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佛門聖地暢遊明珠景點歸元寺
五、四大天王: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偉岸屹立各持法器,栩栩如生,四大天王分別是東方天王「提多羅叱」,手持琵琶,能護持國土:南方天王「毗琉璃」手持寶劍,能令人增長善根:西方天王「毗留博義」,手中纏繞青龍,能淨眼觀察:北方天王「毗沙門」持傘,表示福德之意。此四大天王佛教分別稱為持國、增長、廣目、多聞。民間亦稱之為四大金剛,並以東方天王手持寶劍,寶劍出鞘生「風」,西方天王持琵琶「調」弦,北方天王持傘,傘能遮「雨」,南方天王持青龍,青龍彎曲陳「順」伏狀,而謂為「風調雨順」。而︽封神榜︾則說他們是兄弟四人,分別叫魔里青、魔里紅、魔里獸、魔里海。
六、大雄寶殿:歸元禪寺大雄寶殿正門上有匾額一方,上書「歸元古剎」四字,這是民國初年臨時大總統黎元洪所書,「剎」是梵語,乃佛寺別稱。
大雄寶殿門前放生池石欄上浮雕有:太陽、楊柳、及羊,故稱三陽開泰,以示吉祥之意。
這座寺廟的正殿,也叫大殿,是舉行宗教儀式所在的大雄寶殿,係一磚木歇山式古建築,脊梁拔地五丈,有九根通天柱擎舉,雄偉壯觀,進殿正中,摩頂跏趺坐於蓮台的釋迦牟尼佛,丈六金身富麗堂皇,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姓喬答摩名悉達多(梵文,意思是達到目的者),釋迦族人。「牟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是釋迦族聖人的意思。歸元禪寺釋迦牟尼像眼觀鼻、鼻向心、慈祥愷悌,威儀莊嚴。
侍立兩旁的是他的兩位弟子,阿難和迦葉,雙手合十的是阿難;拱手抱拳的是迦葉。佛前供桌,高四尺八寸、長一丈二尺、寬二尺五寸,虎爪伏地,採鏤空浮雕,刻成五龍戲珠,真的神龍活現令人激賞。前帘重欄更有一組柏木鏤雕「唐僧取經歸來圖」係由五幅所組成,每幅為一尺五寸長,連環圖式,栩栩如生的重現唐皇率文武百官、侍衛庶民、舞伎樂工於長安大雁塔,熱烈的歡迎唐僧師徒及白龍馬取經歸來的盛況:唐僧身著袈裟風塵僕僕,流露出完成心願發自內心的喜悅:孫行者火眼金睛,手執金箍棒野性不馴的模樣,豬八戒大腹便便,手執九齒釘鈀,一副令人發笑的憨態,沙和尚誠樸厚道,肩挑一擔行李,白龍馬雄健剽悍,背上馱著疊起高厚的佛經。這組構圖繁浩人物眾多,雕刻精緻的工程,據說,是由十位技藝優越的匠師歷時一載的集體傑作,然其主次分明,鏤刻精妙,刀法渾然,儼如出自一人之手,誠為上上乘之作。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二十日,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參訪歸元禪寺,目睹此項珍品,讚不絕口。
七、四座觀音神像各具特色。
送子觀音:大士閣位於大雄寶殿,藏經閣之間,其前身是百子堂,供奉送子娘娘,因此也叫娘娘殿,神龕內觀音大士丈二金身,端坐蓮台,善才、龍女立於兩側,文殊菩薩乘青獅;普賢菩薩騎白象。據說清朝末年,鄂西一富商娶官宦之女為妻室,久婚不孕,擬欲納妾礙於岳家官高勢大不敢啟齒,聽說歸元寺送子觀音非常靈驗,遂與其妻齋戒,跋山涉水來到歸元禪寺,在觀音面前虔誠許願,返回故鄉不久,其妻果然身懷六甲,懷胎十月,便生了個胖小子,富商高興極了,乃備厚禮乙份,親來歸元禪寺還願,消息傳開,遠近前來大士閣求子民眾,摩肩接踵不絕於途。中共文革破四舊期間,歸元禪寺雖一度門前冷落,乏人問津,但赤色風暴來得急,去得也快,於今大士閣香火之鼎盛,前來膜拜者之眾多,更盛於往昔。
楊枝觀音:出自唐代名畫家閻立本的楊枝觀音,更彌足珍貴,閻氏是以白描手法,工筆刀刻,線條極為韌柔,名家手筆,果然不同凡響,觀音大士手捧凈瓶楊枝,緩步而行的神情,身、面、手、足、衣褶、飾物,層次井然,好一幅「楊枝一滴新甘露,散作山河大地春」的景象。中外名流政要,不遠千里而來,請拓印楊枝觀音,不可勝數。民國七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日,日本中村根康弘首相,慕名來歸元禪寺,透過管道奉請拓印楊枝觀音回國供奉。
千手觀音:羅漢堂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觀音,相傳,觀音的父親罹患怪病,久治不見好轉,且日漸沉重,某夜夢神仙說,唯有親人能捨一手一眼,配以藥物,始可治癒,除此無法可救。其父召三個女兒,逐一詢問,長女、次女,皆不願作此重大犧牲,唯獨三女觀音,基於救父心切,欣然同意奉獻一手一眼,於是很快的治好老爸的病,佛祖對觀音的孝心至為感動,乃賜給觀音千手千眼、千眼─智慧無窮,洞察世間一切;千手─法力無邊,解脫萬民苦難。實際上千手千眼,並非實數。歸元禪寺這尊觀音像,左右共二十四隻手,每個手掌心各有一眼。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