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我的考驗 ──幼年預備起的考試

發布日期:
作者: 宋明理雪。
點閱率:727

 當我接到同儕邀約飯局,慶祝其晚輩考取某待遇佳的工作職位,著實替這位晚輩感到高興,因為他實在是「求仁得仁」,這場考試是他幼年開始即下定決心的重要考試。回想尚在幼兒園年紀的他,滿臉的稚氣,已經能很有信心的對眾親友說,他長大以後要考XX;現在他長大了,順利在大學畢業之後第一年就考取令人豔羨的工作,並有一位門當戶對的婚戀對象,儼然人生勝利組。
 晚輩的故事讓我想起,出生於丹麥哥本哈根的神、哲學家祈克果。1840年,他完成學位考試、同年向女友維珍妮.奧遜(Regine Olsen)求婚,並於1841年取得在其他學系等同博士的哲學碩士學位。然而,因為他憂鬱的個性,不久卻解除婚約,終身寫作、研究學問。
 從祈克果中文譯本的日記和書籍中發現,他放棄走入婚姻的最主要原因,是不希望自己未來成為一個庸才,為讓母親和妻子得世間榮耀,而變成勞碌賺錢的老年男子。他不惜離開未婚妻,逃避這種世俗的命運,最終成為對這個世界保留敏銳觀察的思想家。他的有神論「存在主義」,成為西洋哲學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反觀晚輩,從幼年起準備其職業考試,盡早考取進入夢寐以求的職場,他長期的準備,加上直系長輩對他的期許督促,不知費了多少艱辛歷程,如此善果實乃他所應得。當眾人慶祝他風光考取時,少有人看到他背後付出的努力與艱辛。
 每一個人在不同階段奮鬥,許多參加國考或各種職業考試的人,最後,只能務實、選擇一個退而求其次,自己沒有很討厭,卻還能做得來的工作,或許這也其實是不錯的結局。有的人考了三、五年;甚至六到十年的證照考試,這些都是每個「個人」的選擇。齊克果思想成熟的晚年,曾出版兩本書《撫心自問》(For Self-examination 1851) 、《你自己判斷吧》(Judge for Yourselves! 1876)。從他的視野看來,每個獨立的「個人」,一生都要真誠的面對自己,所以,所有的考試也都是自己想要去考的,後果都要自己負責,也等於是自我的考驗哩!
 古人寒窗苦讀,現代人是飢餓酷熱苦讀。因沒賺錢給家裡,用餐時間不好意思出去吃家人煮好的飯菜,在房間也不好意思開冷氣耗電,兩、三年之後才考取者很多。等晚輩進了職場之後,一定很快發現,這又是另一場考試的開始。生而為人能供養家人溫飽,已屬不易,若能像祈克果這般看淡世間榮華,一心向道成就學術理想者,乃世間少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