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環學童的西遊記
今年六月,卓環國小規劃了二年級學童參與一場小型的校外教學,我身為替代役也加入了這個活動。這個校外活動的「前菜」,預計是先來到烈嶼西方社區的嘉年華冰果室前,由熱心的地方人士先行介紹西方社區、高粱種植的相關知識;「主菜」則預計是實際前往田地,由學童親自種下種子;之後,按照計畫,就可以賦歌凱旋,享用學校廚房準備的大餐。
原本還擔心是否下雨掃興,結果當天天公不僅沒有「不作美」,還大方賜予了一個近期難得的晴空萬里。於是早上在學校川堂集合的時候,老師們只好再特別叮嚀著要帶水壺、要將水壺裡面的水裝滿,若有身體不適、疑似中暑的跡象也必需立刻告知同行師長。學童們異口同聲的說好,就非常興奮而有秩序的爬上校車,開開心心前往西方社區。
校車經過八達樓子,直開九井路,差不多就是西方社區,走進西方老街,楊主任、外師冉曼莎與學童們就在嘉年華冰果室前的陰影處席地而坐,負責開車的鍾木大哥、亞慧姊則先將校車駛回。即使氣溫逐漸升高,學童們依然興致高昂,有禮貌地跟前來解說這次活動的「家揚哥哥」問好,然後即是解說不同高粱的種類、農地裡「谷」跟「溝」的差別、高粱的生長期與收割期等資訊。也有掩不住興奮的學童,一邊聽,一邊已經把手邊水壺的水喝光了,直待楊主任再提起大水壺幫他加水,之後就走一小段路前往農地。
一旁的我負責拍照記錄,覺得太熱便拿出雨傘遮陽,應該是全島上最有防曬觀念的替代役了。
經過著名的彩繪牆還有廟宇戲臺旁,就在西口國小附近,是一片已經整地好的農地,長、寬約二十公尺。學童各領了一顆「寶貝球」,裡面有好幾顆高粱的種子,全部一字排開,學童們開心的用手指往農地戳、戳、戳,把一顆顆種子放入。有些學童手腳比較快,讓他們到陰影底下休息卻不肯,堅持還要跟著其他速度較慢的同學,一起在地上戳、戳、戳,然後一群人就一起戳。似乎,「戳」這個動作,隱含著宇宙間的大道理,直叫這些學童在陽光照射下依然不為所動。其他也有些熱情的地方人士,一併陪同學童們體驗這個難得的經驗。
日近中午,幸而「主菜」也差不多完成了。一位調皮的女學童昀加躲到我的傘下,然後其他幾位女學童,玥潼、瑋婷、盈穎、乙亘、曾熙、蘊桐、靜宜都擠到傘下,連平常最是乖巧的幸妤、心瑜也擠了過來。就是這麼剛好,傘的陰影剛好罩住他們十人,男學童也想擠進來但是馬上被擠開。有時候也想不通他們在幹嘛,一群人擠在一起不是更熱嗎。
快樂的大合照之後,原本以為學童們應當被曬到沒體力了,可是一聽到要加碼遊歷西方社區,他們就馬上快樂的走走跳跳,看廟、看古蹟、看建築。這道「甜點」加上去,約略半小時,才心滿意足的回到嘉年華冰果室。冰果室很體貼地提供了學童們涼快的白開水,他們一喝下去,再次恢復小孩本性。幾個小孩在店門口的長凳上你擠我擠。左邊擠進一位、右邊被擠出一位,右邊那位再回頭擠進去,擠阿擠,「男的、女的、胖的、瘦的,烏壓壓擠了一屋子。」
整個旅程有兩件事情值得額外一提。一是冉曼莎當時也差不多要離開卓環國小了,還記得去年聖誕節,二年級學童與冉曼莎一起佈置川堂,學童雖然聽不懂英語,但總是可以有很好的互動,這次旅程也是如此,也滿神奇的。其次就是,在「甜點」的時候,介紹到一口井,二年級學童們爭相圍繞著觀賞,有一位平常就大嗓門的男學童,因為看不到井就大聲喊了「讓開!」把他的同學們都嚇了一跳。身旁的我,立即反應喊了聲:「唉,這樣沒禮貌。」主任就走過來帶著那位男學童到一旁開導。畢竟,氣溫升高,不免讓人心裡也比較暴躁點,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年輕人終究還是年輕人,太衝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