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男孩之路

發布日期:
作者: 簡捷。
點閱率:970

那是一個萬物將化的季節,任何攤在陽光底下的屋宇、馬路、車輛、行道樹,甚至從水溝蓋縫隙裡冒冒失失探出頭來的一株嫩草,都不約而同地冒著氤氳熱氣,好似隨時就要昇華一般。
在那樣一個令全身上下每一粒毛孔都焦躁難耐的日子,我如從前提槍出征的兵士,踏上大多數男孩都得踏上的路。
那似乎是一個不允許展現自我獨特的地方,除了頂上一毛不留,無論是穿衣戴帽的順序,捧碗持筷的規矩,甚至與人問候答禮的方式,無一不被無形的壓力控制著。總之,若能隱身於眾人之中,便能免遭突如其來的橫禍。
至於是甚麼橫禍,不過是一陣如今想來根本微不足道的辱罵罷了,但是當上百雙甚至上千雙眼直瞪著你出糗的時候,任何芝麻綠豆都能釀成地裂山崩。
在那裡,你甚至被要求抑制理應被鼓勵的創意。你不需要對任何事情懷抱個人看法;當然,並非說不攜腦袋而來,而是你的腦袋應用於思考某事該如何做以順利交差,而非探究為何要做某事。
不過,彼地卻充斥著各形各色的聲響,大約只有聲音是多樣的吧!光人聲便有數種,除了習以為常的厲聲咆哮,還有眾男孩的竊竊私語以及被控制在合理範圍內的笑鬧,也有長官們渾厚穩重的訓示,與此起彼落震天價響的精神答數。不同的人聲,代表了不同的角色與階級,也顯示在那樣一個壓抑的環境裡,個人所被賦予的權力或者被允許的最大限度的自由;而日日在固定時刻可聞的劃一的行進步調,鍋碗瓢盆的尖銳碰撞,也使這個焦躁的時節益發綿長而無窮盡。
那片陽光,怎還攤在相同的位置?
十六天,我究竟學了甚麼?或許,只是集體創造了一個,可以同他人,與兒孫笑談的記憶,如此而已。
我卻忘不了,撥交前夕,男孩們在黯淡的燈光下相互話別的溫馨。或許此行之目的,便是提醒我們,人心溫暖,是由百般的無奈襯托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