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蒙塵六十八載奇冤待雪
「王公廟」始建於明朝崇禎年間(據許姓兄弟整修古厝挖掘的磚契推測,民間習俗奠安才會埋磚契,該磚契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奠安主壇神明為侯府大王公)至今已五八○年矣。
清朝曾整修奠安一次,因年久樑柱蟻蝕、風雨侵摧、頹毀圮倒,民國十八年曾翻修當年為大銀八○○元,鄉老王天乞獨捐二○○大銀,許良雄及另一位善男子合捐二○○大銀,餘四○○大銀為里人樂捐。
舊廟為一丈八尺,當年翻修受限木材,僅餘一丈六尺,民國二十年重新塑裝王公、柳千歲、曾王爺等大銀二十元,為鄉老王天乞女兒玉娘獨捐,裝塑後還餘四大元,民國三十四年奠安。民國五十八年土地重劃,許陳玉女善信適田地與廟地不等則,陳信女告訴鄉人,廟地所需先取田地不等沒關係,胸懷鄉里,禮奉神明之心永懷千古。茲將本廟罹難說明如下:
一、本村頂保承濟殿主神為侯府王公,廟格局為雙落地基九層花崗石瓦屋,於國軍退守駐村時被佈雷大隊佔用屯放信管炸藥等物,不幸於民國三十九年農曆五月六日午後一時餘發生爆炸,斯時濃煙密佈、藥味嗆鼻、土石齊飛、血肉模糊、金身粉碎。村人驚慌失措,呼父喊母、叫兒尋女、哀嚎無助、顫抖悸慄,曾有徐姓鄉老表示,人在軍砲兵後山工作差一點被飛石擊中,可見威力之凶猛,影響之遠。致使廟貌全燬,供奉之神明除侯府大王公、二王公適為村人宋根協(大王公)、王張盞(二王公)請回民宅鎮安外,餘柳千歲、曾王爺、苑將軍、五王公、金王爺、註生娘娘、土地公、太子爺、虎爺及懸掛正堂之憑依在德一匾和旗牌執事、神輿全燬於瞬間。
二、查此不幸事件尚有適正在榜林客居之呂文聰女兒(已成年出嫁)俗名「茄仔」,其丈夫為安徽籍號兵叫朱寶山於許文郁門口前埕被擊中致死。而飛石擊燬民宅者無可計數,被擊受傷者有李○○女士,據說在金城就醫逾月,至今尚在風來雨至時會酸痛,六十八載有形及心靈傷痛至今仍存餘冤待雪。
三、另據諸多鄉老傳述,爆炸之時若不是看管士兵二人冒死搬出三箱信管炸藥,受損恐更嚴重百倍,而不幸者該二士兵第四次再衝入廟中時正逢爆開,當場慘死血肉飛灑,為國捐軀,緬維該二士兵忠義勇任,捨生成仁之偉大情操,精神令人欽敬,料當年軍方當有詳細調查資料才是。
四、另再查案發當天適有金盤區王區長永仁先生蒞村視察,目睹此烏煙、斷石、塵土、飛沙、廢木及肉身,悽慘苦景。
五、本廟於民國六十年間因村人不忍王爺蒙塵,無處棲避風雨,乃集眾人之議進行籌謀捐助擇吉動工,並重塑金身,六十二年奠安酬神,除民力個人發願付出者不計外,細工及材料當年計支近貳拾萬元,折合今日物價恐超出捌佰萬元以上。緣為該不幸事件為軍方佔用本廟並儲存大量炸藥發生爆炸所引起,理宜請政府主持正義,撤查史實並據以函轉軍方補償損失,並派員精神慰問,以唁死者在天之靈,以饗神明威靈顯赫,並給傷者實質宣慰,彌補六十八年來辛酸苦楚。使傷痛早日釋解,還我村人公道。
六、民國九十三年再重塑金身計支台幣三十萬元。
附記:
一、本廟國軍進駐金門後,每年農曆三月王公寶誕醮慶大都由熱心的大德善信女,如許陳玉、王戴環、楊莊清意、許陳拈奔走全村募捐,與鄰村的男信大老,是另一特色。
二、據查當年因爆炸受傷的李女士已申請到補償金,相信國防部檔案應該還可稽查,如若地區各級民意代表,賜予追查,還我公道,則里人稱慶,永戴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