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奇人奇智

發布日期:
作者: 葉有仁。
點閱率:1,226
字型大小:

一、孔夫子運智滅火

  春秋時代,有一天魯國人燒焚大水澤岸的草莽,其時適起北風,火勢浩烈而隨風南引,眼看很有危及國都的可能。

魯哀公彌感到情勢危急,準備自率士眾,親往撲大火,然則大家都在逐獵由火焚澤草而奔逃的獸群,甚至左右都沒有人了,哀公雖然氣憤,卻又無計可施,於是急召孔子來,告以此事並詢高見。

孔子說:「逐獵野獸,是樂事而不受罰;奮身救火,是苦事而又無實賞;看情形,這場大火是不易撲滅呀!」

哀公說:「你講得對,可是,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孔子答道:「現在事態嚴重,是來不及行賞了。救火的人如果一律給賞,傾全國所有也不足以盡賞救火者。權宜之計,不如改以行罰好了。」

哀公就循著這個意見,馬上下令說:「凡不救火的人,比照降敵的罪行議處;逐獵野獸的人,比照擅闖禁地的罪名處罰。」

命令下頒,那些逐獵的人立即回頭奮身救火,這命令還沒有傳遍每一個獵者,大火已被撲滅了。

二、徐敬業火中急智

  徐敬業,少年時即有勇名,及長,從父徐勣征伐,立下很大的功勞,襲英國公爵位。後來與唐之奇、杜求仁、駱賓王等起兵討武瞿,事垂汗青。

徐敬業十多歲的時候,已很能射擊。有一次,跟他的父親徐勣去打獵。敬業單騎進入叢林找尋野獸,忽然看見四面都起了大火。火勢很烈,敬業知道沒有地方可以躲避,便當機立斷,馬上將自己的馬匹撲殺,剖開馬腹,掏出馬腸等物,自己伏臥到裡面去。

火災過後,徐勣奔騎來尋,只見敬業渾身是血,從馬腹中躍出來。徐勣非常驚異他的處變保身的才智。

三、竇建德智殺盜匪

  竇建德,隋時的漳南人,宇文化及弒煬帝,建德討誅之,被越王侗封為夏王。後王世廢侗,建德遂稱帝,國號夏。入唐,敗於秦王李世民。

竇建德在尚未顯貴的時候,一天的夜裡,來了一批強盜要打劫他的家,建德知道了,站貼在門扇後面,伺機揮刀,一連就殺了三個入室的強盜。

其餘的強盜知道事態不妙,便龜縮不進,聲言不進去了,卻要建德將那三具屍首還給他們。建德說:「也好,你們就扔一根繩子進來,我把他們綁在繩子上,還給你們。」強盜便將繩子擲進來,這時建德便將自己綁在繩子上讓他們拖了出去。等拖近那批強盜,建德馬上從地上躍起,揮刀格殺,竟又砍到了許多強盜。

由此一事,更多的人知道了英雄人物竇建德。

四、曾國藩誘斬叛逆

  曾國藩,清湘鄉人,字伯涵,號滌生,道光進士。以湘勇滅太平軍,封毅勇侯,為同治中興功臣第一,可謂為歷史上的儒將。他雖軍事倥傯,而仍不失東山從容之雅,每日午後,必與薛叔耘圍棋一局。

有一天,正在奕棋,有告密者,謂某統領馬上就要叛變,問其人,即統領屬司也。曾氏怒道:「你誣告上官叛變,罪當死!」說罷便下令斬告密者,而圍棋如故。過了一會,某統領前來稱謝,曾氏召他入內,某頓首說:「幸公知我,否則不堪設想了。」曾氏頓變顏色,命左右馬上推出斬首。當時幕僚皆為勸諫說:「若說某統領真有反叔事,則何以殺告密者?既殺了告密者,則統領又有何罪可說?」曾氏說:「這事不是你們所能知道的。」急命斬首畢,然後解釋:「原來,某統領本是捻匪投誠過來的,早有二心,那告密的說他反叛,情必屬實。可是,要不是斬了告密者,某統領馬上就會叛變,故只好殺告密而誘之前來,這樣才能擒而正法。」說得僚屬大為歎服。

五、陸雲調查無頭案

  晉朝時候,陸雲做浚儀縣令,政風十分嚴肅。當時,城中有一個中年男子被殺,查不出兇手,大家對這樁命案無法查明解決。

陸雲在查明死者不大可能是被仇殺之後,便立刻將死者的妻子拘捕關進牢裡。過了十天,也不審問她,便突然把她釋放了。

而陸雲卻暗中派人,化裝穿便衣,監視這位婦人的去向,見她被釋放後便走出城去,在將近十里遠的路上,和另外一個男子交談。便馬上捉囚那男子,加以審問。果然問出,原來他們相姦了很久,而那女的丈夫是他們共同設法陷害的。那男的並供認出,說是托人在縣署中打聽,知道這女人無罪被釋放時,非常高興,但又怕在城裡見面會惹人注意,所以便約好在城外遠處相見,不料會被查了出來。

