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洲李氏源流
肆、武榮東小徑李︰依據《隴西李明亮家譜》及《浯洲小徑李氏家譜》載︰「昭穆自一世祖義濟公起,至卅五世為義、希、伯、克、啟,欽、汝、材、耿、堯,鍾、洪、相、榮、墀,錫、濬(順)、樹、煇、增,鑾、汪(翁)、植、煥、型,銓、澤、標、烜(音選)、坦,鏗、清(滄)、楷(慨)、熾、城」。
南安縣淗江村君懷公,三傳致政,致政公生七子,第四子曰仲義,諱興祖,一名仲起,字義濟,號念四,約於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己卯(公元一二七九年),由同安南山仙店,阭居於晉邑新店雁山,為雁山李氏始祖,以釀酤酒為業,配妣王氏,男三︰長曰宣義,娶王氏、次曰希靖,字靖,號愛山,娶柳氏、三曰希泰,諱庚,字希泰,號于磐,現聚居於雁山李氏,皆是其後裔,娶張氏,男二,長璲,後裔稱雁東房、次瑱,後裔稱雁西房。
按︰仲義公第十三孫相達,諱維挺,字相達,號奇英,洪崑公三子,約於清順治、康熙年間,自武榮雁山東,分住浯洲十八都小徑鄉,娶南安黃氏,男四︰霧、秀、己、祖。相達公與四子字榮禮合葬於十八都小徑鄉岩西,黃氏與孫元文合葬在十八都小徑鄉汪厝後。
又按︰仲義公第十三世孫相裕,諱維熊,字相裕,號欽盛,洪樹公長子,娶溜塘戴氏,男二︰淵、云。長諱淵,字榮泉,號孟德,配張氏,合葬於浯洲十七都東埔鄉后西井,坐寅向辛兼甲寅(即坐東北向西南),碑刻「雁山考孟德李公妣勤順張氏佳城」,男三︰琯、仲、豸。迄今已傳十二世,派下住小徑及臺灣等地(李金鐘提供)。
伍、後浦頭李︰清康熙年間,孟存公自郭任(今南安淗江)來浯洲汶浦社(今後浦頭),設館授徒習武,而定居焉。按︰依後浦頭二四之一號祖廳神主載︰「清十世祖孟存公,諱在,葬在前山仔,配汶浦社黃氏惠娘,葬在后林宅,生五子︰曰靜恭、甫榮、甫脩、甫俊、甫敷」。迄今已傳十一世,派下住後浦頭、臺灣臺北、臺中和香港、廈門、漳州及新加坡、印尼等地(李水生提供)。
陸、蚵殼墩李︰依民國八十五年丙子(公元一九九六年)重修《福建晉江內臺李氏族譜》載︰「昭穆自十一世起,至四二世為「文、元、有、兆,嗣、世、其、昌,懋、汝、令、德,祖、緒、載、長,先、哲、啟、天,毓、俊、培、賢,增、榮、振、福,宏、基、延、年」。
據民國卅八年己丑(公元一九四九年)重修《隴西李氏內臺宅里分支岐山頂厝家乘》載︰「晉江市內臺鎮宅里分支岐山頂厝份心海公派系一世祖澤坡公,字廷碧,號和齋,配林氏,號厚德。清康熙年間,澤坡公之十三世孟佛,再由岐山頂厝移居金門。按︰孟佛公,諱興邦,字國元(按︰依據蚵殼墩十一號總牌載︰字想元),公沉歿海中,聘室張氏,號貞淑,配莊氏,號勤敏,葬於金門官澳山墩下卯酉甲庚,子五︰曰達斷、達星、達美、達萬(派下住金門)、達壹。達萬公,配楊氏,自福建省晉江縣岐山遷居浯洲,先住浯洲官澳墩腳附近,後遷至蚵殼墩(今復國墩)定居,是為蚵殼墩開基始祖」。迄今已傳十一世,派下住蚵殼墩、下新厝、新市里、臺灣、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地(李石勤等提供)。
柒、烈嶼東林李︰依據烈嶼鄉林湖村東林四八號,惟實等宗長共有祖廳大總牌載︰「金霞衍派李公,諱攀龍,號君榮,行二,墓穴在同安,先祖妣黃氏,葬在梵天中崙,次祖妣陳氏,葬在安嶺五虎樓山好梅湖內。生二子︰曰勇、會。勇祖,字騰輝,至乾隆五十三年戊申(公元一七八八年),改葬在斗拱昔宅湖內,穴在同安城外,祖妣許氏,至乾隆四十年乙未(公元一七七五年)三月廿五日,改葬在安嶺保大崎鄉心院,生三子。會祖,葬在感化里汀溪大畬土名倒流坑中崙田上,祖妣神位在同安霞路,生子四人︰漢、文、齊、定」按︰勇祖於清乾隆三年戊午(公元一七三八年),自同安攜家眷來浯洲,定居麟嶼(今烈嶼)東林鄉。攀龍公之九世孫名惟實,經營屠宰業於東林多年,生意興隆,配前埔楊氏,生二子二女︰子曰知禮、知書,女曰采娥、采芬。迄今已傳十一世,派下住烈嶼東林、西方以外,另分住新北市中和區、臺中、桃園及汶萊等地(李惟實、建源等提供)。
