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之旅

發布日期:
作者: 宋磊。
點閱率:971

金門,向來占據重要的戰略地位,地理上劃分大、小金門及周邊附屬島嶼,今年四月之初,懷著探索的心前來旅遊,這趟金門之旅不光是要欣賞戰地風光,緬懷先賢前輩走過的土地,想必會有一番風味兒。
在國共對峙年代,金門地區恰為「戰地前線」,不但有高達數十萬國軍弟兄鎮守前線,早年的金門更沒有開放觀光,因此地理環境上受到的破壞甚少,因此保留許多自然美景。如今在兩岸情勢較為和緩之際,又適逢金門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無論是台灣遊客、大陸遊客或其他國家的遊客,金門島上早已沒有當年濃厚的煙硝味,取而代之的是一般金門風情與活絡的經濟樣貌。
將近3周的金門之旅,筆者連同家人幾乎走遍金門全島,著名的太武山上的「毋忘在莒」文字震撼人心,823戰史館、古寧頭戰史館、湖井頭戰史館、翟山坑道、勇士堡等地作者依序參觀,不但深刻了解戰爭無情的摧殘,戰史館內的文字記載透露出當年艱辛的戰況,更有警惕世人戰火無情的意味。
在深刻感受戰爭的歷史後,島上著名的牛肉料理、貢糖等當地名產成為筆者胃囊中的最佳夥伴,來到金門除了享受戰地風情外,氣勢磅礡的風獅爺也成為欣賞的對象,據了解金門早年因伐木製鹽,加上戰火摧殘,金門島上林木消失殆盡,配合每年的東北季風,金門成為風沙環伺的島嶼,先人從泉州、漳州引入風獅爺作為避邪的信仰,如今風獅爺不但是金門當地特色信仰,更成為觀光客的目光,風獅爺更有性別之分,兩腳中間有葫蘆的為雄性風獅爺,雌性風獅爺則為持有彩球、彩帶作為標示。
前往金門西部的「水頭碼頭」則為小三通的門戶,也是踏上烈嶼島的唯一交通工具,烈嶼雖然距離金門相當的近,最大的不同在於烈嶼的吉祥物為「風雞」,傳說風雞能夠陣風煞、保平安、剋蟻害,在當地人虔誠的信仰中成為心靈支柱。
相較於大金門有著名的「翟山坑道」,小金門也有提供部隊卸載裝備的「九宮坑道」,由於內部坑道長達790公尺,最寬之處有15公尺,規模上比翟山坑道更大,也是早年小金門運補的唯一通道。
讓筆者最為印象深刻的是,位於湖井頭戰史館內的文件陳設,赫然發現仍保留著外公當年隸屬的部隊番號軍旗(陸軍步兵第92師),除證明外公曾在823期間於前線保衛國家,早年血跡斑斑的歷史再度為兩岸寫下最深的印記。
在告別短暫的金門行後,我認為當年的戰亂情景無須重現,兩岸維持和平才是務實之舉,當年前線官兵的血汗之水成為滋養金門土地的養分,他們的無私奉獻為兩岸關係做出最大的貢獻與犧牲,我始終認為維持和平應是兩岸的最高原則,更不希望當年的戰亂再度於今日重演!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