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秤的兩端

發布日期:
作者: 林佳樺。
點閱率:1,290
字型大小:

交換的觀念,是母親教的──把飯吃光有糖果,不要和姐姐吵架就有新衣,原始的、以物易物,向來是長輩要子女乖、順從訓誨的法寶,一代代,償還無盡了。我蛀牙多,常被父親禁食甜品;排行老二,穿著姐姐不合身的舊衣,母親提出的條件,畫面、氣味相當誘人,重視男丁的父母盡心費力地照顧剛出生的弟弟,他們的手輕撫我的瀏海,說「要乖」,以實質的糖與衣物取代溫暖的擁抱。
母親開出的條件漸漸沉重了。父親胃疾開刀,她無力照顧三子,在疼愛長女、重視兒子的觀念下,四歲多時,無預警地將我送往鄉下外婆家,給予的補償,是重返這間屋子時,我將擁有屬於自己的房間。我雖年幼,隱隱覺得親子間,彷彿商場議價。
那時以為,交換都是你情我願,如同交換禮物,付出多少,等值回報,過程歡騰和樂;隱約明瞭「次女」,在家中地位是其次。
在外婆家,我努力適應沒有漫畫書、少同齡玩伴、不能上幼稚園的陌生僻鄉。每個月,父母探親,帶來《漫畫週刊》,叮囑若聽外婆的話,下次再帶另一本來。父母回鎮上的日子,我反覆翻著諸葛四郎如何打倒魔鬼黨,每每到了四郎面臨危難,故事線倏忽即斷。接下來主角怎麼了?疑問像勾子,勾著我內心許多懸念,只能自編劇情,等下個月父母帶來漫畫時,揭開謎底。
等待父母探視期間,我在腦中反覆細摹漫畫的畫面與對話,乖巧地幫外婆包藥、曬藥材;常存疑,我期待父母探望?或是較渴望看到漫畫劇情?確切知道的是,只要表現良好,一月一期的親子聚會將是溫馨美好。至少表面如此。
交與換,秤的兩端砝碼不等重,我學會等待。小一後回到父母家住,擁有自己的房間,在姐姐去外地唸大學前,未曾兌現。
升上國一,功課繁重,母親管制看電視時間。父親完全不管制,因為他直接沒收遙控器。我的紓壓良方,是週六晚間八點,收看台視《百戰天龍》,看主角馬蓋先,急中生智地用瑞士刀撂倒勁敵、突破重圍;用包裝口香糖的錫箔紙接引燒壞的保險絲,發動汽車。因為崇拜主角,我有數把瑞士刀;家中有次停電,我模仿主角,用青箭口香糖的錫箔包裝應急。戲劇與真實沒有一線之隔,它們被搬演得如此真,在黑摸摸的夜,我也非常馬蓋仙。不過,家中水管馬桶堵塞了,主角的任何方法都沒用,只能仰賴父親外出採買浴廁疏通劑。
母親與我交換看電視的條件--功課寫好、週考過均標、幫忙拖地洗碗;偶爾我向母親聊起親友八卦,如姐姐段考前偷看倪匡,胃不好的父親偷吃鳳梨酥,母親會撫著我的頭說「乖」,將電視延長十分鐘。
交換這些不算祕密的祕密,我與母親的距離近了些,那是在外婆家久住後,與母親間難得的親密。姐姐常罵我是抓耙仔,儘會告密;我只是想,在外久住,回到自家,因飲食、生活習性迥異,常有異物刺入肌膚的不適。我與家人,彼此都是異物,不再熟悉了,倘若有機會說些母親愛聽的事,享受被讚許,被撫頭,有什麼錯?我把母親讓位給姐弟許久了。
有天我做完功課與家事,母親仍在廚房擦拭流理台,沒有私事可分享時,母親與我是無話的,她很少問我上學、交友。距離馬蓋先播放常有一兩個小時,有個引她興趣的話題,可以贏得母親對我的關注。
「媽,爸剛出去了。」
「他去福利中心買東西,慢跑一下,等等就回來。」
「爸、爸……是去跳國標舞。」
父親年近半百時迷上國標舞,有個固定舞伴,母親不愛父親跳舞,她認為舞伴之間的肢體接觸太過親密;也曾自告奮勇和父親一同上課,終因律動感不好而放棄。舞池裡的儷影雙雙,敏感細膩的母親嗅出不妥,嚴禁父親學舞。母親多疑,直覺敏銳如針,父親只是笑母親多慮。
