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海島子民的南洋夢

發布日期:
作者: 張火木。
點閱率:2,765

一、金門是典型的僑鄉

世人傳頌一句「有海水之處就有華僑」,國父孫中山先生亦曾稱讚「華僑為革命之母」,歷年版之︽金門縣志︾亦特闢有「華僑志」專卷記載,胡璉將軍在其︽金門憶舊︾一書中亦稱「人們都知道華僑在東南亞地區握有經濟權力,卻不知道這個小小金門竟然在華僑社會中擁有不可能輕侮的地方。」根據民國八十年版︽金門縣志︾統計金僑總數約在二十一萬餘人,而其中在金門尚保有戶籍關係者,以民國五十五年之戶籍統計,則有二萬二千人。目前,金門華僑以分布東南亞地區人數最多也最廣,根據金門縣華僑協會、南洋各個同鄉會館等單位之調查統計,海外金僑總數超過二十五萬餘人,就人口比例而言,早就數倍於地區之人口總數。金門雖僅為一彈丸之地,但自古以來人文薈萃、人才倍出,早年海外金僑憑藉著金門人特有的「六亡、三在、一回頭」之堅韌海洋性格,將金門打造成為不折不扣的典範「僑鄉」,也締造了輝煌燦爛而深具特色的「僑鄉文化」。

二、金門人下南洋的時代背景

或許,很多人還不清楚,今日台澎金馬的生命共同體,在百年前的歷史環境並不相同。當一八九五年起台灣與澎湖成為日本殖民地時,金門並未淪為日本的統治區。然而,雖沒有經歷差別待遇的殖民統治,身處中國東南邊陲小島的金門,和當時許多福建、廣東的居民一樣,選擇了離鄉背井、遠渡重洋,「落番」南洋尋找生機。金門人勤勉刻苦、努力工作後,匯回了贍養家庭及興築大厝的款項;少數善於經營者,致富後更是衣錦還鄉;同時,這些僑領往往熱心公益,出資興修宗祠或學堂,以造福鄉里。海外鄉僑不僅支持家族生計,也帶回了南洋特色的文化,進而啟動了近代僑鄉社會的形成與發展。其實,閩粵人民海外交通的歷史相當早,自漢代起即有貿易、軍事或宗教目的出洋之例。元末及明初時(一三六八│一三九八年)政策改變,禁止沿海人民私自出洋。但對於耕地有限、災害頻仍、人口遽增的閩粵沿海居民而言,海外冒險實為致富的捷徑,故於明中葉海外貿易禁令執行稍有寬鬆之際,出洋者絡繹不絕,遍及東南亞及東北亞等港埠,均可見一些華僑的結社。清初,認為「天朝富遮,無物不備」,對於「覓利海外」的貿易與移民行為亦加以嚴禁,這與西方列強自航海大發現後積極擴張海外殖民,形成強烈對比。直到鴉片戰爭(一八四○年)沿海被迫開港,以及咸豐十年(一八六○年)︽北京條約︾對華民出洋的合法化之後,加上十九世紀初南洋殖民列強為取得廉價勞動力,大量招募華工的外在因素,才加速了海外移民的規模。依據︽金門縣志︾統計:「民國四年人口總數為七萬九千三百五十七人。至十八年之人口數,祗剩四萬九千六百五十人,銳減至百分之四十,可知其概」。閩粵年輕人熱衷追尋出洋夢,告別了故鄉,亦留下了原鄉人口結構失衡的農村景觀。

三、南洋僑社的家族網路

金門居民移往南洋,除了上述經濟的因素外,另一個促成海外移民的關鍵,當屬「家庭移民」。當第一代移民在異地站穩腳步,他們會返鄉帶走更多同族或同鄉到僑居地去發展,像是連鎖的關係,形成一種地緣性移民的網絡。金門的海外移民基本上也是循著連鎖網絡出去的。所以,經常可見某一個聚落或同村的人成群前往特定的僑居地,如水頭黃氏到印尼、珠山薛氏往呂宋,湖下楊氏及碧山陳氏至新加坡、烈嶼人去汶萊、山后王氏旅日本等例。金門人在海外的鄉僑社團,以新加坡最代表性,如金門會館、浯江公會等鄉僑組織,除聯絡鄉誼外,也提供鄉僑互助提攜之所,對前往該地的新移民有非常大的幫助。而南洋各地,各宗族或地緣僑社也非常多,成為海外金僑聚會聯誼之所。