捌、前山前李︰據李文輝撰《隴西衍派家譜錄記》載︰「木本水源,歷代永傳流……我輩來金門,已六世矣,祖之生地,發自浦園,人生處世,難保于無事,有事之爭,而忽于忍,禍已臨門,不能不拋鄉離境,遠走避之,幸有我親,住同安田墘,前往相投,得安棲身,而後來金販賣芥菜栽,承我親後介紹,住前山前,……」。
按︰依前山前一之一號,康民國之住宅總牌載︰「明始祖財公,再按︰另據前山前十二號(原開基祖故居),寧水爵等共有祖廳神主載︰服公(字心悅,行一,葬在從順里亨尼保坑內鄉樟仔林,暫定為財公長子),經數傳至清乾隆時,來金始祖君能(葬在保坑內鄉蔡厝山仔,遷居浯洲前山前,生二子︰至五世清買而已、鍾泉,字章瑤,生三子:『長子曰史俗,派下住印尼、次子曰史正,傳下六世寧水爵(生文國、隆德、民國等,住前山前)、寧天註(生根發等,住越南)、寧澤(生成法等,住後浦西門)、寧文霸(生焜耀、國盛、國森、國隆等,住後浦)、寧文秀(生金龍、金瀚等,住後浦)、寧文輝(生如松、如椿等,住後浦西門)、寧文山(生春茂、世榮等,住後浦)、三子曰史陣』」。迄今已傳九世,現其子孫分居後浦西門、前山前、臺灣新北市新莊區及越南等地(李文輝、水爵、成法等提供)。
玖、沙美李︰依其重修《族譜》載︰「始祖■邑祖厝墀店分五潭竹樹改葩分安海祖厝,昭穆自十九世起,至廿八世為『書、香、繩、祖、武,德、配、貽、孫、謀』。安海分基始祖振科公,字子牙,諡心泉,配妣唐氏,五世孫名前英,字繩高,於清乾隆中,來浯洲砂美社(今沙美)開基,故居在今沙美,葬在浯洲甌顏宅,配浯洲青嶼蘇氏看娘,生三子︰曰立、成德、水」。迄今已傳十世,派下住沙美、成功、臺灣新北市中和區及新加坡等地(李裕祥提供)。
拾、南安淗江後浦李︰據其《重修家譜》載︰「昭穆自八世起,至卅七世為『堯、舜、元、穩、建,榮、華、則、立、昭,明、哲、從、孝、友,忠、誠、肇、興、隆,邦、家、扶(輔)、爾(履)、泰,妙(廟)、雨(宇)、起、雲(勳)、龍(颺)』。按︰君懷公之四世孫名校政,生二子︰曰菊村、菊峰。菊村生一子︰曰林卿。林卿生二子︰曰南山、細山。南山生一子︰曰慧坡。慧坡生三子︰曰蘭軒、上坑、靜軒。蘭軒生四子︰曰清江、臨江、靖江、潯江。潯江公之十二世孫名皇英,字從君,配下店黃氏淑英,生三子︰曰孝齡、孝萬、孝祥。孝萬公,名仟英,配黃氏莉娘,公妣合葬金門後浦西門城仔外,又名山仔頭,生三子︰曰友汀(出繼孝齡公為長子)、友悅(名啟後)、友程(名壬癸,墓葬在金門娘仔宮後,配高氏麗娟,葬金城公墓)」。
按︰「孝萬公約於清末,自南安淗江鄉來浯洲,初居後浦觀音亭邊今後浦東門莒光路一段,以算命、卜卦為業,取店名曰『李進祥號』。友程(名壬癸)公,生一子︰曰心富。心富公,字忠信,原配後浦東門吳氏,續配盤山下堡翁氏,生四子︰長曰朝水,字誠義;次曰朝發,字誠才;三曰朝泉;四曰炎壽」。迄今已傳五世,派下住後浦東門、西門及臺灣新北市三重區等地(李朝水提供)。
拾壹、漳州府龍溪李︰清咸豐、同治間,遇春公因避太平天國之亂,自漳州府龍溪縣逃難來浯洲,定居於後浦北門街。按︰依據後浦南門莒光路七三號神主載︰「遇春公,配卓氏,諡貞淑,公妣合葬在今榜林村面前,居左,生三子︰長子厥名(名諱待考,派下住大陸,俟查更續),次子芸元(生七子,曰嘉慶、錫章、錫路、錫安、錫不、錫獅、烏目),三子秋元(生二子,曰文永、文仁)」。該派以經商起家,雖為時僅百年有餘,但蕃衍頗盛,迄今已傳六世,子孫分居後浦、烈嶼東林和臺灣新北市三重區及新加坡等地(李在白、水成等提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