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歲囉
吃過晚飯後,大伙兒在客廳閒聊。女兒聽著外面寒風不時敲打門窗,突然冒出一段話:「去年此時也是冷得凍骨,可是哥傳來一則line,暖呼呼的抹茶湯圓,幫我把寒氣都趕跑了。」
聽她這麼一說,我才想起去年冬至時,出門工作的老爺子和在外求學的女兒都回不來,只剩下兒子與我顧家。那天的東北季風也是像現在一樣,囂張跋扈的猛撞窗櫺,匡啷匡啷巨響,讓人直想躲進被窩,一動也不想動。
可是兒子突然嘴饞想吃湯圓,想想離冬至也沒幾天,揀日不如撞日,提早暖冬添歲也不錯呀,所以頂著強烈寒流到連鎖超市採買湯圓、花生、圓仔,回家煮鍋熱湯,暖胃也暖歲。
俗話說:「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冬至大節有過年意味,吃過冬至湯圓就算添了一歲。所以即便家人無法團圓圍桌,拍張照,傳出去,分享美食也傳遞溫情,提醒在外辛苦奮鬥的親人,家裡有人惦記著你,那冒著煙的熱湯圓,雖然喝不著吃不到,思念與祝福卻已送到。
今年女兒學成返家,終於能夠安然在家過節了,所以我特地陪她去大賣場挑選湯圓,準備冬至大啖美食共度佳節。看著冰櫃裡琳瑯滿目的各式湯圓,女兒看傻了,不知道該挑什麼,我則很自然地先抓一盒抹茶口味(去年光看卻吃不到),再續拿芝麻、花生和幾包紅白小湯圓仔。想吃什麼,就下什麼,單吃也好,混搭也棒,在咬下糯米皮時才知道是黑的、黃的還是綠的,那也是種另類逸趣。就像人生,繽紛多彩,精采搭配,樂趣無窮。
《後漢書》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事,擇吉辰而後省事。」漢代官員為了慶賀「冬節」通通放假一天,可見古人對冬至節慶的重視。可惜現在,冬至雖然仍是國人重視民俗節日,卻只隨俗祭拜沒有放假,還好今年冬至落在假日,能讓許多遊子可以在家吃碗熱湯圓,那是多麼幸福美好的事啊。
一碗湯圓,到處可食,小吃店、路邊攤,庶民美食,隨手可買,隨時可煮。然而家人圍在一起喊燒(台語:ㄏㄚˋ ㄒㄧㄡ),一起添歲的感覺,吃起來就是特別有味道,也更能呼應「團圓」與「圓滿」寓意。
除了甜湯圓,我也愛吃鹹湯圓和炸湯圓,可是對紅、白小湯圓仔就興致缺缺,可能是因沒包餡沒味道。但是每逢冬至,我還是會買紅白圓仔摻和著煮,只因媽媽喜歡吃,老爺子也愛吃,所謂愛屋及烏,睹物思人吧,就連燉煮紅豆湯時,也會放個幾顆,色彩好看引人食慾,更有濃烈的思親情懷在加味加持。
小時候急著想快快長大,吃顆湯圓長大一歲,那多吃幾顆可以多長幾歲,孩童時期天真想法令人莞爾回味不已。長大了怕老太快,也怕腸胃消化不良,吃起湯圓斤斤計較,不敢一次吃太多,每個口味煮一兩顆,再跟孩子分著吃,你咬一半我吃一半,更添一分享食趣味,添歲添歡樂,也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