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國境之西.大膽日月系列】那一年,我在北洞三的故事

發布日期:
作者: 洪世家。
點閱率:1,799

民國72年11月,在鳳山步兵學校受完預官訓,下部隊抽到烈嶼一五八師,報到時編派到四七四旅步七營步一連任職排長。當時七營正下基地準備營測驗中,一連駐守大殷山。隔年初測驗完,過完舊曆年稍作休息沒多久,二月間就移防大膽島。當時步一連駐防北山,除了本連外另配有一戰車班、一砲兵班、一衛生班,另還有砲兵觀測所,平均人數約200人上下。
上島後先擔任北03據點指揮官,後來前期預官排長陸續退伍後,再接管北09、北02等據點,並曾短暫代理過北06;在大膽島待約九個半月,距大陸最近的第一線排據點都待過,真可謂不虛此行。107年5月29日至31日,重返大膽島擔任志工,只見當年滿是石頭矮樹的各據點,已為高大的林木所取代,諸多據點已然廢棄,為草木所覆蓋,包含曾待過的北03,連入口都被雜草掩蓋,這三十四年來的變化實在驚人。
志工日最後一天凌晨,和晚幾年同在北03待過,負責雞場的藍林萬志工,在曾在北02待過的蔡慶麟志工陪同下,帶著鐵棍,一路劈砍草木,闖入這已廢棄的北03老家,不禁回想起當年的大小故事。
大膽島北03據點地勢
北03位於大膽島西北突出的海岬地,靠近陸地處圍了一道高牆,大門距路口約20公尺,門前小路兩旁種一小排槭樹;靠海處為約三層樓高的短崖,短崖下由據點內部坑道往外挖出數個機槍及步槍射口,控制海面及兩側沙灘地,短崖前為一片高低不平的石頭灘。地面上分左右兩個崗哨及寢室區,早期左邊為03據點,右邊為04據點,因4不吉利,故統稱北03,據點人數約13~15人。白天、哨區各站一名衛哨,晚上各二名,配一挺50機槍,為驅逐大陸漁船的利器。據點距廈門白石砲台海邊約4,400公尺,與北05(現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心戰牆處)、北06同為距離大陸最近的大膽島據點。
大膽島初夜:排仔,緊起來啦…
剛到大膽的第一夜,因為身處海岸第一線,弟兄們都很緊張,記得當晚沒換裝就上床,躺了好久好不容易睡著,突然聽到有人進來低喊:「排仔,緊起來啦……」值班哨兵說海邊的石頭堆中,好像看到人影在動;這時瞬間心跳加速,拿起星光夜視鏡左瞧右瞧,鏡中綠色螢光並沒有人影的形狀,安慰值班弟兄說沒事,只是海浪在拍打石頭,直叫他放心。當晚就這樣被兩邊衛兵輪流叫醒多次,幾乎無法入睡。這樣緊張的生活,足足過了約二週,大家漸漸習慣了據點環境,才得以安眠。但為了因應戰地半夜緊急事件,以及幾近每夜排班查哨,竟因此養成了不換裝就寢的習慣。
後來阿兵們對環境熟了,又有過多次被丟石頭的經驗,膽子漸漸變大了。有一晚又有狀況,在寢室內,竟聽到值班的弟兄直接對海邊大聲開罵:「幹X娘,嘜擱丟啦,擱丟,拎北就要開槍了……」。
驅逐射擊
上島後第一件新鮮事,就是對大陸漁船的驅逐射擊。北03為最接近大陸的據點,扼守金廈水道左側出口,並面對廈門港進港航道。每天但見不同船隻來來去去,其中順著水道航行捕魚的漁船最常越界,這時就要施以驅逐射擊,而這也是第一線據點哨兵的日常勤務。
驅逐使用的50機槍,其陣地內有水泥式固定槍架,因此射擊時極為穩定。剛上島時大家對於機槍操作不熟悉,按扳機連放會時長時短,但最後每人都能練到精準的三發連放技術。一般狀況下,哨兵發現船隻越界,便可即時射擊,射擊時瞄準船首前方50公尺,多次連放警告,見其遠離後再通知總機回報戰情室。有時則是由觀測所發覺,直接下電話命令通知臨近據點射擊。金門春天多霧,連續多日的霧氣,是站哨時最怕的光景。霧季因水氣的關係,漁船馬達聲飄忽不定,常會誤判距離,突然間霧氣一散,驚見船隻近在咫尺,這就練就哨兵們反射性跳上機槍陣地,瞬間對空鳴槍的功夫。
在大膽島的前半段時間均以50重機槍驅逐,中段以後不知何故通知改用57輕機槍。之後大概兩岸關係趨向緩和吧,直至下島前突然通知僅能用步槍射擊驅逐。
這次上島志工行,在北05心戰牆前,見到廈門觀光船一艘艘從鼓浪嶼方向一路前行,通過北03據點前海域,到達北05再折返回航。遙想當年,這不知會打掉多少50機槍彈啊!
