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從華山閒走八德路

發布日期:
作者: 林野。
點閱率:1,702
字型大小:

自從2011年市民大道高架橋全線通車,我這個住了超過一甲子的台北人,忽然有點方向錯亂,這一帶我視開車為畏途,彷彿我的記憶還停留在鐵路尚未地下化的年代。
第一次聽到華山車站的名字,是父親搭車回高雄,那時他在鳳山的步兵學校受訓,為了省錢總是搭乘沒有座號的平快車南下,由於台北車站經常要搶位子,祇好到發車的華山車站先行上車。後來經過復興橋下的平交道,我終於搞清楚華山車站在何處?
以前車站的舊名為「樺山駅」,僅是一個貨車站,月台旁盡是倉庫。有一次好奇沿鐵道走去張望,看到停著一輛黑色老火車頭在加煤炭,當年較平快車次一等的普通車是用它來拖拉的。1969年入伍訓練結束,接兵單位中午將我們集中在這種每站都要停靠的蒸汽火車,拖拖拉拉地到屏東報到,已快接近午夜。
貨車站已經消失,連同附近拆除的酒廠,改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同時出現一大片綠地,稱作「華山大草原」。多年前第一次進入園區,是在修過我的課的幾位時尚系學生慫恿之下,邀我去看她們的金工飾品展。令我驚異不置,本來是破落的廢地,經過一番活化,咖啡館和美食小舖紛紛進駐,斑駁的牆垣被爬藤植物覆蓋,綠意盎然。
忠孝東路和八德路在那裡分叉,我比較喜歡有點嫌老的八德路,縱使景物改變,但非全不認識。2006年跨越縱貫線鐵道的光華橋被拆除,二手書和電子零件商店遷到金山北路的臨時商場等待復活,不到三年「光華數位新天地」崛起傲立,舊雨新知紛至沓來。八德路與新生南路之交的省立台北圖書館是當年大專聯考K書之地,好懷念那裡的福利社賣的蛋炒飯。
「希望廣場」以前是空軍新生社,高中時學校常租借來放映電影,我在班聯會當幹部負責收門票,每當同學帶「馬子」來,我都是做順水人情,夾帶入場。過了平交道就是百年歷史的建國啤酒廠,原是日據時代的高砂酒廠,光復後採用德國配方,摻加了蓬萊米,結果釀出有特色的啤酒。在美國讀書時,有一年聖誕節前學系舉行外國啤酒交換,我特地從華府訂購一打「台灣啤酒」,口碑甚佳。
過去一直以為酒廠在松山區,後來纔知道它是在中山區,附近有一條渭水路,祇有250公尺,應該很少有人知道。往西走的地方叫做中崙,昔日往龜山和桃園的公路局在此發車,「中央日報」大樓也在此設立,曾經與「中國時報」、「聯合報」並稱國內的三大報,內容很乾淨,副刊的稿費高,也發行過海外版,留學生可享免費贈閱,記得我看完後,全都送給同棟宿舍的中國訪問學者傳閱。2006年宣佈停刊頓成藍色的憂鬱,從此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1990年代,每到晚上「印地安」啤酒屋的霓虹燈總是將陰暗的八德路二段照亮,屋頂那隻恐龍骨骸成為整條街的地標,室內主打的侏儸紀恐龍主題,成為招徠客人的最酷裝飾。每次招待外國朋友都是選擇來此吃喝,順便買一個印地安酋長造型的酒杯送他,對方甚感歡喜。
八德路與敦化南路相遇之處就是台灣電視公司,以前經過偶會看到一些螢光幕上的臉孔;敦化南路是北市的林蔭大道,復旦橋也因跨越鐵道早在光華橋之前(1991)被擺平,成為東區繁榮的往事。2015年,原社會教育館轉型為「城市舞台」,一直是台北很重要的演藝場所,每年都會來此看市民交響樂團的百老匯型歌舞,捧同學團長的場子。
喜歡吃北方菜的老饕們應該記得監理所對面巷子裡的「四海一家」老字號餐廳,1970年就開門迎客,歷久不衰,近悅遠來,評價很高。2019年11月30日,建在唐榮機械廠舊址上,具有許多項建築特色的「京華城」不敵巨大虧損,終於熄燈退場,連帶附近的商家一下子變得寂寥。
八德路頭尾共分為四段,早年屬於中正路的一部分,是台北往東,通往松山和基隆的省道。安步當車,閒走歲月的街衢,不須逢迎繽紛時髦的忠孝東路,邊走邊摭拾點台北老城的餘味。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