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戰爭無情,和平無價!Quemoy&The Hump

發布日期:
作者: 小米粥。
點閱率:3,496

七七抗戰80周年特展於今年7月1日起在金門展出,內容有二十八幀記錄抗戰歷程的巨幅油畫及數位創作。大部分的畫作與抗戰重大事件有關,其中有一命名為「飛越駝峰」的巨幅油畫,繪有二架C-46運輸機飛越被視為空中禁區的喜馬拉雅山脈,畫中運輸機上所載運的戰略物資恰恰與金門日本手(註1)時代的轟炸事件息息相關。
話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的1943年中,盟軍制定以大陸四川為基地,進行長程戰略轟炸的計畫,自此開啟了「中美合作」對日軍作戰的新里程碑;並在四川修建亞洲最大型的飛機場,以起降世界最大型的B-29「超級空中堡壘」戰略轟炸機(註2)。1944年中,盟軍開始從四川起飛轟炸機隊對日軍相關軍事設施進行空襲任務;但是,每次轟炸任務至少要間隔上次任務一星期以上的期間,原因在於「駝峰」運輸補給的高難度限制。運補路線從印度到四川,需要穿越橫斷山區,這條航線是當時世界上最危險的飛行路線;困難度在於飛機無法總是以飛越山峰的高度做長途飛行,只能配合山谷的走向及高度上下飛行;因為飛行路徑恰似駱駝背峰的曲線,所以這條空中通道就叫「駝峰航線(The Hump)」。
1944年夏天,日軍接連的潰敗,第九師團遂由華北經海路調防廣東,其先頭主力部隊在福建南部海面屢遭「飛虎隊」轟炸襲擊,損失非常慘重。因海上通路受阻,殘餘部隊「德本光信」所帶領的日軍第九師團獨立步兵聯隊不得不掉頭往北撤退。8月26日,三千餘名日軍進駐金門島,打算補給後改走陸路前往廣東,島上因瞬間湧進的大量軍人而人心惶惶。
1944年8月29日,距離上次轟炸機隊空襲日軍八幡鋼鐵廠的任務已經超過一星期,C-46運輸機透過「駝峰航線」如期完成了長途飛行油料的運輸補給。盟軍為了充分利用已完成補給且待命就緒的轟炸機隊,遂依據地面提供的情報,針對逃竄福建沿海的大批日軍執行掃蕩轟炸。是日清晨先派遣偵察機沿著福建海岸線偵察日軍的集結處,以避免B-29轟炸機因搜尋轟炸目標而浪費飛行油料。盟軍依據偵查資訊並出動轟炸機大隊,計有二十餘架的軍機從四川起飛,並於午後二時飛抵金門(Quemoy)(註3)編隊盤旋於后浦上空。此時地面上的日軍防空警報器早以放聲大作,領航機發現金門島后浦東門模範街頂插有日軍太陽旗的縣商會附近,有密集的日軍車輛往來,故鎖定為日軍集結區。由於目標區的範圍非常窄小,並不適合進行大範圍地毯式的日間「高空轟炸」(註4);因此,機隊便佯裝往料羅灣方向飛離,僅指派一架B-29轟炸機返回后浦上空盤旋,準備低空俯衝轟炸縣商會周遭。
當時,日軍本部在后浦的金門公學,也就是現在的中正國小操場處佈署有一門防空高射砲。轟炸機為了有效閃躲高射砲火的攻擊,故以高射砲所在的位置為圓心做圓弧飛行;在猛烈砲火的威脅下,勇氣十足的飛行員駕駛轟炸機由后浦北界進入,往南飛行向下俯衝並施放黑色煙幕掩蔽機身。由於轟炸機身為鋁製蒙皮且具有金屬光澤,故右傾的機身反射出一道刺眼的白光射下地面,霎時機翼上四具螺旋槳引擎發出的轟隆雷聲,覆蓋了街上的鼎沸人聲,讓路上行人的腦筋瞬間一片空白。轟炸機在極接近地面的飛行高度,以機身右艙為標的投彈出口,對插著太陽旗的縣商會區域投下三組五百磅的炸彈共六枚,定點投彈後立即往西邊拉高後並飛離金門島;頓時,模範街的街道塵埃飛揚,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落下的炸彈原係臥放並垂直堆疊於機艙內,左右並列的兩枚炸彈同時由機艙口投下;按照物理學原理,以支軸端點為圓心在支軸上旋轉的物體,離圓心越遠的物體行進路徑越長;由於機身右傾拉高又有極高的移動速度,所以炸彈離開飛機機艙下方開口後,機身右側三枚的間隔距離比較近,機身左側三枚的間隔距離比較遠;也就是,右側或是西邊三個落彈點比較接近,左側或是東邊三個落彈點彼此距離較遠。靠右側的第一落彈點在文厝內天井,現為總兵署旁的停車場;第二落彈點在模範街頭建築旁邊,現屋前有清香飯店的招牌;第三落彈點在舊菜市場旁邊的房子;此三處的落彈範圍為民眾主要的傷亡區。靠左側的第一落彈點在許厝墓旁邊;第二落彈點在魏氏住宅,位於現珠浦東路的巷子內;第三落彈點在周家田地,現為民族路上的店屋;左側第三枚炸彈並在田地上鑽出一個直徑約二十公尺,深度約十公尺的大坑,由此可見爆炸威力之強大。
此次盟軍的轟炸,雖然鎖定日軍的密集區投彈,但仍牽連到后浦無辜民眾的生命及財產,造成十九人死亡及四人重傷。戰爭無情,在它面前無人得以倖免,身處太平盛世的此時,更顯得和平的彌足珍貴與無價!
備註:
1、「日本手」為金門在地人對日軍佔領金門期間(1937~1945)的統稱。
2、盟軍於1945年8月在廣島及長崎投下原子彈,日軍逐於8月15日向全世界宣佈無條件投降,B-29轟炸機因執行空投原子彈任務而歷史留名。
3、明朝嘉靖元年(1522),葡萄牙商人在廣東屯門及茜草灣兩次海戰戰敗之後,即北上大陸東南沿海,尋找偏僻的地點做為貿易停靠站;而福建漳州的浯嶼與月港便是其中一站,葡人遂以漳州地區的閩南語發音將附近的島嶼「金門」命名為"Quemoy"。
4、B-29轟炸機的設計構想在於執行日間「高空轟炸」,以躲過地面高射砲火的攻擊。因此,「高空轟炸」或「夜間投彈」適合轟炸機隊對大範圍的目標區轟炸,準確度要求不高;對於範圍較小的目標點,則仍採用傳統的低空俯衝式轟炸,以提高準確度。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