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官路缺

發布日期:
作者: 鄧榮坤。
點閱率:2,011

 路過官路缺(或稱關路缺)時,心頭不自覺揪緊起來。
 官路缺,一個逐漸被人遺忘的地名,卻始終存在著無法磨滅的仕途印記。
關路缺位於桃園平鎮東北方,與霄裡、龍岡交界。清朝時,墾拓的移民或買辦商家,經常從淡水河而上,經蜢舺到、三峽至大漢溪渡船頭,官商船舶往來頻繁,於是,沿著大漢溪岸的關路缺、龍潭陂、店子湖、老坑與楊梅設置了招呼官員或公文運送、商賈買辦的驛站,而這條緊鄰溪流的道路逐漸走出特有的風格,當地人喚之為官道、官路。
 官路何以會「缺」呢?從字義上解釋,似乎好像少了點什麼?有人說,「缺」字是因為地形的緣故,驛站設在此處供往來官路上的官商休息,當地的客家族群將驛站喚之為「官路歇」,後因往來大漢溪船舶稀疏,往返官路的官商少了,記得這段繽紛歲月的人也少了。
 路過官路歇或官路缺的聚落,已無法窺見往昔熱絡,於豔陽下隱約窺見仕途的坎坷,十年寒窗苦讀的書生,即使金榜題名也因官場沉浮而跌宕的心酸。路過民風古樸的官路缺,很難不想起唐朝文學家韓愈與杜甫的坎坷仕途。韓愈十九歲時前往長安參加科考,三次落榜,二十五歲才名登進士榜,韓愈再參加吏部考試盼謀得正式職位,卻一再受挫,無奈之餘而上書宰相求取官職。等了十九天無回音,再給宰相第二封求職信,過了十天仍無音訊,飢寒的夢魘揮之不去。二十九歲那年,謀得宣武節度使董晉麾下一名屬官,開始一生坎坷宦途。
 杜甫二十四歲時,參加科舉考試落榜後,一直熬到十年後,三十五歲了才興沖沖參加制舉考試。然天不從人願,在「野無遺賢」的鬧劇中再次落榜!杜甫在長安逗留十年,等待仕途機會,卻毫無音訊,不得不四處寫詩獻給當時的名士或權貴,希望能獲得引薦,也種些藥草沿街叫賣,換取零星的收入過日子,或寄食於朋友家,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乞丐生活。
 站在官路缺的站牌前,想起書生於仕途的坎坷,心情沉重。遠方,桃園客運往大溪經「官路缺」至中壢的班車在褪色的站牌旁停靠,走下了一位老人,他拄著拐杖緩步走了過來。在客運班車揚起的薄薄塵埃中,笑了笑說:你沒上車?錯過了這班車,你要等上半天!
 等,讓我想起韓愈與杜甫的歲月滄桑,不由得難過起來。決定花點時間與老人在這塊土地聊一些往事時,我懷疑能從褪色的歲月裡找到失落的仕途!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