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採西

發布日期:
作者: 黃秀治。
點閱率:1,301

天濛濛亮,我便起床了,今天父親答應要帶我去採西瓜。一大早李叔就把他的三輪車開了來,民國五十幾年那時金門島上還沒小貨車,一般貨運都靠這種柴油馬達的三輪車,前面類似野狼125的手把,後面加掛一個大車斗,載運貨物就靠它了。那時島上的水果夏天出產最多的是西瓜,我家的冰果店也以販賣西瓜冰為大宗,就是將西瓜肉片下來,切成小塊置於盤上再灑一些剉冰;後來父親獨創,用吃西餐的方法,將西瓜切成一大塊,附上刀叉,讓客人自己享用,因為這個獨特的吃法,招來許多饕客,談天樓日日客滿,永遠是這條街上生意最好的冰果室,當然西瓜好吃自是不在話下。
每年西瓜成熟之前,父親便先四出探查熟識的瓜農,與他們相約採收的日子,足跡遍至東半島,東、西村、后沙、后盤山、瓊林等地都是他經常買西瓜的地方。他總是知道誰家的西瓜好吃,賣相又好。父親總是能買到又甜又大的西瓜,他出的價錢公道,不剋扣斤兩,付錢也不拖泥帶水,大家很喜歡跟他交易,多年以後大家都變成好朋友了。
民國54年暑假我讀完四年級,因為是家中老大,父親對我期許甚高,也因為缺乏人手,所以舉凡假日我都需要幫忙家中的店務,我是不支薪的童工;不過那時我有一個聽起來有點虛榮的稱謂,爸爸的朋友來店裡消費,都叫我:「『大小姐』來幫忙啊!」,因為這個稱號我喜不自勝,做起事來更加賣力!放學回家首要的任務不是寫功課而是先到店裡打雜,尤其週末假日更忙,那時的山外街上一到放假日滿眼都是綠色的人潮-阿兵哥,冰果店更是人滿為患。蘋果、香蕉、鳳梨等水果仰賴從台灣進口,但我們主攻本地產的西瓜,所以買西瓜也成了爸爸主要的工作之一。
爸爸買西瓜的本領在瓜農間是有口碑的,用兩隻手指輕輕彈一下,就知道西瓜熟了沒?只要瓜好鮮甜,價錢絕不含糊。今天的瓜田是在西村,其實確切的地方我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我們剛剛到,主人已經在瓜棚候著,還準備了綠豆湯當早餐,一大片的瓜田,碩大的西瓜等著我們去摘,我今天的主要任務就是紀錄一籃籃西瓜的重量。頂著豔陽工作大家都不覺得累,主人樂呵呵的看到了多日辛勤灌溉的成果,我們則開心的接收豐美的果實。
一田的西瓜從採摘、過磅、裝車,從早忙到晚。分好幾車拉回來,存放的地方也要費思量。對門仲伯伯家,有一間大大的屋子只住他一人,前面的大廳就成為堆放西瓜的最佳場所。一車車的西瓜載回家來,卸貨也不容易,彼時沒有機器設備可以代勞,全部只靠人力。這個時候正是小兵立大功,不論在廣場上玩救全國的鄰家兄弟或是在騎樓玩吃石子的姐妹,大家列成一隊,玩起西瓜接龍,就像輸送帶一樣,一顆顆西瓜就從三輪車上被送到仲伯伯的大房子裡,待價而沽。最後當然是請吃西瓜,小孩開心大人滿意。這樣的場景在夏夜裡不時上映,鄰居們守望相助情誼展露無遺,快樂的氛圍不時傳遞出來,像一顆顆圓滾滾的西瓜,蘊藏著甜蜜蜜的滋味。
在我小的時候,沒有電視沒有手機,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有溫度的,大人為了一家溫飽,努力的工作,生活沒有太多的欲求,每天開開心心的過,冬天有一碗熱騰騰的米飯就心滿意足,夏天有一片甜甜的西瓜更是最大的享樂。懷念涼風徐來沒有冷氣吹的夏夜,更愛那一列傳遞西瓜的隊伍,歲月更迭馬齒徒增,兄弟姊妹朋友們分居四處,不管你在哪裏,你們永遠在我心裡!

回頁首