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藝文訪佚(三)

發布日期:
作者: 羅元信。
點閱率:1,157
字型大小:

以下接著抄出的許崇楷文章,皆是為記載其在當地的建設而作,且在民國刊本「翼城縣志」內也都還保存。從這些文章中可看出:他蒞任時的翼城縣真是百廢待舉,除了修繕學宮、河隄、書院、穀倉、城隍廟等,為了讓百姓免於公家辦理各種典禮時借用器物的煩擾,許崇楷自己竟然還拿薪水來購置了一整套傢伙。常言道:「千里去作官,為的吃喝穿。」但許崇楷當知縣,卻把官俸捐出來修學宮,添購將來列入移交的公家器物,簡直是貼上自家老本。他之能被列為當地「名宦」,洵不虛矣。

重修學宮記

國家立學校以崇道統、收人才,典鉅而效遠,天不變則道亦不變。故群祀有舉有廢,惟夫子廟垂之億萬世而無窮。殿堂門廡、黝堊丹漆,非以飾觀,立教之本在焉。

歲丙戊(乾隆三十一年,西元一七六六年),余奉命簡發山右,丁亥,來宰翼。始蒞事,恭謁至聖廟,周步環視,見尊經閣,東西齋、櫺星門、泮璧池,暨鄉賢諸祠,半多頹壞,即思所以新之者。緣下車伊始,百度叢集,未遑也。越二載,己已秋日,學諭黃君、司訓楊君以修葺請,適觸余懷,爰即捐俸五十金以為倡。時惟翼之紳士亦皆踴躍樂輸,費具工舉,莫敢後時,可見人心之所同,不容自己矣。役始於庚寅仲春,督工者:邑紳高浩、齊長、薛衍紹等。凡前之頹壞者,莫不次第畢修,任以榱棟、衛以磚石、華以丹雘,輪奐嚴翼、實鞏實固、越六月,廟貌煥然聿新焉。

大學傳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桐封向稱古樸禮讓,相先於斯舉也,苟有會於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意,爭自濯磨,共相勸勉,以益勵其自新之學;則所以仰答聖天子崇儒重道、右文育材之旨者,豈不盛哉!是固予之所厚望也已。至若學宮之始基,與夫歷代之移置,式廓前有泐石,茲不復贅。是為記。

據「翼城縣志」卷七「溝渠」載:「河隄,在城東門坡下:::乾隆二十八年至三十二年,知縣韓夔典、許崇楷復重修南關石隄,以障其流之沖勢:::。」下面這篇碑記,便是許崇楷為重修河堤而作。

修理南河碑記

河工之役,前有司之勞心者多矣。載在碑誌,可考而知也。厥後水勢洶湧,近逼城濠,直隸韓侯(許之前任知縣韓夔典,亦被列為當地名宦,乾隆二十八年上任)適官茲土,築隄浚河,以緩水勢。紳矜士庶輸其財,老成練達董其事。嗣予承乏於斯,念前猷之孔亟、樂盛事之觀成,鳩工經營,躬親指畫。計工起於乾隆二十八年三月,落成於乾隆三十二年五月。是不惟韓侯究極功緒,凡前有司求民之莫(瘼)者,聞有踵而行之,當亦愉快無憾矣。爰勒諸石,以誌不忘云。

重建河亭記

吾鄉先哲林公世炳(字蔚巖,福建海澄舉人),宰翼城為康熙庚寅(四十九年)之歲,至今遺愛不諼,嘗於潞公軒(宋代名臣文彥博曾知翼城縣事,深受百姓愛戴,其後他被封為潞國公,故當地人將其曾遊憩之河亭稱為「潞公軒」)側建一小亭,顏之曰「河亭」。茲亭久圯矣,而所顏之石猶巋然存也。余承乏斯土,距林公已六十年,時與諸生講學軒中,偶睹斯石而有感焉,誠不忍舊蹟之舊湮,爰為鳩工相度,廓其基、固其址,創舫屋數楹,樸素弗華,渾堅可久,期與名軒並留不朽,以彰景行前哲之意云爾。

