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的菜刀

發布日期:
作者: 蔡明裕。
點閱率:3,076

台灣製造的菜刀,大部份用南部大港口人家拆船後,所得的一些鐵材,和少量的鋼材,來做為原料。早期都是二個人把風火爐煉紅的鐵材,一人一手用鐵夾夾住煉成炙紅的鐵材,放在鐵砧上一手舉小鐵鎚,和對面雙手舉大鐵鎚的師傅,一上一下有節奏的把炙紅的鐵材打成刀形,還要第二次的煉成炙紅,和一起煉成炙紅的鋼片,夾入剝開的刀口內,再打成密合狀的刀形,再經過加工成為平滑鋒利的菜刀。
金門的菜刀都是使用八二三炮戰期間,人民解放軍砲擊金門的砲彈彈片、彈頭所製造,因菜刀鋒利耐用而著名,又稱砲彈鋼刀,金門菜刀是金門縣的特產之一。
一顆砲彈可以製成五十把左右的菜刀,1958年至1979年之間,解放軍使用榴彈和砲宣彈砲擊金門;20年間有超過100萬枚砲彈落在金門。砲擊前期使用會爆炸的榴彈;後期則使用不會爆炸的砲宣彈,因此這些砲彈至今尚未用完。金門菜刀的主要材料是這兩種炸彈。
早年到金門當兵的中華民國國軍返回台灣時,常會帶上幾把作為紀念;在小三通後,金門菜刀亦成了中國大陸觀光客爭相搶購的紀念品。可見菜刀很具有紀念價值。金門的菜刀台灣的菜刀,雖然都已半機械化製造,過程總是要鍛鍊成炙熱火紅,要用人工去打造,而噴起的無數紅鐵削!會噴到打造人只穿內衣的地方,或其他赤裸的部位,而有微痛感!他們都忍受著,可見製造菜刀的辛苦。
台灣菜刀是刀口加入一片鋼,刀口磨久就不利了,金門菜刀是整支菜刀都是鋼材,磨久就都是利的,而且不易生銹,台灣菜刀就像大船雖然有跑遍過世界的經歷,但是沒實際去體會到各國的真正情形;金門菜刀那是有經歷戰爭的血淚史,而且是深深的烙印在當時人民的心裡,金門菜刀是有體會悲慘歷史背景的。就像金門人經過八二三炮戰的洗禮,變得更堅強,好像整支刀都是鋼質的金門菜刀耐用好切,那樣讓人感動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