不學舞的父親常趁母親不在家時,偷偷在客廳穿上尖頭黑皮鞋,以足尖、腰臀,擺動每小節四拍的恰恰,滑著每小節三拍的華爾滋,或較激情奔放的倫巴、狐步,等母親摩托車引擎聲滑入門前騎樓,他趕緊關掉唱片,換上脫鞋,拿起報紙,回到平日只會碎念政府施政不當的中老年男人。母親的返家開門聲,是仙度瑞拉變回灰姑娘的午夜十二點鐘響,方才踏點、滑著或激情或紓緩律舞姿的紳士,如泡沫般消失。
父親又偷偷去習舞,我知道時已約莫兩週。供出父親祕密的那天是週六傍晚,當天下午母親外出時,父親拿著熨斗,仔細熨燙袖口略寬的白襯衫、帶點喇叭樣式剪裁的黑西褲,將頭髮梳理妥貼,在鏡前試衣,抿嘴、不露齒地笑,我能感受到他故作平靜下的雀躍,是瓶靜置的汽水,只要蓋子打開,「嗤──」地一聲,繃跳氣體就會外竄。
馬蓋先播到一半時,父親回來了,進門前,早已換好家常T恤與休閒褲。母親叫我們小孩繼續待在客廳看電視,大人有事要上樓處理。我開心地想尖叫,只不過說個父親的小祕密,換到如此優渥的回饋。那天影集,馬蓋先和搭檔處理一樁炸彈爆破案,運用酸鹹中和原理,讓即將燃爆的炸彈終止在倒數幾秒,我和姐姐同時喊出主角的口頭禪:「帥啊,老皮。」
那晚,遙控器和我們是自由的。我們轉到聞名已久卻無緣收看的《歡樂週末派》,隨著主持人張小燕、楊帆說笑。生平第一次,我是因為想睡覺,自動關掉電視,沒有大人催促。我和姐姐共用一房。上樓時,父母房間門檻底部透出暈黃光,我太睏了,關上門,將父母低低的說話聲擋在門外。
第二天早晨七點,固定喊人起床唸書的母聲,卻是靜悄悄。我醒來時已近中午,父親如常在客廳看報,姐姐出門補習,弟弟在餐桌上寫功課。父親示意桌上地瓜稀飯和煎蛋就是午餐。這是母親有事外出,輪到父親掌廚時的粗食,簡單平淡,和他跳舞時的華麗不同。
下午姐姐回家,把正在午睡的我搖醒:「抓耙仔,你闖禍了。」姐姐說母親剛從外婆家回來,吵著要回外婆家久住,肇因我洩露父親跳舞的事。我委屈,只不過說了實話;父親學舞縱有隱瞞,好好地向母親解釋,何必鬧到離家呢?「媽說,爸破壞了夫妻間的信任感,兩人心靈、興趣已不相通。」姐姐說。原來常要父親通水管、通馬桶的母親,極度渴望與人心靈相通,而我,動搖了她的世界。
姐姐嚴厲警告,有些實話不能說,她也知道父親私下學舞,有個固定舞伴,但她將祕密縫在心底。我抗議不公,姐姐和父母相處較久,知道什麼話題是禁忌,知道怎麼當他們定義的乖小孩。姐姐斥責我,總把自己做的錯事,和被送到外婆家的事綁在一起,好像如此,生命才悲壯的有意義,做錯了事,才有個能被原諒的出口。姐姐要我鬆綁,放了自己,不要老是流條黏呼呼的鼻涕。
幾天後,父親將母親接回,家中平靜許多,我細觀他們兩人相處的神色、互動,每晚父母睡著後,我趴伏在大人房外門檻下隙縫,傾聽房內無聲,每顆塵埃都靜默,再躡著手腳就寢。那陣子,我入睡前翻身去的時間,比睡著時更久。
母親之後偶爾問起,最近家人、朋友有沒有什麼事?她不會向別人洩露。我想起姐姐的告誡,將可以出口的話縮到很小,縮在一只勒緊的咽喉裡。
幾個月後,幫忙出清家中舊衣,母親打開她的檜木衣櫃最底層抽屜,有包透明塑膠袋,裝著乾淨燙平、袖口略寬的白襯衫,及喇叭樣式西褲;洗衣店標籤未撕,父親交出了植念已久的嗜好,換取家中的平靜。
母親拍了拍舞衣,像在回味她與父親的共舞,拍著拍著,音感不好的母親把節奏、旋律都拍散了,一個對折,好看的衣裳剪裁、俐落的縫邊都不見了。我發呆時,母親回頭問,漫畫還要嗎?我愣了一下,幾本漫畫擺得整齊,在抽屜底,彷彿是做為舞蹈衣物與其它衣物的隔板,大約是買了,但我已回到自家,父母忘了帶給我的諸葛四郎。我一度緊密跟隨的情節遺忘泰半了,倒想起羅大佑曾唱著「諸葛四郎與魔鬼黨,到底誰搶走那隻寶劍。」漫畫旁,有兩捲自己買的馬蓋先海報,我著迷的偶像,也被收在櫃子裡。
我點點頭,抱走了童年及中學的夢。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