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旅行
「有空就要多出去看看,增加自己的視野。」這是最近幾年很常聽到的一句話,但事實真得是如此嗎?當我們在原本居住的地方,為了生活努力一番後,休息時總有人想著出去度個假再回來,補充自己心裡的能量,有些出去是為了轉換心情,有些是想去走走看看,以便增廣見聞。
出去旅行成為生活中的一種小確幸,再加上現在很流行的自助旅行,網路上也開始出現了許多旅遊攻略和資訊,於是我們循著前人的路踏上了旅程。一個地方去了兩次三次熟了以後,可能不需要再去看部落格上的資訊就可以到當地去走跳。我們總想這個地方我已很熟悉,對於一些原本稀奇的事物也開始習以為常,絲毫沒有想過再繼續了解當地的意思,因為很多都是抱持著我是來旅遊度假的心態,在這個思維下,頂多只有跑跑代購,跟上當地流行的事物,打卡留念以外,我們真的打開了自己的視野了嗎?
其實也不能完全說沒有,至少我們體驗了當地的一些風俗和文化,但也只是停留在最表面的那一層,或許我這樣的說法很多人不同意,但很多時候卻是如此。在語言和資訊不是那麼活躍的時候,通常當地的首都或者是觀光勝地會是我們的首要考量,因為資訊最多也最方便,同時也是各個旅行社和部落客最多踩點的地方,在商業和資訊的考量下,這些都成為我們的首選。有些人可能去過某個國家好幾次,卻不曾離開過當地的首都或觀光景點,只因為對於資訊教不發達的地方心懷恐懼。但我們卻忘了在商業的刻意為之下,很多所謂我們認為的文化或者是知識,可能有些是被建構出來的。就像我們會去某個國家買號稱是當地特產的的商品,但其實當地人可能聽都沒聽過一樣。
很多時候,我們對於某一個地方的認知會受到自己國家的主流意識影響,雖然那些觀點不一定都是錯的,但更多的時候是因為我們對它的誤解,所產生的認知偏誤,因為缺乏其他相關的資訊只能夠先盲從,以至於在後來的旅途中產生一道隱形牆,對彼此產生戒心。世界每天都在改變,對於每一項評論或資訊我們可以先去了解它的切入點是什麼?這樣也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誤會。
我們去到一個地方前對某一個地方都會有一些想像和看法,相對的當地也會對這些外來的旅者做分類。可能是因為中國人都喜歡去泰國曼谷、清邁和芭塔雅等地,所以當我詢問一位僅有一面之緣的泰友,如果我去泰國你有推薦去哪裡嗎?在問此問題之前,我已事先說明去泰國不只一次了,但他的推薦卻不離開這幾個地方的熱門景點。當你提出想要到這些地方以外的地方時,泰友反而感到很驚訝。各種因素下行銷的結果,影響著人們的認知,無形中反而狹隘了自己的視野,無意識的跟著人群行走。
「有空就要多出去看看,增加自己的視野。」這句話的背後還有沒有說出來的話,就是如何跳脫自身原本的觀點,重新去看這個世界,對於原本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是否可以產生新的好奇心,並對舊有的知識和觀點作一番新的詮釋。這個結果不一定需要去做未知的冒險,只是在釐清過後,可以跳脫一些被建構出來的形象,去看見這片大地非主流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