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涵養「敬」與「無」

發布日期:
作者: 宋明理雪  。
點閱率:838
字型大小:

  繁忙的人們需要靜下來。
  當複雜的緊張生活,錯綜複雜的人與事,攪得我們心頭一團混亂時,只有回到「敬」與「無」的境界,才能讓自己回復平靜。「敬」與「無」並非古哲學家或宋明理學家的專利,現代人日理萬機,生活壓力壓得人喘不過氣,更需要追求「敬」與「無」的涵養。
  「敬」就是回到人與人對待應有的謹慎合宜的態度。
  人與人之間很容易陷入諸多不敬:
  驕傲。筆者觀察,驕傲之心人皆有之,要人除去驕傲之心去對待其他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驕傲之心阻擋著人們時,互敬的心就失卻了,代之而起的是冷淡或輕視。自古名言「文人相輕」一點也不假,豈止是文人相輕,不是文人也很容易相輕,能夠相知相惜成為朋友,唯有機緣俱足才有可能。
  親暱。太過親暱的朋友和家人之間很容易因為對彼此太熟悉,而失去敬的態度。這樣的狀況往往最容易引發恩怨情仇,尤其當雙方對彼此的「交情」認知不一致,或產生利害關係的時候,糾紛、爭端自然免不了,能夠害到你的人,通常是你曾經信任過的親友,不是嗎?
  「無」的鏡照、助人更能釐清事情:
  例如:有人失戀了,這時無的涵養最能發揮功效。失戀的人必然以為自己失去了戀人,沒錯,從某種角度看,他的確是失去戀人。但是,回到無,以下問答推論可以表達「無」的明朗性。
  問:「難到他一出生時就擁有戀人了嗎?」
  答:「無,他生出來時尚無戀人。」
  問:「他尚未擁有戀人時活得好嗎?」
  答:「好。」
  問:「那時無戀人可以活得好,這時無戀人如何?」
  以上推論或許每個人的答案不同,但,可以確定的是:「當人們無戀人時可以活得好」。所以,如果失戀的人很痛苦,只要把時間推回沒有戀人之前的生活,用「無」的涵養來看,自然就會豁然開朗。既然那時可以活得好,這時必然也可以活得好。
  當然,此一時、彼一時,曾經戀愛過和沒有戀愛是不一樣的,但是,從理學來看,「當人們無戀人時可以活得好」這是事實,然而,失戀的人卻忽略或完全忘記這個事實,而陷入感性的痛苦折磨中,成為「為情所困」的情感奴隸,這樣淺顯的道理,又有幾個失戀中的人能懂?就算真的能懂,在感性的運作下,是否就能夠回到「無戀人時活得好」的狀況?這又因人而異,因為感情不受理性限制,所以,這涵養的工夫平常就要操練,等到發生事情就不致亂了方寸。
  宋明理學家喜好談論「敬」與「無」的涵養,但這並非任何學派的教條,也不是多麼高深的學問,卻可以幫助人們遠離煩惱和痛苦,過平靜安穩的生活,是朝向理性思考的方便路徑,涵養功夫讓自己邁向更理性、成熟和幸福的人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