金門人移民南洋的年代,自明、清、民初,不曾中斷;一九四七年,國、共戰爭,金廈水域斷航,兩岸兩個政權形成,阻絕了金門人南洋路。當今新加坡、馬來西亞、北婆羅洲、印尼、菲律賓諸城的金門族群,絕大多數是一九四九年以前的遷居者,新加坡係金門僑民主要會聚區。

約十萬人之多,其次馬來西亞、北婆羅洲、印尼,都各有五萬人以上的金門族裔人口。

四、文學作品記載僑鄉史蹟

新加坡同鄉會館聯合總會以一八一九至一九九○年為時間點,蒐集一一七五位對新加坡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教育、藝術、宗教等領域卓有貢獻的︽新華歷史人物列傳︾,福建省金門籍已故人士計有二十四人入列,他們是:王丙丁、王維桓、馮振漢、許允之、楊本盛、楊喜娘、吳秉璋、陳國礎、陳泰、陳清吉、陳清華、鄭古悅、林則揚、林衡南、施祖賢、翁贊南、唐逢祥、洪絲絲、胡少炎、黃肖岩、黃慶昌、黃英偉、董光純、薛永黍。人物中,有企業家、政治人,亦不乏文化、文學、藝術創作者,著有︽本草歌訣︾的吳秉璋(一八九四年│一九六八年)。合著有︽橄欖︾的陳清華(一九一○年│一九八二年)。著有︽閩南方語考證︾、︽告海外金門人︾的林則揚(一八八八年│一九四八年)著有︽異鄉奇遇︾的洪絲絲(一九○七年│一九八七年)。其中出生於金門、畢業於廈門集美中學的陳清華,一九三○年代即有作品散見中國各報刊;原名洪永安,在金門讀過五年私塾的洪絲絲,南來後,以十年時間投入長篇小說︽海外春秋│異鄉奇遇︾寫作,描述百年來百萬契約華工的血淚史。

五、︽金門華僑誌︾的發行價值

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為培養金門地區民眾尊重不同族群之多元文化觀,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同時提供金門地區民眾認識先民開拓史及鄉土風情文化,建立鄉土意識,激發受鄉愛國之情操。今為增進國人與地區鄉親對金僑百年來之海外開拓史之深入瞭解,響應地方政府推動鄉土文化資料庫之建構,同時可藉本書之出版與擴大發行,除了可以聯繫海外廣大金僑之情誼外,並可強化其向心力,進而有助益於鄉土文化資料庫之推動與落實,對提升金門形象與海外金僑之知名度,均有具體而明顯之幫助。本書出版發行可加強金門地區鄉土史料之蒐集,導引地區民眾認識、挖掘及閱讀先民所遺留之海外奮鬥史,對鄉僑文化資產之維護保存有具體助益,有助於國人認識鄉土史料、愛護鄉土之目的。

本書將忠實記錄金門近百年來之旅外華僑發展概況,內容包括:華僑社團、僑社組織、南洋作家、歸僑鄉情、僑教活動、重要僑領之傑出事業成就以及海外鄉僑之大事記,可幫助讀者全盤瞭解近百年來金門地區「僑鄉」之發展脈絡。本書華僑代表人物之遴選標準,除採開放式交叉口頭推薦,主要係就當事人著作之量與質的取捨,由於篇幅與時效的限制,僅能採取局部問卷的普查方式,或有可能流於主觀選擇,也可能遺漏更具代表性人物,其中因大半人物逝世多年,地區縣志族譜詳列者並不多,故僅能簡述,至期地方主管單位能繼續重視,並以「金門華僑人物誌」續修,以求其人物事略之完整。但基於本書出版發行目的,並沒有任何評比內容的用意,而乃在及時蒐集整理僑鄉人物的史料初檔,以利日後繼續「按書尋人」,擴大並豐富金門地區僑鄉人物史料之完整性,除可強化新故鄉營造之概念外,亦期能增進國人對南洋金僑之瞭解,進而有助於政府僑民服務與僑教工作的推動。

最後本書之順利發行,首先要感謝文學報導作家楊樹清在此之前所作的努力,其以文學報導的方式深人淺出已替本書之編輯內容,累積大量的史料素材,同時也提供新穎活潑的論述觀點。此外是前金門縣美術學會傅子貞理事長之提議與鼓勵,再其次是金門華僑協會提供一系列照片。除此之外,行政院僑務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以及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均大力提供贊助,讓本書得以順利出版發行,在此特一併誌謝。(本文作者為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實踐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