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鄭氏家廟

發布日期:
作者: 鄭翔釗。
點閱率:1,600

金門跟台灣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自然村的組成方式。許多村落都是由血緣而成的聚落,他們身上擁有相同的血脈,有著共同的祖先,供奉著同樣的宗祠。宗祠對各姓宗族而言,不僅是歷史的象徵,也是精神的凝聚。我所居住的溪邊村,開發的歷史相當悠久,明朝即有先民在此捕魚農耕。海濱旁的峰上,明代的周德興就曾於此興建巡檢司城,駐兵多達百員。國軍抵金,亦在溪邊、峰上一帶駐紮營寨。
鄭氏一族,很早就於周遭海濱定居,因此命名為溪峰鄭氏宗親會。溪邊村鄭姓宗親主要聚集於前村,臨近海濱則以郭姓為大宗。
從我出生,鄭氏家廟就已存在,歷史有多久,或許已不可考了,但我崇敬它的肅穆。它位居聚落正中央,前方是籃球場兼曬穀場,前些年前因為年歲久矣,木樑遭到蟲蟻蛀蝕,牆瓦剝落,因此加以重建。落成之後,雕樑棟宇,更顯得氣勢非凡。因為宗祠的存在,宗親會也隨著成立運轉,溪峰鄭氏宗親會運作得十分流暢,在族中長老及幹部熱心的付出下,著實做了不少事,從祭祖、聯絡宗誼、獎學金的發放、參與各地鄭氏宗親的交流等,其中最為辛苦的莫過於前些年宗祠的重建,宗親們出錢出力,輪班監工、籌措經費,才能讓大家期盼已久的家廟落成。
每年清明及冬至的祭祖是宗族的頭等大事,每年當頭家的宗親會分工合作,完成負責的事宜,晚間則是餐敘聯誼,理事長與總幹事會跟所有宗親報告宗祠的情況。然後發放該學期的獎學金。對我而言,若能獲得宗祠的獎學金是何等的榮耀。我也因為這份榮耀,持續在課業努力。長期觀察下來,獲獎的子弟後來表現頗佳,多從事公職服務社會。
鄭氏在金門雖為小姓,但因為宗祠而將大家凝聚起來。事實上,金門的宗族力量是十分強大,雖然不像舊社會一樣,必須兼具救濟扶弱、決定整個聚落的發展,但宗族的觀念始終根深柢固,每年許多姓氏宗祠都會在冬至、清明時節吃頭。吃頭有許多種說法,我聽過的說法是到達某個歲數就不用再當頭家,因此又有「吃老頭」之語。
雖然島上的變化巨大,大樓、透天厝如雨後春筍,紛紛冒出,但金門依舊純樸,人情味依然濃厚。我喜歡宗祠「吃頭」的熱鬧溫馨,見到鄭氏宗親聚在一起,把酒言歡,我感受到我們不僅體內的血脈緊緊相連,情感也是凝聚不滅。身為鄭姓子孫,我十分慶幸,在人情淡薄的現代社會,還有宗親會的存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