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京城文學會
沒有料到今年還有到北京開會遊覽的機會,距離前一次到北京已經七、八年過去,彷彿很久了。當時小勾的紙質新聞報紙正在申請中,有望出版,我們北上祝賀他,順道遊覽。就在那時參觀了水立方、鳥巢、奧林匹克公園等建築和設施,歸僑女作家章萍萍還帶我們到香山曹雪芹故居、圓明園遺址參觀。
幾個月前就收到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秘書處邀請出席以「中華情,民族夢」為主題的第二屆世界華文文學大會的信,瑞芬和我每人一封。第一屆大會在廣州增城舉辦,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年。上一次大會,來自世界各國的華文作家和內地的學者、研究者多達400人,這一次300多人,移師北京,非同小可。邀請函之後還有一號通知、二號通知,還吩咐要帶蓋章的邀請函去報到。也許一些人到了截止回覆時間還是舉棋不定,或忘記寄回條,我們前後按要求填了三次表格。論文就交上了評印尼泗水《千島日報》「詩之頁」的六千字長文《大手筆、大氣魄的印華詩刊奇跡》。
我們計畫按大會要求11月6日報到,11日離會後再多住幾天。北京有許多新知舊雨,可以見到小勾、章萍萍以及博客朋友編劇趙嫣老師、悠揚琴聲(王淑琴)老師,藍莓(周廣英)老師、海藍藍老師夫婦等人。感動于周老師、海藍藍老師將從山東趕來歡聚,原先許秀傑老師也計畫要來,沒想到臨時加班無法成行。
11月6日
早晨8時許的飛機,11點多就抵達北京機場。這機場不知幾時啟用,感覺沒香港的機場好,也是事實。不知為什麼,辦登機手續的大堂竟然很明顯地和登機的地方分成兩大部分,需要乘一段車。當然,這不是沒有先例,新加坡的樟宜機場也是如此,但大堂夠大氣。身為首都,飛機場感覺上少了一點皇家氣派,頗為可惜。
下飛機前穿上了大皮衣,才感覺到北京並不太冷,還是我們可以接受的那種冷,只是7度上下。300多位代表參加的會,可以預見接機事務和細節的複雜,大家航班不同,抵達的時間也有先後,難怪秘書處設在廣州暨南大學的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要將接待任務交由會務公司辦理。我們幾人被安排坐小車到下榻的北京新世紀日航飯店。在接待處辦了入住手續、報到,領了有關資料,如會議手冊、上一屆的論文集《文化傳承與時代擔當--首屆世界華文文學大會文選》(厚386頁)、第二屆(本屆)全球華文散文大賽作品選《夢想照進心靈》(厚280頁)。前者收我的文學創作談《迷城與暗角》,後者收我的參賽散文《雙騎結伴攀虎山》。
中午午餐憑餐票,一點半就收檔,我們趕緊進餐廳就餐,見到各國許多熟悉的文友,吃罷,拉行李入酒店房間。我們馬上通知小勾,一會他和好幾位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和《世界華文媒體》的編委過來了。見面的有賴連金博士(臺灣)、李來勝、倪娜(德國)、王子君、勾勺人博士、尤今(新加坡)、攝影記者陳其升、瑞芬和我等。
晚上沒有歡迎晚宴,小勾說我們一起到附近的餐廳聚聚,我說我們還有朋友要見。他說你們的朋友都一起叫來吧!我們趕緊通知了趙嫣老師和悠揚琴聲(王淑琴)、張老師夫婦。她們整整花了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時間才抵達餐廳,北京之大,委實驚人。
也許在博客見過照片,也經常在微信交流,和博友見第一次面都沒有生疏、陌生的感覺。趙嫣老師是許秀傑老師的少年玩伴,也是閨蜜,失散三十年因我而「連線」,自然也與她熟絡起來,幾乎讀遍了她的寫實文章,奮鬥過來、在北京立足畢竟不容易。悠揚老師的文章我也讀過不少,她為人認真,培育下一代不遺餘力;遊記也寫得認真。我是從「文字舞會」開始留意起她的。餐會上來自幾個不同地方和背景的朋友,說著不同的話題,雖然不是太熱烈,但一見如故,十分親切。
11月7日
7日上午是開幕式、拍大合照,地點設在釣魚臺,十部大型旅遊車在酒店一側的停車場泊著,等候代表們上車,然後浩浩蕩蕩開往釣魚臺。常常在新聞報導聽過釣魚臺的大名,那是接待國賓的一級會議廳。一向被邊緣化的文學界居然被安排到那樣高級的地方開會,那是想不到的啊。來自二十八個國家的兩百多名華文作家和境內一百名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的專家、學者、教授、研究員齊聚一堂,規模實在浩大。由於在那樣的地方開幕,大合影的效率也很高,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就完成,沒人甘於落後。大合影後,開幕式就在國賓館芳菲苑舉行,國家領導人講話,國務院僑辦裘援平講話,接著就是三個「臺上人物」的專題演講;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吉狄馬加、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葉辛、加拿大漂木藝術家協會會長、即被稱為「詩魔」的洛夫三人做專題演講。
中午回到北京新世紀日航飯店午餐,下午就開始分組宣讀論文。專題論壇分為八個大專題,第一場四個專題在四個廳進行,我在我那組是第六個發言,由於每人只是允許講約七分鐘,我把六千字的論文濃縮地寫在一張紙上,照本宣科,這樣不會超過時間。有些代表被警告兩次就是不願下臺,實在也很惹眾厭啊。
晚上是歡迎晚宴,暨南大學的胡軍校長致詞,還有北京藝術學院的文娛節目助興。散會後,小勾約了我們和幾位世界華文大眾傳播媒體協會的負責人和編委在酒店的咖啡閣聊天到夜深。(北京小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