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去心空
從事教職,最大的資產,便是有機緣跟學生一起學習,享受終身學習與教學相長的樂趣;同時也擁有職場人士享受不到的大利多,那就是為期兩個月的暑假哦!
藉此漫長的假期,可以調養一下身心,不管是靜以養心,或是動以養身,皆能不受時間的限制,可以好好規劃一下;此等樂逍遙的寫意生活時空,的確羨煞不少人吧!
我嘛!除了尋訪山林野逸,體驗一下與大自然同歡唱的甜美滋味外;有時,全家人也會利用夏日午後的閒暇,一起到河邊,親享清溪濯足的妙韻。就在這個美好的時刻,童年美麗的雲影,順利穿越時空,急速聚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姿,堆滿於思念不歇的腦海;從每個人漾開的嘴角來看,不難發現滿足的況味,的確令人回味無窮啊!
當然,也不能在隨興之中,只顧著盡情歡樂,而忽略了心靈的充實;於是以最輕鬆自在的方式,來體現「風簷展書讀」的況味,沒想到對靈智的昇華,也頗有助益呢!
曾讀到一段感悟最為深刻的文字,那就是:「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今天我們身處「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物化社會,由於過度競爭與社會化的結果,想出頭的人們,就必須端出皮笑肉不笑的「社會化」臉孔;失真的心靈,不講情義,只講利益,不思感恩,只談權謀,使得「江湖險,人心更險」與「人情如紙張張薄」的無奈感與失落感,竟然成為心頭揮之不去的陰霾。
由於多數人,鎮日競逐於物欲與權利的淵藪,使得更多人更愛財富與權位,非到不捨也得捨的田地,終究無法體現「事去心空」的曠達。正因為多數人怕失去誘人的權勢,於是衍生戀棧過去較高權位的人比比皆是,進而造成「越俎代庖」與「退而不休」的畸形現象產生。
猶記得孔老夫子有言:「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又言:「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可是現代社會上,人老心不老的人不在少數,一心一意想執握權柄的人也大有人在;如此看來,想要體驗一下「無事一身輕」的真實感受,似乎是無緣相伴了。
我們每一個人,命定的天職是為人類謀福祉,然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情固然可取,但是,如果只為了不想失去既得利益與權位,無法隨緣來去,那麼性靈的真情,便不容易顯現;如此一來,一旦沾染塵埃的心版,又怎能流露率真的本性呢?
說真格的,「事去而心隨空」比起「事來而心始現」,對於現代人來說,更難以體會與實踐其中真正的意涵啊!職是之故,致虛守靜的課題,對於苦苦戀棧職位者,必須積極列入人生的必修課程,才能使盲動與不捨的心,正確的回歸於清真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