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小時候……
在小時候,父母親間的爭吵有幾次是印象深刻的。
父母親在客廳裡你一句,我一句,聲響越來越大,父親的髒話開始飆出,接著碗盤砸地,我拉妹妹躲進房間裡,那時兩人年紀皆小,而妹妹和我差了數歲,即使房門關起,一頭嚷嚷的叱喝聲,另一方低鳴的抽噎聲,在空心磚牆面的阻隔下仍清楚迴盪,隨後一個甩門的聲音響起。當時我們害怕,也擔心媽媽,我們沒有手機可以聯絡,除了爸爸叫我們去客廳聽他酒醉後的長篇大論外,兩人都不敢出去,10點、11點、12點了,我和妹妹在房間裡誰也睡不著,那時沒想到要擔心妹妹受驚受怕,只知道兩人在一起比較心安,房間的燈都不敢關,想像我的房間是一座燈塔,可以告訴媽媽我們在等她。後來,玻璃窗響起扣、扣聲,我匆忙跑去開窗,低聲告訴媽媽爸爸已經睡著了,然後輕巧巧的跑去開後門讓媽媽進來。
某次廚房又破了餐碗,媽媽跑去打電話給阿姨傾訴,爸爸叫我把地板上的陶瓷碎片掃乾淨,不久後,阿姨同姨丈一起來看我們,看到他們我忍不住留下兩行眼淚,媽媽向阿姨哭訴,我默默跟著姨丈的身後來到沒開燈的廚房,地板上沒看到摔破碗筷的痕跡,我也沒有多解釋,姨丈充當和事佬排解爸爸不愉快的心情,坐了一下,然後離開了。
又有一次,媽媽是拉著我們走的,那時爸爸在氣頭上,也是摔東西,易碎物的碎片四溢,就算無心砸人,也害怕受波及,那時媽媽和我還有妹妹三人躲在牛寮裡,牛賣掉了,鐵皮屋裡剩一些牧草及擺放的農具,天色很暗,晨星很亮,四周很靜,又似乎聽到一陣陣間歇的蟬聲和蛙鳴,客廳的燈光從窗廉縫間流洩出來,替我們點亮了一盞燈。
從來就知道大人間為什麼而吵,但是不知大人們後來如何合好,或許這就是夫妻吵床尾和吧!
在台灣讀大學,我獨自躲過了一切紛擾,就算常和媽媽通電話,但我知道她也只會報喜不報憂,再後來爸爸過世了,對於父親角色的形象暫時劃下句點,但是記憶如同已出版的文物,可以有讀本可溫習,如同今天裡的夜深人靜,而我想起。
我也從沒和妹妹討論爸媽之間的事,不清楚當時年齡尚幼的她對於長輩間的吵架能夠認知多少,不過,我由衷希望無意間烙下的記憶,能不影響她未來的擇偶和及配偶的相處模式。而我呢?對於感情的價值觀這似乎也無過於偏執,看到新聞爆料哪個明星離婚了,會覺得感慨和失落,但看到老夫老妻年過七、八十,兩人相伴逛市場或鬥嘴,又會覺得溫馨和甜蜜。任何事情不會船過水無痕,而是自己是否願意想起,而今日憶起了這段回憶,竟然也不帶任何情緒,不過,心疼了媽媽,也謝謝一直以來很照顧我們的阿姨家。
黎明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