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春節舊事

發布日期:
作者: 鄭翔釗。
點閱率:1,093

劈哩啪啦的鞭炮聲中,舊年已逝,新年來臨。隨著商業的發達,年味似乎淡了些。春節,對我而言,那是童年重要的瑰寶。
二十多年前,島上尚處於軍事管制時期,我總從黑白的影像中,去欣賞載歌載舞的春節節目,那時張小燕還未顯老態,女星不會毫無顧忌地顯現「事業線」。主持人不會隨口就說個黃色笑話,大多特別節目中呈現的都是經過多次彩排的舞蹈,沒有裸露大腿,但是仍能吸引觀眾目光。
電視頻道的選擇很少,只有無線三台,我們幾乎不太會去轉台,因為其他兩台的節目也是大同小異。當時的報紙,閱讀的是黨部贈閱的中央日報。小小年紀的我,尚未學會加減乘除,但是忠黨愛國的思想,卻是漫天鋪蓋而來。大人最引頸企待每年的勞軍表演,而孩童最殷殷期望的時候就是農曆新年。
新年對我而言,不僅是傳統節日,更是能夠擁有一套嶄新衣物的幸福時節。當時家中經濟困窘,身為老么,我大多接收兄姊之衣物,直至上了高中,穿上夢寐以求的卡其制服,依舊是拿兄長所傳承下來的舊衣去做修改。
雖然總會跟自己說,舊衣雖不炫麗,但舒適好穿,絕不會過敏。話雖如此,但心中還是希望有全新的衣服,是合身而非寬鬆或太過緊繃。不管好不好看,至少不用忍受同儕的訕笑。
新年來臨前,定居台灣的阿姨都會寄來一箱衣物,樣式新穎,而且保暖。
除夕當夜,大人守歲,我總會將壓歲錢放在新衣服的口袋裡。大年初一這天,穿上新衣服,總會與同伴去看舞龍舞獅的表演,早先幾年是軍人所妝扮,中間停了好些年,後來又有國中、小學生出來討個吉祥。一般百姓總會準備些百元紅包,酬謝對方捎來的祝福。
看得不太過癮,這時就掏出昨夜的壓歲錢,前往村莊中的雜貨店購置水鴛鴦、沖天炮、仙女棒等。將沖天炮放在鐵罐或是寶特瓶中,捻香點燃引信,大家立刻拔腿狂奔,唯恐落在後頭慘遭瓶罐砸擊。水鴛鴦點燃之後,就是考驗個人的耐心與智慧了,要像投擲手榴彈般迅速擲出,以免在自己手上炸開。有時擲出之後久未引爆,走近一看,卻轟的一聲,耳朵被震的疼痛。有時較調皮的孩子,會找空無一人的防空洞,聽著爆破的聲響,回音繚繞,就如平地一聲雷響,聞者不由得驚懼顫慄起來。
那個年代,壓歲錢也就千元上下。有時交由長輩掌管,有時就在雜貨店中揮霍殆盡。店中我最常玩的是戳戳樂,保麗龍上有紅紙包裹,將紙戳破,每個空格內會有一張紙或是直接呈現現金。當時也頗流行摸摸樂,即將粗製印刷的漫畫、貼紙、一些塑膠製的模型放入印刷精美的紙袋中,再由顧客摸出自己想買的那一袋。
春節前幾天,村莊內還會有一項熱鬧的活動,村公所會邀請一些書法名家揮毫寫春聯。那時國小、國中還需每個禮拜寫書法,所以名家的字我們還是看得懂的。看名家們用草書疾畫,似乎武俠小說中的劍法,運用鉤撇挑等筆法,煞是好看。
一旁渴求墨寶的民眾早已排成長長的人龍,我也腆顏求了一組春聯。那幾天腦海中總是隨著筆勢起伏,覺得楷書筆鋒太強,奔放的草書似乎能解救我被桎梏的心靈。之後只要有人質疑我的字醜,我總是理直氣壯的說:「這可是蘊含草書筆法,要懂得欣賞呀!」
時光飛逝,一溜煙我已娶妻生子。二十多年,世事變化極大,金門已非戰地,搖身一變成了兩岸交流的中介站。春節依舊慶祝,只是少了舊時的人情味與熱鬧,網路的可愛貼圖取代了過往的電話拜年,若要尋些傳統農曆新年的興味,大概只能在海印寺、牧馬場等處找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