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綿延不朽--卡瑞爾‧恰佩克︿不朽的貓﹀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慧文。
點閱率:1,764

︽我家的狗和貓︾是捷克文豪恰佩克於一九三三年出版的作品,距離現在已經有一、兩個世代了。那時候的人愛貓狗的心情或許和現在的人沒有多大差別,但養貓狗的方式卻和現在的人很不一樣,如今讀來頗有懷舊的意味。

︿不朽的貓﹀是本書的其中一篇,乍看題目,會以為又是一篇歌頌貓咪神秘尊貴氣質的文章,細讀之下,才知道說的是貓咪驚人的繁殖能力;現代都市中養的貓多半深居簡出,或是做了節育手術,就算配種繁殖,也大多只生一兩胎,所以飼主無從見識貓咪的「生產力」,這篇文章算是一個見證。

本文的寫作手法是充滿戲劇性的,內容卻十足是真實的。一般母貓一年分娩兩次,作者養的母貓普朵蓮卡卻分娩了四次,一年生了十七隻小貓;她死後,女兒普朵蓮卡二世繼承母親多產的體質,一年分娩三次,兩年內生了二十一隻小貓;接著是普朵蓮卡三世:::。

幾十隻品種、花色不一(因公貓不只一隻)的小貓咪,在家裡搖搖晃晃地走來走去,把檯燈從桌巾上拖下來,在鞋子裡小便,沿著人的褲管爬到腿上:::這種「貓咪世界」對愛貓人真不知該說是美夢、還是惡夢呢!

「然而光是養育小孩子並不夠,還必須安排他們有美好的未來才好」,雖然那時還沒有強烈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但作者顯然是個有責任感的飼主,他把貓咪當成自己的孩子,為了讓貓咪有更舒適的成長環境,每逢家貓分娩,就四處奔走,央求親友收留;他甚至半開玩笑地說道:「如果能夠保證可以至少接受二十一隻小貓,任何協會或組織,我都樂於加入。」

台灣地小人稠,加上某些飼主在不便繼續飼養寵物後,就放任他們變成流浪貓狗,造成嚴重的問題,所以「優生保健」已然成為現代飼主的共識。看了這篇文章,許多人也許會鬆一口氣地說:「幸好現在寵物結紮很方便:::」但愛貓成痴的我,倒不免有點欣羨,幻想著如果將來有錢有閒,到郊外買個大一點的房子,讓貓咪「自由發揮」那延續貓族不朽生命的能力,在那多采多姿的貓世界中,做個名副其實的「貓婆婆」,倒也是人生樂事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