這件案子馬上真相大白,傳遍了全縣,大都佩服陸雲的精明能幹。

六、曹克明智驗毒藥

  宋興宗的時候,曹克明、官獻桂等,出任西南十州的都巡檢。

他們到了蠻荒地區,蠻人呈上一瓶藥,說:「這藥專治刀傷,凡是中箭的,用它來敷塗,傷口立刻就好。」

克明說:「怎樣可以試驗呢?」

蠻人說:「這藥既然是醫人的,應當用人來試驗。」說著,拿來一根箭,在獻藥者的大腿上刺了一下,然後將藥敷在傷口上。

那蠻人立刻死了。

七、吳稚暉誘盜就計

  已故的黨國要人吳稚暉先生,在巴黎時,曾經從銀行攜帶巨款回宿舍,路上遇到強盜。

先生從容對強盜說:「這筆款子是奉主人之命,送到他朋友那兒去的,如果你全部拿了去,我回去就無法交帳,而且沒有證據,主人不會相信,還是請你幫個忙,在我衣角上留幾個彈痕,好不好?」

強盜認為也對,便連開數槍,衣服上彈痕累累,最後,再開一槍時,才發現子彈用光了,不禁一驚。

吳先生知道那強盜空手打不過他,便向強盜擺擺手,從容帶著款子離去。

八、包龍圖查牛舌案

  宋代的包拯,是一位極能判斷案子的清官。

有一天,一個鄉下人來告狀說,家裡一條耕牛被人家割掉了舌頭,但不知道是誰,請他查明究辦。

這是一樁毫無線索的案子,包拯略為一想,便叫人回家將那牛殺了賣肉(在當時,殺牛賣肉是犯法的)。

那鄉下人照著他的話去做了,不久,有另外一個人來告狀,說有人私宰耕牛賣肉,請他法辦。

包拯衝那告狀的問道:「你為什麼要割掉人家耕牛的舌頭呢?」

那告狀的人一時語塞,十分吃驚,只好認出,說牛舌的確是他偷割掉的,他佩服包拯的神明,並自行認罪。

九、李世民邀飲駙馬

  唐時,薛萬徹匹配平陽公主,有人報告唐太宗說:「薛駙馬沒有甚麼才氣,因此公主很看不起他,已經有好幾個月,不和他生活在一起了。」太宗聽罷,大笑起來,立即叫人預備酒席,召集各女婿宴飲。

當各女婿到來的時候,太宗僅只和薛萬徹談笑,頻頻稱讚他的優點,並且邀他比賽奪長矛。太宗說,要是薛萬徹在這場比賽中得勝的話,就可以贏得他的佩刀。於是,比賽了一陣,太宗詐輸,且將身上的佩刀解下來,親為薛萬徹佩上,大家喝罷了酒,盡歡而散。

在薛萬徹正要準備上馬離去時,平陽公主喚住了他,要他過去,兩人同坐車子回去。從這時候起,他倆夫婦的感情,比剛結婚的時候還要好。

十、鄭子產辨別哭聲

  春秋時代,鄭國的執政大臣子產,有一天在早上駕車外出,路過一條小巷子,忽然聽到一位婦人的哭聲。他乃命車子停下來,好仔細的諦聽,他聽了好一會,立刻命人將那婦人逮捕,並加以審問,結果,給問了出來,原來那位婦人正就是絞殺親夫的兇手,子產便將她依法治罪了。

幾天以後,有人問子產,怎會知道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呢?子產解釋說,我細辨那婦人的哭聲,帶著大量的恐懼成分。按情理說,人對他的親人,他病倒了,就該憂愁。他將死時,就會感到恐懼,他已經死了,就會很哀痛才對。而這個婦人哭她已死的丈夫,那聲音,帶著大量恐懼而並無哀慟的成分,所以,我判斷她是有姦情的。

子產一番話,聽者大為佩服。

十一、漢李廣百騎卻敵

  漢景帝時候,李廣做著西北國境線上數郡的太守。他輾轉的在隴西、上郡、北地、雁門、代郡、雲中等地作地方官,主要是防匈奴南侵。

有一次,李帶一百人巡邊境時,驟然遇上了匈奴南侵的部隊數千人。李廣的部下都慌了,要想逃走,但是,李廣認為距離已近,逃不掉。他故作安閑,命兵士解鞍休息;匈奴大軍以為這是漢軍誘敵的部隊,不敢輕進;便將全軍屯在山區戒備。李廣則帶了一騎巡進,乘機突出,射殺了匈奴人中一位騎白馬的將軍。到了夜間,匈奴兵忌憚了,恐被漢兵伏擊,數千人就連夜退卻。

十二、販馬者智請伯樂

  有人要賣掉自己的駿馬,將它牽到市場去,一直等了三天的早上,還是沒有法子將馬匹賣掉。

他焦急之餘,只好去拜會以識馬聞名於世的伯樂,說:「我有一匹好馬,想將它賣了,可是在街上站了三天早上,沒有一個人來問價錢的。若能勞駕前來看看,裝作對我的馬匹很為欣賞的樣子,我願以厚禮贈答您。」

伯樂答應了他,到市場上去,一言不發,只顧仔細的觀察他的馬,裝出很欣賞這匹馬的樣子,離去的時候,還忍不住再回頭看看。

只經過這一番擺佈功夫,立刻有許多人來爭著要買下這匹馬。結果,這位智慧的賣主,不但能將他的馬匹輕易的賣掉,而且,價錢十倍於他原來的定價。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