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非關日記

發布日期:
作者: 亦寧。
點閱率:1,301

買一種快樂

  我常想:那裡可以買得到快樂?而且只需要小小的代價就可以買到。有沒有一個地方或者商店有賣一種叫作「快樂」的商品?也許是個快樂麵包,也許是一瓶快樂汽水,也許是一只快樂布娃娃,也許是一瓶快樂芬多精,也許就只是某種會令人覺得心情好的東西,可以任何一種型態帶給人快樂的商品。有沒有這樣的店的呢?如果有相信生意一定會很棒的!

我問自己:現在的妳快樂嗎?然後發現這實在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或者該說是沒有答案的無解習題,因為根本分辨不出自己是真快樂還是裝快樂?現實生活把我們磨得只剩下偽裝是真實的,最後連自己也無法感覺了,終致麻木不仁。

深夜的寧靜發酵了我的寂寞,我不怕寂寞,但我怕自己不再快樂!

缺角的杯子

  夜,很深了,可就是睡不著,心血來潮搬出所有的杯子,想說好好擦拭一下,好久沒整理了,那知一個不當心,手中的貓馬克杯滑落,打碎了從奧地利帶回來的水晶玻璃杯,心裡一陣驚慌,趕緊收拾碎片,就在撿起第一塊碎玻璃的時候,眼淚幾乎要隨著落下,責怪自己的粗手粗腳,好捨不得喔!

然後,又發現一件更悲慘的事,另一個從布拉格慕夏紀念館帶回來的馬克杯,竟生生的剝裂一角,我再也忍不住心中的難過,握著杯子流淚,似乎有點好笑。在一個莫名無法入眠的雨夜,因著一時興起而打壞兩個珍藏的杯子,真是無妄之災,恨死自己了。

其實,我並不是在意杯子本身,而是裝在杯子裡滿滿的情感分子,一想到千里迢迢自國外,轉了好幾次班機,終於跟著我回到這裡,以致能被擺立在這小小的櫥櫃裡,如今卻因我的不小心,瞬間成了一堆會扎人的垃圾,總覺得不太能接受。尤其是那只慕夏馬克杯─我的最愛─是失戀心碎那年,獨自一人勇闖捷克,在美麗的布拉格市邂逅到的一段以特殊型式呈現的異(藝)國戀曲。

出口

 習慣性的、經常性的自我壓抑,不知道該算好還是不好?畢竟很多時候是無法作立即性的宣洩,無論是快樂或者悲傷。因為我們已不再那麼自然的大笑或者大哭,於是自然而然的就悶著了,不管是情緒的、生活的、感情的,都會在某個時點上令人難以喘息,開始會覺得呼吸困難::連深呼吸都得花錢上課學習。

很悶,試著尋找一個出口,但很難,因為我還搞不清楚到底是自己找不到出口的方向,還是出口太小了,我無法出去?終致可能會爆裂吧!把自己炸得粉身碎骨。

臉孔

  趁著年假回家的空檔,約了死黨出來,不過,今年不喝咖啡也不在家泡茶聊天,兩人決定到村莊附近走走,拍拍照,散散心,過一個悠閒愜意的年節午后。

兩個人邊走邊拍,拍些老房子、老建築、老東西,別有一番風情呢!透天厝多了,古厝傾圮了,村裡的水泥路美化成紅磚道,感覺有點陌生的熟悉。這也是我第一次這麼完整的、真切的莊頭莊尾走透透。

路不再熟悉,好幾次走到巷弄的盡頭,找不到出口,或者另一條路的起點,才知道自己離開這裡夠久了,久到我認不得路、同學的爸媽認不得我;看著那一張張熟悉而老化的臉孔,我都還記得他們年輕時候的樣子,因為我也是看著他長大的,有的要叫阿伯、伯母,有的要叫阿叔阿嬸,還有些是同輩的大哥大姊,而今在他們的臉上都有了歲月的痕跡,才知道自己正在經歷他們曾經有過的年代。

不管歲月如何無情,如何不饒人,我仍可以從他們臉上看到屬於這島民慣有的熱情與溫情,以及那一抹最最樸實而真誠的微笑。

三月

  一旦過完年,就會有一種今年又完了的真實錯覺,可能是過年恐慌症作祟;可能是因為二月才二十八天比較短;也可能是因為老了,對時間的短少就會愈來愈害怕。

二月之後,很快便進入三月,適逢春風來襲,乍暖還寒,有種難以招架的手足無措,因為會發現一年竟又過了三個月,很快的初夏、仲秋、寒冬,四季更迭,年復一年,從青澀的年少輕狂到金色的雙十年華,於是從二字頭踏進三字頭時,又會驚覺這三十年來自己到底做了什麼?不提對這國家社會有何貢獻,光是自己有什麼長進都不知道呢!

