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乘K Bike‧金門逍遙遊
終於找到假日試乘進駐金門的K Bike!
不得不說這款「小紫」設計的非常耐看。亮麗的紫色車籃搭配黃色車體第一眼就抓住眾人的目光,柔美的流線設計,很適合女生的低跨點車架,還有因為安全考量所附的車頭車尾燈……,現在這車子可夯了!
攤開地圖尋找每個租賃站點,會發現縣政府設定前4小時免費的苦心。目前大金門加小金門(烈嶼鄉)共有29個租賃站點,站點間有些距離,但都設置在具有特色的觀光景點上,提供使用的民眾能夠很悠哉的騎乘,沿途欣賞風景體驗在地風土民情,然後再從容不迫的到另個站點換車。對於非縣民呢?具有國內手機門號的悠遊卡、高雄一卡通都可以借車,前一小時免費,可以騎腳踏車逛市區,甚至體驗近年很夯的環島挑戰體能活動,待歸還時間快到時,可以選擇每半小時花10元繼續使用,或是騎累了中途換乘金門的公車、觀光公車、租賃電動車等,利用其他交通工具玩遊金門。
這次試乘K Bike是從縣立體育館站出發,騎乘路線選擇走同安渡船頭的腳踏車步道。其實問過很多在地金門人,鮮少人知道這條超級適合的「約會大道」。我們特地選擇近傍晚時分出發,沿著海岸邊從容的騎著,兩輛自行車一前一後,夕陽餘暉將影子打在車後拖好長好長。我們時而放開手,感受柔和涼爽的風撲打在臉上的愜意感,一旁的行道路林木蔥郁,另一旁望著一整片退潮後裸露出的整片沙灘,甚覺海闊天空。橘澄澄的夕陽在海濱公園時還算高掛空中,騎到下埔下時已落至廈門幢幢建築物之後了。
個人覺得站點設計的「最巧妙」的,就是金城車站民防坑道的出口。幾年前體驗民防坑道,從車站出發,在經歷了一段「槍林彈雨」後「重見光明」,發現自己被「擱在」金門高中的光前路上,而車子卻仍停在民生路,若是外地人士可能會有「此刻的我身在何方」之感。現在遊客走出坑道口,可以騎著車,或許經過湖下海堤,去欣賞美麗的慈湖,一面感受湖泊寧靜的漣漪,另一邊傾聽海浪撲打的壯闊聲音,或許騎著車探尋我們的東半島,體驗深遂的瓊林坑道,嚐一嚐網路上推薦的「蛋狗」風味小吃,再到東北角的獅山砲陣地欣賞八吋巨砲砲操表演,或到東南角的畜試所吃冰……。有了K Bike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在金門看海、遊山、看夕陽、賞星星、感受充滿戰火風情的浪漫小島了。
回顧自行車的歷史變遷,自行車在爸媽時代曾是代步工具,幾乎每戶都有一台,而在工業蓬勃發展之初,因萬事求快速、求生產量而被汽機車取代,近年,環保意識抬頭、交通壅堵、能源短缺,「城市自行車」的概念竄出,透過政府的推廣已逐漸地被大家接受了,感謝K Bike的進駐,讓我的假日過得充實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