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洲隨筆
飛機緩緩的起飛了,要載著我離開喧囂的台北,告別了俗務經心,也揮別了匆忙的生活步調,我急欲尋求一種解脫與放逐,將自己的一切暫時性的遺失,不帶任何的束縛與枷鎖回家,正如當初離家到北部求學時的了然心境,就像是汩汩流出清洌泉水般的澄淨:::。我即將返回讓心靈真正可以達到安息的家鄉││金門,那是一處位於海上的仙洲,亦是孕育著人文史蹟和環境生態之地。
現在正遠離生活將近三年的台北市區,我望著逐漸變小的視差,一棟棟參差不齊的高樓大廈,像追求名與利一樣的奮力爬升,馬路上作彩色排列組合的車子,正炫耀而相互競技自己的光鮮亮麗,這些都將在眼中慢慢褪去,沒有眷戀與不捨。穿越一片朦朧的時空雲層與阻隔思念的海峽,映入眼簾的,是自己再也熟悉不過的鬱綠小島,在湛藍海水的襯托下,更顯示它與世無爭的渺小和充滿綠意的優雅,儘管海浪不斷拍打衝擊著岸上花崗岩而激起朵朵浪花,但它卻盡職守衛著「固若金湯」的美名,也捍衛了它島上的子民。儘管地處尷尬的處境,地理位置靠左,政治、經濟的主導權卻靠右,可是它卻友善的搭起橋樑,用善意的行動化解了左右兩邊的僵持不下與喋喋不休:::。
一幢幢古色古香磚紅色的建築和翠綠的農田慢慢浮現在眼前,這種協調的搭配,多了古意盎然和視覺上的享受,是那麼的純樸與自然,不帶一絲絲的矯柔與造作。從鳥瞰的小小模型和到抵達時的巨觀,正如凝聚的喜悅,由遠而近,一點一滴的累積。
回到家,盡是我再熟悉不過的人、事、物。附近的鄰居,一一展露歡迎的笑顏與我寒暄;門前的花圃,海牽牛正恣意的伸伸懶腰隨風搖曳著,杜鵑花正綻放著屬於自己的美麗,山茶花也迫不及待的傳達春的消息,釋迦鳳梨樹的枝芽也吐露著生命的躍動,小小的果實,期待著春風的滋潤,如同我等待回到這溫暖的家一般的雀躍。這次回來,除了想要好好休憩之外,最想做的事卻是觀察島的發展與變遷。也許,真的是離開太久了,許多的改變讓我無法跟得上它的腳步,更遑論是適應了,當現實與回憶發生衝突的時候,內心的澎湃往往停留在另一個詭譎的矛盾之中,無法自拔;當傳統與現代產生糾結的片刻,心中的震撼只能駐足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獨自悵然:::。就這樣毅然決然的下定決心,明天就開始出發啟程,重溫以往的舊夢,我想再次感受這島上的生機與脈動。
「小額貿易」,是現今島上最流行的頻繁活動,隸屬福建省的縣民,早在小三通之前,彼此私底下就有往來,調侃的說是回歸祖國亦不為過。在兩岸高官的針鋒相對與政策的繁瑣下,彼此的貨物流通或許比政令來的更善意些,這樣造就了一種奇特的生存方式。成堆的生活用具一應俱全,隨著科技的便捷,這種貿易只要電話一通,隔天到海邊立即呈現在眼前。除了日常用品外,連運隻龐大的家畜都不是難事,於是,海上的船隻總是絡繹不絕。隔著朝代的遞嬗與歷代的長河,兩岸的生活水平有著極大的差異,對岸福州老百姓為了謀生,不畏海象環生與險峻,不懼海巡警官的查扣,默默無悔往來在彼此的需求之中:::。餘暉映著白淨的海灘,將沙子染成了彩霞般的絢麗,交易完的船隻,拖曳著長而滿足的影子,消失在海的地平線:::。
隔天清晨,一群吱吱喳喳的麻雀和村子裡傳來的雞鳴聲從窗外將我喚醒,催促著我即將實行的計畫,打理好一切,我帶著一身的輕盈出發了,除了心情什麼都不用帶,就像是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閒趣中的閒情逸致,與萬物的邂逅不必帶任何文明的裝飾,只要保有一顆赤子之心,就立刻能進入大自然的殿堂,悠游其中。我踏著愉悅的步伐,輕輕踩著剛甦醒的大地。惺忪的小麥草,因為有著露珠的催化,而變得更有精神,綠繡眼和栗喉峰虎穿梭在松樹與紅土的風化泥穴之間,開始了繁忙的一天。初早的新鮮空氣,沒有了渾濁和氤氳,卻多了份清爽的潔淨,總令我忍不住貪婪的多吸幾口,一抹沁人的清新,悄然的佈滿四周圍。
走了十來分鐘,終於到了一望無際的海邊。在金門,到處走走,幾乎都能讓人驚奇的發現水的最終歸屬--大海,不像寸土寸金的台北盆地,總是吝嗇於讓我們看到它的蔚藍海岸,一定要千里迢迢的路途才能將想看海的慾望打包回家,但疲累的奔波下來,舟馬之勞卻常常掩飾過了對大自然的渴望 。我隨意找了塊岸邊的堤石坐了下來,聆聽海的旋律和波浪的對話,那是一段段有規律的潮起潮落,望著波光粼粼的海面,陽光灑了一地的燦爛,正閃閃發亮著。我等待著,讓思緒慢慢沉澱在海的寬廣之中,讓陰霾的情緒漸漸平息在朝陽的懷抱裡,原來,什麼都不做也可以如此的愜意,就讓這麼一個暮春的早晨填滿簡單的空白,充盈著詩情畫意吧!
