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吃完年夜飯就等壓歲錢

發布日期:
作者: 黃鈴淇。
點閱率:1,651

除夕下午,在神前及公媽靈前準備牲禮祭品,年糕、春飯祭祖祀神來「辭年」,桌上並準備壓桌錢,意思是希望來年能夠發點財。

這一天,也要拜門口及地基主,用飯拜灶神、床母,門後則擺上二支連根帶葉的甘蔗,取意堅固家運吉利。

除夕夜晚上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一般稱為「圍爐」,圍爐的菜色相當考究,有幾樣菜是不可免的,如長年菜取其長壽、菜頭(蘿蔔)因與國語彩頭諧音,取意為好彩頭,其他如魚丸、肉丸都有團圓的意思,吃完年夜飯,長輩則齊聚一堂,分發壓歲錢,古時候壓歲錢,係用紅線穿綁百枚古錢,有長命百歲的意思。

圍爐後,圔家大小環坐爐邊笑談通宵,稱為守歲,此夜家中燈火通明,象徵光明遠景,拿了壓錢錢,小孩的名堂就多了,以前生活清苦的人家,好容易盼到微薄的壓歲錢,剛到手媽媽就來搜括,意思是要買鞋子、衣服、書包等等,剩下的一點小錢,男生就買買鞭炮,女生有的存起來,有的逛逛市集買買飾品。圍爐後,門前擺上裝有燃燒稻草的盆子,稻穗向家門,全家依序面向正廳魚貫而越,稱為「跳火盆」,跳的時候口中唸唸有詞,如「跳火盆」,飼豬過大船,過火氣,百般都不畏、「跳火城,輸輸跳到贏」,火熄了之後,將灰燼撒在身上,象徵祛霉運接新福,都是期待來年神明庇蔭,能夠事事如意,一帆風順。

金門的年節禮俗雖然繁瑣,卻都饒富趣味與取意吉祥納福之意。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