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烤樂
白鹿颱風前腳剛踏出,嬌嫩的陽光就出來露臉,因颱風侵襲關了一整日都沒敢出門,這時颱風已遠去,想飛想外放的心正蠢蠢欲動著。
同學群組裡有人PO他們社區在窯烤手作麵包,免費教授土司、牛角、小餐包,看得我心癢癢的,遂在群組裡呼應一同報名趨車前往。
這是一場親子同樂的手作課程,講師在台上賣力的講解天然酵母的製作過程,及它的種種好處,他也說窯烤的樹木不是隨處撿拾的樹枝即可,要採用龍眼樹的木頭放在窯洞裡燒,才能烤出香氣特殊的窯烤麵包。
小孩子們拿著擀麵棍有模有樣學著大人們把柔軟的麵(米團)擀平,擀成長條,擀成薄片,再放入百香果干,葡萄乾及當今時節盛產的火龍果,老師在講台上說著餡料別放太多,避免溢出來,破壞麵包外觀的美感,奈何粗手粗腳的我們早已一把抓起過多的火龍果,只好再輕輕的拾起多餘的餡料,避免發生「爆料」事件,造成烤好的麵包奇形怪狀外觀不佳。
小孩子們在製作過程中玩得不亦樂乎,一旁的大人也沒閒著,總是談天說地亂亂聊。社區的主委還熱心的拿出卡拉OK點歌本請我們點歌一同歡唱,我順手翻開這厚重的點歌本,好多新歌啊!都是我這LKK的人類聽所未聽,聞所未聞,只好認真在歌本中尋找歲月的蛛絲馬跡,看看有無熟悉的老歌,終於看到了一首我會唱又應景且歡樂的歌曲--施孝榮的拜訪春天:
「那年我們來到小小的山巔/有雨細細濃濃的山巔/你飛散髮成春天/我們就走進意象深深的詩篇……」。
隨著音樂揚起,我輕輕的唱起這首百聽不厭的歌曲,像這首歌詞中所訴說的,我現在正在拜訪春天,只是這春天並非真正的時令季節,而是颱風過後,出外放飛,與同學們哈拉,及參加手作窯烤快樂如春的心情。
一場社區手作窯烤活動,聯繫了三家人的情感,更延伸了下一代的情誼。平常周一至周五的上班日,大家都各自在不同工作崗位上認真著、忙碌著,假日裡偶爾藉著這種社區活動,帶著彼此的小孩子一同歡樂,不僅維繫了上一代的情感,下一代也因彼此近距離的接觸,而更加瞭解,讓兩代間的情誼像雨絲萬線拉了更長更遠了,這不也是社區營造的最佳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