吹了好久的海風,漂浮的空氣帶有鹹鹹的味道。我獨步走回村落,遠遠的,就看到風獅爺正屹立在村子的最前線,手中拿著令旗,獨自盡忠職守的當著風的使者,為虔誠的村民捎來心靈上的慰藉與保佑,儘管歲月的消磨,讓身上五彩的外衣變得平淡不堪,但它,依舊維護著古老的傳奇軼事,護衛著每一位祈求者的願望。古樸的閩式建築,有著聳立翹起的燕尾、老實溫吞的馬背、蘊含著各種象徵意義的懸魚以及人性化的鳥踏,雖然時光的打磨讓它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但是永遠抹滅不掉的是一齣齣的歷史與回憶,旁邊水泥樓層的落成新屋,美輪美奐,卻也無法遮掩它充滿靈性的光輝與在我心中的地位。偌大的三合院,已沒有昔日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歡笑;頹圮的木門,見證了時代的變化與滄桑,縫隙已被佔據的蜘蛛網塵封了與世隔離的孤寂;而堂前的家燕,卻仍然留守著這一片家園:::。
悠閒的下午,和好友相約到球場廝殺一番,騎上機車,兩旁的綠色隧道任我遨遊在其間,人車皆少,「塞車」這名詞是不會在此存在的。路旁的太湖,上百隻成群的鸕鶿以各式各樣的姿態傲視著湖面,木麻黃上覆蓋的層層白雪,正是他們覓食消化後的產物,真是讓人嘆為觀止!偶有幾隻蒼鷺在草叢中休息,大小白鷺以滑翔的姿態掠過水面,一個富有連綿不息的生態系統,就這麼理直氣壯的構成,讓我忍不住多為它們止步旁觀。而球場邊的木棉樹,是畫家,它將艷麗的赤紅花朵,悄悄點綴在灰色的馬路上,深藍、白相間的喜鵲和本地特有的戴勝鳥飛來捧場,昂首翹尾的漫步在畫中。而我,置身在球場上體會汗流浹背的舒暢與汗水淋漓的快感,將緊繃許久的能量一一鬆綁、緩和。直到夕陽西落,我再踏著落日的影子,賦歸。
九點多用「夜闌人靜」來形容金門的夜晚並非誇示法。此時,走出家門到戶外散散步,就能感受到夜的寂靜與沉穩,但是這小小的島並不孤獨,因為有柔和昏暗的路燈駐守著,還有滿天數不盡的熠熠星光,鑲嵌在夜的輓歌中忽明忽暗,填補每一個疲憊空虛的靈魂。在這種美好的情境之中,可以很悠閒的寫寫文章,盡情將靈感揮灑在筆墨之間,或者,放點輕音樂翱翔於古往今來的書香世界裡,讓這樣的夜晚飄散著浪漫學術的韻味。更可學學我的灑脫,仰望無垠的蒼穹和滿天繁星,靜靜躺在閣樓外的小廣場,在星光交輝的看顧下,沉沉的睡去,再讓隔天的晨光,溫柔的將我喚起,在這樣的解放中,逐步找到自我。
很快的,時光趁我不注意,默默蟄伏在追憶中。一個星期的短暫歇息終將結束,原本飄泊不定的心情,在這溫馨的家鄉情味中獲得調適。在逐漸流失的時間裡,正如野獸般撕裂啃噬著我心中一種叫「相思」的情愫,縱然有太多不捨與思念。我感受到體內的血液不斷的沸騰著,存在著一股屬於「浯江」的暖意,正快速流竄全身。我忍不住閉上眼睛,卻讓脆弱的晶瑩灑了一地憔悴,蒸發昇華在返回台北的高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