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富岡新村
選擇連假的一個早上,驅車來到富岡。停車場前,恰好遇上一位老先生。這之前,我未曾察覺「寧波小石浦」的指標,就在我注視「海神廟」牌樓的那會兒,舉起相機前,見到他的微笑。
「請問,那上面有海神廟嗎?」我上前問道。
「有啊,從這條小路一直走上去,就是富岡新村,也是大陳新村。」他回答我說。
「您是寧波來的居民嗎?」我轉而問。我似乎聽說過大陳人,可也沒有親眼見過。
「是的,我是十一歲時,在民國四十四年便跟隨家人坐船從大陳島一路到基隆。大陳島是浙江省的一個小港口─寧江口。如今,這裡的居民多半來自漁山列島。」他目光望著遠方,像是沉浸在片刻的回憶裡。
「那如意娘娘的歷史故事呢?」我問。
「我小時候是這樣聽說的。如意娘娘是位象山漁山島上的漁家少女,當她知道其父兄在海上遇難了,她奮不顧身跳入海裡去搶救,卻消失於大海中,後來在她跳海處浮起一段木頭。當地村民便把它雕成一尊佛像,並建廟供奉,這就是『如意娘娘』的由來。」他又補充道。
道謝告別時,我便從紅色的牌樓下進去,順著一條長長的柏油路,到了富岡新村,也看到社區數十戶人家。我走遍每一小巷,並在停車場前,仔細閱讀大陳新村的由來,居民仍安奉如意娘娘,並定名為「海神廟」。
轉身到社區活動中心時,雲終於散開了,陽光又露出頭來,能見到十里開外。我循著小山路走,空氣清新,鳥聲,還有風的聲音,這就是音樂了。
走不多久,沒想到一座漁港竟然在眼前出現。回想起那位大陳人的故事,他的痛苦都經受過了,還能幫忙親戚一起打理餐廳,安享晚年。聽他的一席話,亦如探詢富岡新村的歷史紋理,又一次不期而遇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