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傳統美食之特色
金門四面環海,為典型之海島,島上可供發展的產業資源有限,綜觀金門的歷史背景與現實環境顯示,金門在未來整體發展應以「觀光」為導向,全面拓展觀光事業,進而帶動全縣之整體建設。金門文化資產雄厚,閩南式建築群,風景名勝遍佈全島各地,全縣更有廿一處國家級古蹟、十二處縣級古蹟,加上金門歷經「古寧頭大戰」、「九三」、「八二三」、「六一七」砲戰等戰役之洗禮,豐富的戰爭遺跡,加上長期封閉的神秘面紗,更是發展觀光的有利條件。
金門的人單純、可愛、純樸而不失智慧,所以明清以來一直武績烜赫,文風鼎盛。金門的房子是目前國內少見的傳統閩式建築,在貞節牌坊下一逛金門老街,宛如時光逆流,兒時回憶湧上心頭,許多遊客竟也能在此異地找到了回家的感覺。金門有許多傳奇故事,有許多血汗歷史,更有許多看不完的奧妙生態。作為一個在地的主人,我們願奉上美食、佳餚及一顆誠摯的心歡迎你的造訪。
伍、金門傳統美食的特色
金門往昔苦於風沙,土地貧瘠,島民生活不易,三餐常以雜糧海產果腹,但清苦之餘,也發展出一些獨特的點心和小吃。在這時代變遷潮流中,一些傳統飲食有變化變質的趨勢,而在都會人追逐鄉土味的飲食風中,這種鄉土野趣與獨特味道的地方性飲食倒也令人風靡懷念。戰爭引起人口移動,金門成為中國各省的人口彙集地,為了滿足各人口慾,金門的美食,融合了各省的優點,在菜餚的分類比較接近福建菜系。地瓜粥、蚵仔麵線,蚵仔酥,配地瓜葉是現代人理想的美食,卻是金門早期的飲食習慣。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金門傳統風味美宴上所呈現的菜餚,是以金門當地出產為材料,以平時所吃的菜餚為主,其中炒沙蟲是台灣所少見的。金門高粱酒宴是以金門高粱酒為材料所開發出來的各種菜餚,其材料有魚、有蝦、有肉、有雞、有蚵、有蟹,經廚師開發出來的菜餚,邊飲高粱酒邊嚐最為合宜。美食是視覺、味覺及嗅覺等的綜合體,到金門觀賞美景之餘,別忘了,一定要親自品嚐金門美食,才會有不虛此行的感覺。總之,金門傳統美食的內涵約可歸納如下:
(一)歲時慶典篇:
1、一月
初一,為舊曆元旦,早餐闔家食麵線、菠菜等稱長壽菜、當日並禁葷食。初九日,俗稱天公生,謂即玉皇大帝誕辰,是日家設香案,具牲饌、糕餅、糕粿、茶果,齋戒沐浴,向戶外祭拜,稱為拜天公(祭天),祭天之粿又稱天公粿,搏粉裹花生豆沙為餡,染緋色,並作龜桃狀,又俗稱紅龜粿。十五日,上元,亦名元宵節,舊俗以春餅及糯米裹餡之湯圓祀神,稱為元宵。
2、二月
初二日,為社誕,即土地誕辰,民間各具牲禮祭拜,稱為頭牙,是日俗稱龍抬頭,家家食貓粥菜粿。以米、肉、雜芋薯煮粥,所以又稱貓粥,蓋蠶桑迎貓之遺意,並以甘藷粉裹蚵、菜、肉為餡,稱菜粿。
3、三月
清明節,家家食春餅,俗稱薄餅,以麵粉攪勻擦於平底鍋上加熱,成薄紙狀,內裹切細之魚肉蔬菜等,此風格相傳始自鄉賢蔡復一,蔡氏奉職辛勞,夫人手飪以饋之。
4、四月
初一日,舊俗,學子各辦香餅祭神,以饋老師,故名為光眼餅。
5、五月
初五日,為端午節,又稱五月節,當天作角黍,稱粽子,以相餽遺,同時食南瓜麵,因該時節南瓜新熟。
6、六月
十五日,家家戶戶各造糯米丸祭拜祖先及神,稱為半年丸。
7、七月
七夕:日落星現時,陳瓜果、油飯、麵線於屋簷前祭拜七娘媽。
8、八月
十五日,為中秋節,親友以月餅、水果相餽遺,是夜或以六擲骰狀元餅賭勝稱為搏狀元餅。
9、九月
初九日,為重陽節,是日食羊肉、雞鴨、麥芽糕、地瓜粉、麵線之類,謂可補身,俗稱「粘骨頭」。
10、十月
立冬日,民間多宰牲禽,和藥物以進補,故稱為補冬。
11、十一月
冬至日,俗不相賀,各姓氏於祠堂祭祖,聚族會餐,稱為食頭。家家舂米為丸,具牲饌祭拜祖先及神。黎明粘丸於門,稱餉耗,或稱粘財,︽滄海紀遺︾載:「冬至各荐細丸,其寓扶陽之意乎。」
12、十二月
初八日,佛家謂為釋迦得道日,寺庵作法事,煮佛粥,摻果仁、蓮實、紅豆、大棗等加白糖食之,稱為臘八粥,並分贈諸善信徒,供祈佛佑。三十日,除夕前數天,舂米為粢粿,作年糕,以年糕豚肉糕果餽親友稱餽歲。午後祭神,晚祭祖先燃爆竹稱辭年,是夕炙炭於爐,合家團聚飲酒稱圍爐,以白米飯,甘藷粉羹,插綵花、橘、芋等供在神案至年初,稱隔年飯、隔年粉。以波菱菜、沃沸湯插綵花供神案則稱長壽菜。
(二)歷史典故篇:
1、雞頭魚尾
2、貢糖起源
3、高粱酒
4、春捲(春餅、餬餅、漆餅、潤餅)
5、菜粿
6、光眼餅
7、搏狀元餅
8、普度
9、粘骨頭
10、補冬
11、冬至食頭
12、吃尾牙
(三)現代美食篇:
1、廣東粥
2、蚵仔麵線
3、滿煎疊
4、鹹粿炸
5、蚵仔煎
6、蚵爹
7、金門蛋餅
8、快炒沙蟲
9、炒颱風螺
10、炒佛手
11、清蒸鱸魚
12、紅燒黃魚
13、紫菜湯
14、髮菜湯
15、吃蟹黃
(四)食譜分類篇:
1、藷粉類:滿煎疊、鹹粿炸、蚵仔煎、金門蛋餅、蚵爹等。
2、米食類:元宵、年糕、紅龜粿、廣東粥、臘八粥、八寶粥、碗粿、湯圓、粽子等。
3、麵食類:蚵仔麵線、豬腳麵線等。
4、糕餅類:寸棗糖、馬蹄酥、一口酥、糯米酥(米香)、綠豆糕、牌仔糕、蒜茸枝、腳車餅、麻薯、麻饒、狀元餅、必頭粿(發粿)、紅粿、風車粿、米製荖花餅、三色糕等。
5、海鮮類:快炒沙蟲、炒颱風螺、炒佛手、清蒸鱸魚、紅燒黃魚、紫菜湯、髮菜湯、吃蟹黃等。
(本文作者為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理事長)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