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秋金針花
立秋後,海拔900公尺以上的赤科山,山嵐瀰漫著山頭,充溢著涼意。俗稱一日美人的金針花,等待日出天光照耀,早上隨著陽光照射開花,傍晚隨夕陽緩落,枯萎;逝去者豈是如花歲月?維持一天的芳華。山上綿延數公里的金縷花毯,搭著天邊的雲朵成群結伴嬉遊,由這山繞過那山,幾戶紅瓦白牆人家,錯落迂迴的山谷中,如詩如畫構成一幅自在的秋收喜樂。一個浮光世界,虛幻又真切,照耀我們前程去路,於車輪旋轉和車身搖晃間,滿山遍野的金針花,深淺顏色綻放山野。
以人工分批一株株植下,盛開中的金黃彩衣,為觀賞用金針花。較淡帶有青綠的金針花為食用金針,美麗的風光中,不時出現採金針花苞的婦人,頭戴斗笠,手穿袖套,多以布巾將臉部裹住,防秋陽的曝曬。動作俐落熟練的身手,如蝴蝶穿梭在金針花海,為這片壯闊的山景增添美麗,營造淘金之夢的山谷,繁華又帶著最後輝煌,夕日霞光是令人心顫的色調啊!
走進汪家古厝裡,佈滿碎石的院埕不算大,男主人張開黑網準備曬金針的前置作業,經過硫磺蒸煮的金針花,躺在黑網裡更顯金色耀眼。主人抬頭看看天空,研判在山嵐霧氣繚繞中,秋陽可否持續發威?豔陽才能曬出品質好的金針,為了滿足旅人鏡頭下的張力,這位全台網紅的阿伯,熱情、幽默、賣力演出一場曬金針秀;先在黑網上均勻的灑落,忽而爬著梯子往屋頂上來回踱步灑落,身形矯健,雙手俐落,隨著身形移動,光與影子,照見灑落的金燦燦花瓣,於落下的霎那,此起彼落的喀嚓聲,不絕於耳。阿伯拿起竹掃帚在屋頂上飛舞,身形消瘦背光剪影之下,是另類哈利波特版嗎?滿足了在場所有人的鏡頭需求。紫外線強的秋陽,曬得阿伯一臉紅潤,幽默地與旅人一席對話,滿足的笑聲迴盪在山脈之中。
汪家古宅矗立在赤柯山已有半世紀之久,當年因嘉義八七水災農田慘遭摧毀,汪家長輩遷居後山開墾,篳路藍縷、山區運輸不便,古宅興建時,屋頂以茅油氈紙取代屋瓦,為解決曬金針場地不足的困境,茅油氈屋頂卻成為曬金針日照充足的最佳場地。赤柯山因高海拔氣候宜人,金針喜愛濕冷的植物屬性,於是越來越多的花農仿效種植,群聚效應成了全台最大的金針花產區。誰知半世紀之後,茅油氈紙屋頂曬秋,成了古厝屋頂的代言人,真是當初祖輩始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