播音喇叭,浪跡天涯
當年兩岸除了槍砲武器的對峙,透過空氣傳播的心理戰也是不間歇的。在南山大膽播音站的二位女播音員,每天都會向對岸心戰喊話:「親愛的共軍指戰員弟兄們,……」對岸則以:「親愛的國民黨軍弟兄們,……」回應,當中還會夾雜著一些時事報導。音樂、歌曲,也是兩岸空氣戰中不可或缺的利器;除了迷人的鄧麗君歌曲外,記得最常放的曲子,是陳淑樺的「浪跡天涯」專輯:「浩浩的江海在呼喚,呼喚迷失的水;高高的山嶺在等待,等待飄零的雪;……流浪的人兒流浪的你,迷失在何方;流浪的人兒流浪的你,重回到我身旁……」。退伍後,每每聽到這專輯內的曲子,就會不禁想起在大膽島的日子,直到今日。
北山國旗臺,本身即為大型的播音喇叭,喇叭前下方即為北03。面對廈門港方向,每天不知多少分貝的喇叭聲,就這樣大喇喇的從北03穿心而過,每天只有中午以及晚上,關閉陣地就寢休息時間才會停機,長期下來就造成聽力的損傷。再加上有一陣子在島上密集打靶,擔任靶場指揮官,多天下來,耳膜也被轟炸得差不多了。多重因素的傷害,退伍後到現在,高頻的耳鳴聲始終陪伴著我,一天二十四小時從不間斷,造成無法聽清楚輕聲細語,偶而做事時無法專注等後遺症。
連狗兒也不愛的北03
狗是人類忠心的伙伴,在大膽島更是夜間哨兵保命的好弟兄。當時北山並無掛軍階的軍犬,但每個據點多則三、四隻土狗,少則一隻。據點狗弟兄大多是從上個部隊原據點交接,有的則是移防時從烈嶼偷渡夾帶上島的。剛上島時,北03並沒有狗,指揮官到據點巡視後,大概覺得北03位置很重要,不容差錯,就從南山不知那一個據點,調了一隻大白狗過來。結果是隻懷孕的母狗,沒多久就生了一窩,養在我的寢室內。小狗稍大一點,南山原據點就要回了幾隻;晚上南山過來的查哨長官,看到又陸續抱走了幾隻,最後仍獨留母狗。
有一天這隻母狗突然不告而別,據說牠穿過中央沙灘,跑回原據點了,北03最後還是落到一隻狗也沒有。我猜是心戰喇叭聲量太大了,連聽覺那麼靈敏的狗兒也無法承受,難怪剛上島到各據點查哨,眾據點都有狗狗,唯獨北03從缺。
夜哨利器,燈鏡雙寶
前面提到在大膽第一晚使用星光夜視鏡的經驗,夜視鏡是放大物體表面的反射光,在全黑無月光的晚上效果有限,但至少是當時夜間站哨的第二隻鷹眼。上島後不到一個月,第一線據點分配到手提探照燈,讓夜哨勤務增添了利器。
軍規的手提探照燈,效果實在驚人,它的光束集中,可直射到金廈水道的半程,約一兩公里遠。探照燈光射到沙灘上,被照到處如同白晝,但如同電影常見越獄畫面,逃犯躲在白圈圈外,還是看不到身影,因此使用時仍要前後左右來回掃視,才不致遺漏。有了探照燈後,對岸蛙人的活動似乎有所減少,但也或許是哨兵增添了信心,晚上回報有狀況的情形因此大幅減少探照燈使用的電力驚人,長期使用很快就會耗掉電池,剛使用時大家都很好奇,每個人上哨時都給它照個兩三下,但往往下半夜就沒電了。使用後,隔天要充上大半天的電才能應付晚上的勤務,在當時以柴油發電的大膽島,電力實在珍貴。後來士兵們使用上就較為謹慎,以免危急時碰上探照燈沒電,就如同廢鐵。
據點戰備防護
第一線離島對於戰備要求特別嚴謹,島上隨時可以看到「獨立作戰,自力更生,堅持到底,死裡求生」的標語,上島沒多久就深深的體會這句話的重要。部隊上島第一週後,指揮官就到各據點親自督導每位官兵投擲手榴彈實彈,另外視察每人就位負責的防護射口,實彈射擊海邊的人形靶。我的寢室即為一獨立碉堡,床頭下方有個小木架,上面放置四個已開封的手榴彈,後來看看實在睡不安穩,就將它移至床尾;床旁S腰帶隨時掛上多個塞滿實彈的彈匣;床頭旁即射口,射口鐵板一拉,即可對外頭沙灘射擊。若半夜有戰事發生,在床上一翻身,即可立即就戰鬥位置。在大膽島彈藥非常充足,每個據點內均有多個小彈藥庫。
島上每月一次的防護射擊,也是大膽人難忘的回憶。在清晨天未明前,全島各射口同一時間對準海邊或海上預定目標,進行十餘分鐘的不間斷射擊,此時全島槍聲四起。機槍彈在兩兩據點前形成交錯火網,但見曳光彈交錯而過,煞是好看。防護射擊不僅模擬戰場實況,最重要的也練就了戰士們的膽識。北03多個射口面對廈門港,拿起機、步槍對著廈門港方向開槍,也是人生值得回味的趣事。
火炮射擊也是戰備操演的一環。島上火炮射擊分兩種,一種是砲兵火炮,主要是155砲或90砲,都掩避在砲陣地內。北03旁有一砲兵陣地,直對廈門島,不管角度如何調整,一發砲就會飛進對岸島上,所以這個砲班都要回到南山其他砲陣地進行實彈射擊操演。(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