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旅繪池上

發布日期:
作者: 郭桂玲。
點閱率:959

前先時候去聽蔣勳的演講,他把在池上駐村的點點滴滴用投影片的方式配上解說,讓我們走入池上的美好裡。一張張季節感十足的池上風光照片,像勾起記憶的釣竿,也把我帶回年初和同學到這裡來寫生的愉快時光。
那是春天剛要甦醒的三月初,秧苗已在田裡綻放青嫩的時節,我們從大片大片的秧田道路畔駛向市區,為的是蔣勳池上日記書裡寫到的福原豆腐店,想品嚐鄉村小店豆腐的好滋味。可惜連假的人潮太多,豆腐店外滿滿都是排隊的外地客,讓晚去的我們無法吃到這傳說的美味。但也因為要來這地點,讓我們發現了在福原國小外邊的這排日式屋舍,好看的樣式和色彩,馬上擄獲了我們想將之畫下來的心。
原來這些日式宿舍約建於1936年的日治時期,作為公學校的教職員宿舍,前兩棟已無人居住,後面的校長宿舍因池上老屋興業的活動,而有了修復的經費,我們來訪時發現這棟是有人居住其間的。不過我們最愛的還是前面塗著黃色漆面的日式房子,它的色調非常吸引人,雖然窗櫺破腐,許多木條歪斜凌亂,但飄落一屋頂和草地的枯葉和前面頹傾的矮牆,反倒讓老屋染上了一種荒零舊腐的時光味。細看,會發現青苔悄悄爬在灰瓦上,後面的茄苳老樹像護衛的使者,右側小庭外的山蘇花、變葉木和不知什麼樹種的枯木,排列成好看的構圖型式引領著我們的畫筆。
我們就倚靠在炮仗花滿開的車棚矮牆邊開始寫生,不同於拍照的快速,寫生要觀察,調色時更會去注意整體感與細節,也想像過往時光有人們居住時的樣貌,應該和現在還是有很大的落差吧。如果老屋興業的經費多一點,關注老房子的志工多一些努力,地方保留這些文化財的腳步再積極一點,也許這棟日式老屋還是有可能重回有人氣的未來。也許不是宿舍了、也許不是民宅居所,做為地方故事館或藝文展覽空間也都是不錯的。
畫完時我們歡喜的將畫作與老屋實景一起拍照,也引來不少遊客的圍觀和加入拍照的行列,大家都讚嘆說畫好漂亮啊,我們則說因為房子本來就很美。一棟日式老房子已經很美了能有一排更顯難得和珍貴,不知道將來這裡究竟會變成何許樣貌,就先用畫筆記錄下當代的容顏吧。
老屋斑駁的紋理已化成畫紙上的永恆。
離開市區往郊野奔行,池上最吸引人的景觀就屬稻田莫屬了。不用是伯朗大道,其實任何一條可看到田野的郊道都很吸引人。池上的周圍有山,樓低就顯得天空特別闊廣。還很喜歡這個叫大坡池的地點,以前來過幾次,有時是輕霧籠罩的時分,有時是雲影映照在池裡如鏡反射的明麗正午,大坡池的風情萬千,但都一樣有讓人心胸開展愉悅的視點。好像只要面對這池水,要不開朗也難。明媚的山水和雲天,就是有滌洗濾去哀傷的魔力。
這次到此也是接近正午的時光,前一天的寒氣已被豔麗的太陽完全驅趕而去,大坡池畔的植物發著春季特有的嫩綠,還有點點豔澤的花朵點綴在綠叢間,煞是好看。我們以橘色的橋面為主軸,構圖下大坡池的一角,畫時才發覺橋下的溪石錯落也很美,微細的潺潺水聲也成了作畫時的伴陪樂音。
要不是因為要趕火車,還真想在坡池畔來個午後小寐,靜謐的大坡池滿續著大自然的輕音,心靜了就可飽聽一切,彷彿連風的律動也一一收藏。
到了車站,我們又用最短暫的時間速寫車站外觀,但又擔心畫圖太投入會耽誤了搭車的時間,沒想到充滿人情暖味的剪票員還跟我們說你們盡管放心畫,火車快到時會來通知我們,讓我們無所牽掛的縱情寫生,也對這個充滿暖暖人情味的所在留下了好印象。
闔上有數張池上風景的寫生簿,心裡有了一定還要找不同季節再來旅繪池上的聲音,這個明媚鄉野還有我想探遊行腳的許多所在啊。
一定要再來的,美麗池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