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聲啁啾
家居鄉下時,家旁生長著四、五棵木麻黃,早晨,很習慣由鳥聲開啟一天的序幕。那時,不知為何,每天早上醒來精神總是特別好,好似有許多快樂的份子在身體裡輕聲歌唱。直到看到一篇文章,才知或許是因為鳥聲啁啾的關係。
文章中講到在《黃帝內經》上有記載:「天有五音,人有五臟……人與天地相應。」所以,在山間林地生活,終日與鳥語花香為伴,最有益於身體健康了。而現代生物學家也認為,清脆悅耳的鳥語能煥發人的活力,激發生活的情趣,還能提高大腦和神經的張力,發掘我們的潛能。至於鳥聲能治病是因為當我們置身於鶯歌鳥語中,人體的每個器官,都會對音樂產生共振頻率。當頻率相符,器官就開始積極工作。如此,人的生命活力提高了,精神更愉悅,也促進了病體的康復。
其中亦提到在莫斯科郊外有一所康復中心,當地的病人在手術後或慢性病加重時,醫生就讓病人聽錄製的各種鳥叫聲。各種鳥的叫聲各不相同,有些能令情緒激昂,可治療憂鬱症和神經官能症;有些則對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利於緩解頭痛、降低血壓和排解血管痙攣。在美國也有一些醫院用一種獨特的「雀鳥療法」,治療老年癡呆症及一些精神抑憂患者。這家醫院過去非常沉悶,因為病人大都精神呆滯、動作遲純及沉默無言。自從醫院引進了雀鳥,整個醫院頓時活躍起來,那些平時面無表情的病員,也都會圍過來興致勃勃地逗弄雀鳥,並對著牠們說個不停。
我想到金門自然環境優異,小小的島嶼有兩百多種鳥類居住、停留。金門人每天都能免費欣賞聆聽鳥鳴啁啾,怪不得我總覺得家鄉老年人身體異常強壯健康,村莊裡六、七十歲的阿公阿嬤下田耕作、下海拿蚵,都不輸年輕人。對於這麼好的自然環境,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畢竟,自然也有生命,我們應該好好對待自然,自然亦將以滿地蒼翠及美妙的樂音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