解。
不過據說永觀師父有感於佛陀所賜予之佛緣,所以在念經過程當中特別覺得感動與喜悅的情況之下,乃委託雕刻師傅製作這一尊流傳了千年的佛像;因此即使回頭觀望佛陀是一尊普通的等身佛像,並不是身長數丈的大佛像,然而卻可以呈現阿彌陀佛時常掛念眾生的慈悲與包容,尤其造像師傅擷取佛陀回頭探望、等待的神情來雕刻創作,特地表達出佛陀大慈大悲的胸懷,因而是一尊極其親切、實在、慈祥與寓意深刻的佛像。
我們回過頭來想到夢境中憂鬱的佛像造型,以及漫畫創作者所繪製的逗趣菩薩造像,然後想到永觀堂回頭觀望的阿彌佛陀,原來一尊能夠讓眾生開悟的神像,並不在於其外表是否碩大無比,也不是具有金碧輝煌的裝扮,或是巍然聳立的寺廟,才能夠讓人興起內心最為原始的慈悲胸懷,其實最能夠喚起人們內心世界的事物,根本不必在乎神像的外表與形像,反而是原本就蘊藏於內心深處的意念,才是直指人心而讓人感動不已的救贖,甚至也不必是有形的圖騰。
當然我們無意對於任何神像外貌與寺廟之軟硬體有特別意見,也沒有那種能力與大智慧來評論,只不過是在夢境當中所遇到「憂鬱菩薩」的情節,然後想到人世間一些芝麻綠豆般的事情實在很有趣,於是摻雜著當下的心情與思維,作為日常生活足以自我反省的故事與借鏡,順便藉由好朋友所分享的心情作一種抒發,讓親切佛陀與菩薩常駐於人們的心中,所以在生命中即使是每一個平凡的日子,也都可以過得更為充實與美好呢!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