三月之於我,其實是個很特殊的季節,我在三月出生;妳選擇在三月結束年輕的生命;他在三月離開我;我在三月被迫失戀;她當了三月新嫁娘:::似乎這幾年來的每個三月都有什麼事發生,過去式也好,進行式也罷,就算是未來式也無所謂,我在三月裡某個有著藍天的午后,興起了出走的念頭。

三分之一

  有人說: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覺,花在睡眠上。如果說這個研究數據正確的話,那人們在另外的三分之二中做什麼呢?突然自己竟像個好奇寶寶般的質疑起這個議題。最後發現了另一個嚴重的問題:::

我發現自己到目前為止的三十年,扣除一個三分之一時間的睡眠狀態,一個三分之一時間的上課或工作,剩下的三分之一時間,我努力的回想最後這三分之一那裡去了?驚人的發覺這所剩的三分之一時間是在「發呆」!說得好聽點的是在「沈思」!十年耶,天啊!

蕭美人說十年來她都用SK│Ⅱ的青春露,所以保住了青春。而我的十年竟是在發呆中虛度過,真是驚心動魄啊!你能想像嗎?因為大部份的空閒時,我都是正襟危坐在我的個人沙發上,一動也不動,既不看書,也不看電視,更不做其他類似什麼有意義的事,除了發呆,至今我仍想不出來會有什麼議題需要用十年的時間來沈思、考慮的,又再發呆了:::

於是,發呆、睡覺、工作(上課)佔去了這三十年,不多不少的整整三十年,霎時有種悲慘的心情,直淹到喉嚨、嘴巴,似乎就快到鼻子了,呼吸不斷的要急促起來,真希望就這樣死去,但我還是真實、無趣活著的,也許還得以這樣的模式再活個三十年!無怪有人要說:人生還真是一場噩夢呢!

木棉花開了

  那一排木棉到底什麼時候才會開花啊?只覺得好久以前就看見他們落光了葉子,挺著一身光禿禿的枝幹,什麼遮掩體的小樹葉也沒有,這三月都快過完了,仍不見一簇嫣紅,自己竟心慌。

木棉花開了。今年有一點淡薄的橙紅悄然的綻露在樹枝的最頂端,我的心花也跟著開了。那怕只有小小的抹紅,我便覺心滿意足,這也意味著花團錦簇的火紅即將恣意放肆這一季的燦爛,伴隨著四月的春天到來,而這也是春天裡我唯一喜歡的景致,新綠和火紅消除了我對春天陰霾氣候的厭惡,因著她所帶來的潮濕和陰雨綿綿。

木棉花開了耶!記得找一條有木棉的路走,那會讓你好心情一整天。慶幸自己還懂得要快樂。

戰爭電影

  美伊戰爭開打了,頓時成了所有媒體的焦點,不管是平面媒體的頭版或者電子媒體的頭條,一下子似乎我們也跟著捲入這場戰火之中了。我當然是反戰的。

畫面中傳來槍聲此起彼落,炮火紛飛,爆炸場面不斷、警報聲不絕,伊士兵為了尋找聯軍直昇機迫降的駕駛,對著河岸邊草叢裡猛以機關槍掃射、戰俘被綁、詢問,眼神中透露著懼怕的鏡頭:::若不是畫面跳進跳出、主播記者的頻頻對答,你一定會以為是在看那一部戰爭片,但我可以真實分辨出看的可是新聞呀,而且幾乎所有的新聞台都正同時播著某些相同的畫面呢!

就在轉換頻道的剎那,電視機前的我明白了,電影不就是全來自於真實世界的嘛!在那遙遠的地方,戰爭確實是存在的,有人哭、有人傷,有人不顧一切的製造戰爭,而戰爭背後盡是淚水、汗水、血水啊,戰爭之後只剩混亂、殘敗、重建的艱辛,至於是否真能帶來所謂的和平,不得而知。

如果出走::

  看著同學友人紛紛出國,有的唸書,有的遊學,自己也起了出走的心,動了出國的念,不管出去的理由是什麼。

年輕的時候,一只背包、一瓶水、一條麵包,夠了,就足以構成出走的所有,畢竟是年輕也有衝勁和勇敢,以為這叫瀟灑,現在想來真是好笑!該說是自己愚蠢還是天真呢?現在,真要出國去恐怕得扛個兩大箱的行李,才可以安心上飛機,得準備地圖、電子辭典、相機(數位和單眼)、保養品、衛生棉(國外多是衛生棉條)、隨身聽、CD、電湯匙、插頭轉換器、日記本、各類藥品、狗狗拖鞋:::一只背包那夠?不過,我還真的比較喜歡那時的我!

工作的關係,膽敢出走的念頭也只能用想的而已,想像一下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德國的天鵝堡、荷蘭的鬱金香、峇里島的SPA、北海道的溫泉、雪梨的歌劇院、紐約的第五大道:::真的好想去度個假再回來,或者乾脆就流浪海外了。

不得不承認,人越大就越膽小,放不掉這個,丟不下那個,於是隨著年歲的增長,背後的包袱也跟著正比的成長,愈來愈大,最後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有點莫名其妙。想,出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