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老兵刺槍隊「出征」的表白
連續三年,台南市常士班校友會的尾牙宴都以刺槍術操演暖場,這也是老兵刺槍隊成軍三年每年的重大任務,深感榮幸。
老兵刺槍隊的成員以退伍的常(領)士班為骨幹,他們也大多曾在體幹班受訓,和我都有操場上共同打拚的革命情感,或許這也是三年不離不散的原因之一。
第一年來尾牙宴,我們穿上各地校友捐款買的新護具亮相,除了「重裝」上陣令人「驚艷」之外,也有以操演共襄盛舉並表示感謝的意涵。
第二次參演,除了原有的基本刺槍、教習刺槍、應用刺槍之外,我們額外安排一場對刺實況,由退役的李憲平和現役的劉鎧鳴兩位體幹班捉對廝殺,因為不停錶不計槍,戰況緊湊,絕無冷場。刺槍隊的團體刺與對刺,殺聲震撼、熱情奔放、張力十足,的確發揮了暖場作用。
今年,在團體刺之外,也有對刺,只是方式有所調整,但其意涵更具多元,這也是本文表述的重點。
刺槍術是國軍的重點戰技,長年以來,從兵到將,幾乎無人不曾例外於訓練,它也堪稱是軍人的共同記憶與話題,想必也是台南市常士班校友會以之熱場的考量。
然而,絕大多數學過刺槍術的人卻難得有過對刺訓練與體驗,甚至軍旅期間並不曾見聞刺槍術對刺訓練與競賽,這種訓練上的「缺漏」也形成普遍對刺槍術的錯誤認知與偏見,以為刺槍術不能用、不管用。安排對刺就是為了讓人對刺槍術有更明確的認識。
今年,刺槍隊熱身時,在團體刺後先做了一輪「約束對刺」,操演後接著做三場「誘導對刺」,想必增加了對刺的曝光率。而在對刺時,更可以看出在步法上進退墊跺閃轉量取距離、在眼法上巧窺空隙、趁隙而入,在手法上雙手協力提領引帶、防刺相連,以及主動攻擊、連續攻擊旺盛的企圖心與勇猛頑強的戰鬥意志。此外,我持短棒做槍,以短對長,就是要藉此為「隨手取物就地取材、無物不是槍、化物皆為槍」再做驗證,令人體認只要把握要領,充分練習,熟能生巧,刺槍術不只是可戰能戰的戰技,更可靈活轉用作為強身防身的利器,由此進一步建立「刺槍術是軍民通用的戰技與國防體育運動」的認知,為推廣刺槍術、發揚槍道奠基造勢。
這次的台南市常士班校友會尾牙宴,參與刺槍術操演的人數雖然只有新俊、廣安、士中、國光與憲平五人(固定班底中傳銘、再榮、川強、鎧鳴都因工作任務無法參與,想必他們也感到遺憾。)但人少不減熱情與精彩,他們的投入可謂榮民的典範,更能做現役軍人學習的標竿。
任務結束,卸下護具,輕鬆上桌,把盞言歡,為年送舊迎新,祝福大家新年新氣象,平安喜樂過日子。謹此,特別感謝台南市常士班校友會的邀約,謝謝老兵刺槍隊的付出奉獻與陪伴,讓我們一起繼續為刺槍術發聲與發揚-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