書院碑記

昔吾鄉林公世炳宰翼,創講堂於潞公軒後,親與諸生講業其間,旋以內艱去,故學舍未遑及也。鄰有官廨一區,舊為憲節之所暫駐幸。翼地居僻壤,軺軒鮮至,遂相沿以為師生下帷之所焉。然遷舍以避者,歲或至再三,非良圖也。余蒞翼之初,即相度講堂之側有隙地焉,而惜其稍隘。躊躇數歲,舍是別無可營,爰因地制宜,聊建斗室十餘楹,几席具備,為諸生容膝之安,非敢云繼美於前人也。

喜雨倉記

乾隆丁亥,余蒞翼邑。邑倉儲常平榖,兼儲在城社榖,其息榖歲遞增,倉莫能載焉。舊寄於密邇之軒院,非長策也。余籌畫逾歲,始於北倉隙地新構五楹,可為數十年儲息榖計。時方苦旱,役興而甘霖沛,因名倉為「喜雨」云爾。

捐備公用鋪設器物永革應公碑記

翼城地居僻壤,仕宦賓客所罕至。曩者邑宰初蒞,胥吏欲為飾几榻之觀,需用有未具者,輒假之士商;雖旋假旋歸,而授受之間,因之損失污壞者,比比也。丁亥歲,余承乏斯土,一見悉卻之,且申厲禁焉,凡齋署所用一器一物不假諸人,固已四載於茲矣。獨是遇邑之公事,陳設儀文有不可廢者,如祭丁、祭戊之辰、鄉飲賓興之舉,以及迎春閱武、壇壝館舍所必需;問之官,官弗具也,則假之民,猶相仍也。夫私宅之累雖蠲,而應公之擾弗絕,苟心恤民隱者,寧忍僅以潔己畢乃事乎?因亟捐俸金,將應公當用諸物,差為制備足用,且為登之印冊以貽將來,勒之碑石以垂永久,貯之官庫俾庫吏掌之;需則取焉,竣則返焉,如取諸宮中而用之,自無煩叩士商之廬而請矣。

或曰:「子之心良苦矣。然物無不壞,子能必物壞之後,不仍假之於民乎?」余應之曰:「任父母之責者,均有子民之念。余既捐備斯物以為之倡,後之君子,第隨時增易之。在官之所費無多,庶幾翼邑士商可永絕應公之擾也夫!」時乾隆庚寅小春。

新修城隍廟併增建捲棚煖閣石坊鐘鼓樓高禖殿及兩廡班舍碑記

人道邇而神道遠。唯城隍為親民之神,職在守土,儷於有司;禦災捍患、彰善癉惡,有功於國家甚大。廟祀自唐始。至明,則國郡縣所主,以班序呵護所及,春秋用享不忒。雖三尺童子,語及城隍,輒肅然起敬。村夫市傭蒙冤賚恨,往往詣廟陳理,如訴長官者然。然則城隍於民,實有其視聽之司、保釐之責;而廟則處幽治明之所蒞、居高臨下之所憑也。

翼邑城隍廟由來已久,作宰者或更張於既燬、或補葺於將傾,歷年云多積陋就敝。今則正閽之內,殿寢僅存,餘皆譙譙然,且上風旁雨不蔽。余不敏,承乏茲土,深維古人先廟後室之義,蘄以成民而致力於神。首文廟,此次之。捐金以先而群力是策,就中就貫可仍者,則為峻其宇巘、飾其簷牙、培其坻鄂;循緒展力,增廣所無。由是石坊建、月台築,垂廊翼翼、煖閣融融,創高禖之秘殿、設鐘鼓之崇樓,下逮兩廡班佑列焉。邑有大政,格眾庶恆於斯。每歲二集,百貨駢闐。其地廓乎,足以受之。計工興於乾隆三十五年秋孟,越年而竣事。廟貌既肅,禱祈以時。非敢云百廢具興也,亦體先王神道設教之微、權而急其所先務而已。是為記。

(十六)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